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當歷史的壯闊波瀾遇上青春“腦洞” ——走近青年紅色舞臺劇主創(chuàng)人員
來源:光明日報 | 李晉榮 曹雅楠  2021年07月20日07:53
關鍵詞:紅色舞臺劇

7月,兒童劇《送不出去的情報》在中國兒童劇場首演,話劇《紅色的起點》的青年演員正登上國家話劇院的舞臺……在建黨百年的特殊歷史時刻,一批紅色題材話劇在全國涌現。

“紅船旁的泱泱秀水,井岡山的呼嘯長風,正在當代的舞臺上形成和聲。”學者們認為,以表現波瀾壯闊的革命斗爭、塑造英雄人物、弘揚理想主義為主要內容的革命歷史題材話劇始終是我國話劇創(chuàng)作的重要類型之一。

物換星移,東風不息。如何自然地將時代命題融入主旋律,如何在戲劇創(chuàng)作、傳遞、接受中完成崇高的主題詮釋,是屬于新一代戲劇工作者的挑戰(zhàn)。

向煙雨江南借一抔熱土

上海越劇院編劇莫霞的回答,是向傳統(tǒng)文化尋求滋養(yǎng)。

高二時,她偶然被1962年版越劇電影《紅樓夢》帶進傳統(tǒng)戲曲世界。這種生長在江南水鄉(xiāng)、多見于才子佳人的戲曲,唱腔婉轉靈動,場景考究精致,以唯美、詩意、抒情的獨特氣質見長,不僅使莫霞心向往之,也吸引了一大批年輕的忠實擁躉?!霸絼〉膽蛎詡兡挲g范圍很廣,80后、90后很多見,常常是演員演到哪兒,戲迷們跟到哪兒。”莫霞說。

鮮活持久的魅力來源于越劇的創(chuàng)新基因?!皬耐砬鍌鞒鴣淼膽蚯?,只有唱出新的故事,才能經久不衰?!北诌@樣的理念,莫霞近年來創(chuàng)作了越劇《黎明新娘》、潮劇《紅軍阿姆》、上黨梆子《長江支隊》、話劇《錦江傳奇·董竹君》等一批優(yōu)秀的紅色題材戲劇。

創(chuàng)作的筆連著兩頭,一頭是創(chuàng)新,一頭是傳承。接到改編《七月流火》任務時,莫霞將目光投向了原劇中著墨不多的茅麗瑛的愛情故事,創(chuàng)作了《黎明新娘》。戲劇中,白色恐怖氛圍下,主人公一邊籌備婚禮,一邊為新四軍籌款。愛情追求與革命情懷兩種情感并行,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兩條線交織,女性的堅強意志與無私付出得到了詩意的呈現。

莫霞感慨:“用越劇創(chuàng)作,有別于同類題材追求激烈矛盾與鏗鏘有力,要挖掘細膩的平凡、纖如發(fā)絲的情感、堅忍頑強的詩意,這正是越劇,尤其是女子越劇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

潤物無聲,從傳統(tǒng)戲曲中汲取的,也被投注到更大的舞臺上。在后來的創(chuàng)作中,莫霞描繪了錦江飯店創(chuàng)始人董竹君的一生,在話劇中,她設置了董竹君的三個自我,三個自我之間迷茫糾結,相互爭論,最終做出了將錦江飯店無償捐給國家的決定?!岸窬皇菓?zhàn)場上的一個英雄人物,但她的選擇更能從側面印證人民對于共產黨的認可,以及共產黨帶領人民取得革命勝利的歷史必然性?!蹦颊f,紅色題材的表現方式并非一定單刀直入,她想通過對這樣一個傳奇女性情感細膩化的描摹,找到新的藝術表達方式,使主旋律和藝術性得到和諧統(tǒng)一。

在青春弦歌中滿懷熱望

“你們的理想是什么?”這是國家話劇院導演羅蘭為《紅色的起點》坐排時,向年輕演員們的提出的第一個問題。無關劇情,無關演技,羅蘭認為演員演出的前提是與人物共情。

“我們邀請了黨史專家、劇組編劇給演員們多次上黨課,幫助他們理解歷史,揣摩人物?!绷_蘭說,前期的排練,就是在進行黨課學習。

這部改編自葉永烈長篇紀實作品《紅色的起點: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實》的話劇,從46萬字的原著改編開始,就歷經巨大考驗。編劇們起早貪黑一個月,從波瀾壯闊的黨史中,選取1919至1921三年的大事,將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并發(fā)展壯大的歷史事件串聯起來。

表演的難度不小。這三年中人物繁多、事件復雜,即使刪了又刪,有名有姓的角色還是有五十多個。而導演羅蘭,最后決定起用17個新人。這意味著,這些剛出校門不久的年輕演員,每個人都要承擔四個以上的角色。

“我沒有選舞臺經驗更豐富的成熟演員,也沒有選人物形象更貼近的特型演員,我們更看重的是青年的沖動和激情?!绷_蘭解釋道,“陳獨秀、李大釗這些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在建黨初期也是年輕人,這和我們的演員一致。劇中人物滿懷理想的狀態(tài),與今天的青年是相通的,精神面貌難能可貴。”

在話劇結尾處,羅蘭特地將劇中提及的真實歷史人物放在大屏幕上展示出來,年輕的演員們唱著歌:“飄揚理想的風帆,激昂青春的征戰(zhàn),那咆哮的海岸,泊著遠行歸來的船,我們的模樣,映照在夢想的墻上……”

羅蘭相信,真實自有萬鈞之力,演員們內心的自然流露,一定能像潮水一樣,流向觀眾席,浸潤觀看者的內心。

在童心童趣里種一顆種子

一郎說:“我想我媽媽了,她還在日本等我,我不喜歡打仗,我想回家?!?/p>

滿山說:“你還有媽媽,還有家,可是你們來了之后,我的媽媽就被你們殺死了。”

李小刀說:“我都沒見過我的媽媽,我也想有一個家……”

日本小兵、抗聯小戰(zhàn)士、賣藝流浪兒三個年齡相仿、身份迥異的孩子一起躺在雪地里,訴說著各自最酸楚的心事,大雪漫天飄下,把他們籠罩在一片茫茫白色之中。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導演毛爾南卻還不滿意,在與團隊多次嘗試后,他決定采用兩種化學制劑造“雪地”,“飛雪”則在造雪機的基礎上再加紙片。當音樂響起,亮紙片混合著“雪花”從天上飄飄灑灑地落下,毛爾南點頭:“這次對了?!?/p>

兒童劇《送不出去的情報》改編自兒童文學作家薛濤的《情報鴿子》,保留其精神內核,從戲劇角度進行全新創(chuàng)作。精益求精,一方面是因為兒童容易被舞臺效果吸引,另一方面則因為雪是貫穿全劇的情感意象——渴望和平的雪是詩情畫意的,戰(zhàn)士出征的雪是斗志昂揚的,思念親人的雪是溫情脈脈的。

“我們想給孩子提供一個做夢的地方,盡管有戰(zhàn)爭、有殘酷,但美好長存。”與大多數故事不同,這部以抗聯小戰(zhàn)士為主角的話劇并沒有刻意塑造一個小英雄形象。在劇中,楊司令安排滿山送情報,實則是想讓他遠離戰(zhàn)爭,每當遇到困難時,滿山總會想起楊司令的教導,重獲勇氣。

執(zhí)導面向兒童的話劇,毛爾南也像劇中的楊司令一樣,時刻想著孩子、惦記著孩子,既考慮孩子們的觀看體驗,又把更深層主題的詮釋融在童心童趣的藝術表達中。

毛爾南認為,紅色題材兒童劇的功能是感染和美育?!耙苍S他們現在還看不懂那段歷史,但楊司令給予滿山的鼓勵、滿山面對困難時的勇氣、孩子們對于和平的向往……總有情節(jié)讓他們產生共鳴,這時候,歷史教育與紅色教育也就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p>

這位黨齡17年的80后導演還有更大的期望:“等看這部戲的孩子們長大了,為人父母了,還是會被劇中的人物打動。等他們帶孩子來看戲時,紅色故事就會繼續(xù)滋養(yǎng)下一代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