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青春成就華章
來源:北京日報 | 王征宇  2021年08月03日07:48

市民廣場晚上集聚有很多人跳舞,去散步,居然聽到伴舞的音樂是《卡門序曲》。三十開外領舞的女子,頭顱高抬,修身運動服勾勒出高挑身材,這一刻仿佛入戲成風情萬種的卡門。不知道比才地下有知,作何感想。代表作《卡門》是他傾注了很多心血,也期待掌聲能為之響起的作品。他自我評價“寫了一部清晰直接而有活力的、充滿色彩和旋律的作品”。然而事不遂愿的是,首演遭大多數音樂評論家輕視和不恭。作曲家為此久久不能釋懷,加上身體有恙,《卡門》首演3 個月后比才抑郁病亡,終年37歲。反諷的是,作曲家離世后,此曲迅速被翻盤,成了“最受歡迎的歌劇”,而如今《卡門》當仁不讓是世界上上演場次最多的歌劇之一。

法國作曲家比才1838年出生在巴黎。與莫扎特相仿,早慧又早逝。他自幼聰穎刻苦,6歲便登臺演出,9歲遂以優(yōu)異稟賦考入巴黎音樂學院深造,一心欲在交響樂創(chuàng)作上有所建樹,寫了一些交響曲初稿,只是未得其師古諾的充分肯定。個中緣故,或許是日耳曼人的交響對整個歐洲形成傲視群雄的威懾,旁人很難一爭高下,不如把精力放到發(fā)展舞臺音樂更明智。

比才的《C大調交響曲》也是對成規(guī)的反叛。

聽這部比才完成于17歲的作品,真覺得他的交響創(chuàng)作才能埋沒了。此曲有別于德系交響曲謹嚴深邃的形式,曲式清澈自然,和聲曼妙豐富,還有適度的復調織體以及雖無創(chuàng)造卻能給人無限新意的樂隊法,都十分完美地表達了一種近于古典主義的高貴氣度。第二樂章是最美妙的,木管悠揚的抒情,仿佛一股青春的朝氣在心里舒展,層層疊疊的賦格,層次分明又清新的格調,輕盈卻扎實的創(chuàng)作技巧,在樂章里雜糅,努力去創(chuàng)造無限可能。最后一章呈現進行曲風格,給人以19世紀歌劇序曲的意味。玩味再三,好比看武林新秀畢業(yè)匯演,棒、槍、拳、掌,各種流派的精髓都了如指掌,對未來透著一股傲然的雄心。如陳丹青先生評王希孟18歲畫成的《千里江山圖》,“隋唐五代山水畫百科全書式的總歸結,元明清三代文人山水畫百科全書式的大辭典”,18歲的眼光、心胸、氣局,光華燦爛!17歲的比才在交響曲中展露的才華,莫不如此。

比才留存下來的交響樂只此一部。少年大作,靈氣、才情畢現。再看看,莫扎特寫四重奏和交響樂,也不過20歲左右;舒曼的《蝴蝶》成于19歲;肖邦的《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f小調)完成時也才19歲……唇紅齒白,只是青春傍身的外表。這些用青春譜寫華章的人,永遠不會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