《花城》2021年第4期|盛文強:鯨史(節(jié)選)
* *
巨鯨擱淺的場面——人們聽到消息,紛紛趕來割取鯨肉。巨鯨橫在淺水中,成為一道堤壩。人們從低處開始下手,高處夠不到,就搭了梯子上去割。有人不滿足于鯨肉,他們扛來房上的梁木,撐開了鯨嘴,由口腔的廣廈進入鯨體內(nèi)。鯨喉嚨里的息肉,來回顫抖,形同風中的門簾,內(nèi)里的情形忽隱忽現(xiàn)。腳下有積水,眾人一路上燃著火把照明,無法通行之處,便用利刃開路。行至臟腑深處,赫然出現(xiàn)的心肝懸掛在頭頂之上,珠光瑩然。遭受屠戮的鯨一息尚存,心臟仍在搏動,隱隱的雷鳴回蕩在耳畔。眾人徑直走進鯨腹之中。此刻,他們割取鯨肝,打算用來熬制價格昂貴的肝油。
* *
林日瑞(明末福建東山縣人,曾作《漁書》,雜記魚蝦、海獸、漁具等)說,“我家住在海邊,常乘船去海上,海里的大魚也都是舊相識,見了面便認得,它們在波浪中出現(xiàn),向我點頭致意”。他還說,“我有過一些年少輕狂的日子,終日里四處游蕩”。有一天,他經(jīng)過一座不知名的海島,舍舟登岸,見有一古剎,正殿中陳列一條鋸齒狀的巨刺,約五六尺,不知為何物。一問島民才知,那是獨角鯨的長角,是紅毛國的洋人帶來的,當?shù)厝朔Q之為海麒麟。后來他再去找這座島,卻難覓蹤跡,以至于對自己的記憶產(chǎn)生了懷疑,認為自己是在夢中去過這樣的島嶼。
獨角鯨的角長可達三米,實際上,那不是角,而是它的牙齒。獨角鯨的上顎只有兩顆牙齒,雄性獨角鯨的左牙會突出唇外,呈螺旋狀向前生長,最終形成一根直角。獨角鯨最愛惜自己的齒,牙齒被網(wǎng)掛住后便乖乖不動,生怕有所毀傷,因此束手就擒,它的長齒也被視為寶物。獨角鯨的遭遇和大象相似,它們的遭際有著海洋和陸地的奇異對稱——它們都因為不幸長了寶貝牙齒而亡命殞身。
在神秘的博物學大行其道的時代,來自遙遠國度的鯨齒,也沾染了奇異的光輝,人們相信,它會有超越塵俗的魔力,于是鑿了小塊,磨成粉末,熬成藥湯服下。后來,停放在古剎中的鯨齒消失了,消失在錛鑿、杵臼、爐鑊、口腹之中。
* *
海島外圍有一條長鯨,繞著海島旋轉(zhuǎn)。長鯨是何時來到海島的,不得而知,島上居民從小就看到這頭鯨在環(huán)繞海島。它的身子能繞海島三圈半,每當有船經(jīng)過,它就會沉到海面之下,仍保持高速旋轉(zhuǎn),海面上激流翻滾,船只必須格外小心。船過之后,長鯨黑漆漆的脊背再度露出水面。只有島上的船才能自由通行,島外來的船,都被拒之門外,望著小山似的脊背,只能掉轉(zhuǎn)船頭。人們尊長鯨為島神,并在海灘上建了一座島神廟,正堂中掛著卷軸,繪制一個三圈半的左旋符號,代表鯨的身子,正中一個圓點,代表海島。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這頭鯨的身子在暗中生長,已經(jīng)能夠繞島四圈。人們便到島神廟中修改了那個符號。鯨的身子還在生長,在無休止的環(huán)形運動中,它游了何止億萬里。在海島的編年史中,它不斷出發(fā),又不斷回到起點。當它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它的青春戛然而止,一下墮入了庸碌的中年。
* *
早在十二世紀末,東海有兩座島嶼,二者之間相去不遠,中間有一窄條水道,兩岸陡峭,島上的人們隔海相望,雞犬之聲相聞,要到對岸去須乘船才能抵達。這一天,不知從哪里游來一頭鯨,它一路追逐魚群,為了食物四處奔走,魚群遁入兩島之間,尋著礁石躲避,那頭鯨信心十足,認為自己身子苗條,足以從兩島之間穿過,便長驅(qū)直入,不料卻卡在兩島之間,動彈不得。海峽被鯨魚填滿,人們試著從鯨背上走過,腳底偶爾會有抖顫,后來習以為常。這頭鯨又存活了很多年,它死以后,背上已經(jīng)積了厚厚的泥沙,兩座島合并為一座島。
* *
十七世紀末的家庭教師蒲松齡足不出戶,終日與孩童為伴。授課之余,依靠道聽途說的故事打發(fā)時間。海邊的傳聞也飛到了他耳中,有人告訴他,萊州海岸有鯨魚擱淺。他在燈下記下了擱淺事件的始末。
在那一天,路上滿是挑著擔子前來割肉的百姓,甚至造成了擁堵。來到鯨面前,人們對鯨的巨大身軀似乎并無多少驚訝,他們不說話,只顧揮刀割肉,長久的饑餓,讓他們失去了好奇心,眼中所見,只有食物。不多時,陸續(xù)有人挑著擔子離開。鯨肉越來越少,人們開始向上攀緣。有人爬上了鯨頭,鯨的眼眶空空如也,眼珠不知去向。有人認為,鯨是龍宮水府的臣僚,犯了罪遭到貶謫,則剜去其眼珠,兩個眼珠都是夜明珠,這是令窮人欣羨的至寶——放置在夜晚的暗室中,可以徹夜長明,省下無數(shù)燈油。瘋狂的割肉現(xiàn)場出現(xiàn)了慘劇,鯨的眼眶里注滿了海水,有人不小心失足落入眼眶中,登時溺斃。
* *
鯨離開海水,會因自身的體重而壓塌胸腔,只有海水的浮力能化解這種危險,這是龐然大物身上存在的悖論。海濱居民紛紛執(zhí)刀提桶,去鯨魚身上割取鯨肉,鯨自身的重量使它動彈不得,從它擱淺開始,痛苦的變形已經(jīng)在它身上進行。不久,擱淺的鯨魚只剩下骨架,鯨肉早被島民分割。那時節(jié),家家鍋里都燉著肥膩的鯨肉。海灘上,鯨骨散射銀光,仿佛天外來客。藏在骨架內(nèi)啄食腐肉的惡鳥飛起,它們扶搖直上,翅膀拍打出旋轉(zhuǎn)的氣流,一直飛進了滿月里。
* *
他指著眼前的海灘對我說:“十二年前,有一頭鯨夜里在這兒擱淺。第二天早上,天還沒亮,東邊的天空出現(xiàn)了一大片鯨形的烏云,方頭,長身,分叉的尾,橫貫了半邊天,頭朝北,尾朝南。早起的船家都看到了這片烏云,他們望著天穹中的異象,竊竊私語,也有的抬手指指戳戳。太陽已經(jīng)升起,躲在這片烏云后面,給烏云鑲上了金邊,直到太陽跳出來,烏云才散開?!?/p>
* *
鯨的別名包括:鯤,鯢,海,海鰍,鰍龍,魚孽,閏魚,巨魚,吞舟,潮魚,京魚,井魚,炮魚,房魚,波臣,謫龍,烏耕將軍,海翁,海龍翁,海公,海主,老海牛,海精,海豎,海大魚,島鯨,摩伽羅魚王,把勒亞魚,趕魚郎,龍兵,老趙,老人家。
* *
儒學昌盛的年代,海中大鯨被視為年長的耆宿,當?shù)厝俗鸱Q為“老人家”,在海上見了大魚必然振衣施禮,就像看到自家的長輩。在膠東,這一古風得以流傳,有一種觀念認為,身形巨大者必是經(jīng)歷了漫長的歲月,才得以無限生長,而且認為,年高者必有德,二者應當齊頭并進。在蝦峙島,遇到一位年過八旬的老漁夫,他提到老人家時面現(xiàn)尊敬,他的同伴們也停止了說笑,場面一時莊重。另有一個老漁夫說——老人家從不傷害我們,還幫我們趕魚。那么,為何老人家擱淺時卻要割它的肉?答曰:擱淺是因為它犯了罪,從龍宮貶出來了,它的品德是壞的。
……
(節(jié)選自《花城》2021年第4期)
【盛文強,1984年生于青島,著有《海盜奇譚》《海怪簡史》《漁具列傳》《海神的肖像》《島嶼之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