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守的是秘密 護的是黨章 ——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聽首部黨章背后的故事
來源:新民晚報 | 趙雁冰  2021年07月01日07:17

紅磚、灰墻、磚柱、門楣,在車水馬龍的延安高架旁,有這樣一棟百年石庫門建筑,這里,誕生了中國共產(chǎn)黨首部黨章。七一前夕,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黨支部書記、副館長尤瑋帶著我們走進了這棟“藏”在石庫門里的紀念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位于靜安區(qū)老成都北路7弄30號,隸屬于上海市靜安區(qū)委,建于2002年。紀念館建筑面積2282平方米,展區(qū)面積為1100多平方米,由“序廳、中共二大展廳、黨章歷程廳、中共二大會議舊址、平民女校舊址展廳、專題展廳”六個展區(qū)組成。場館展陳風格莊重大氣、巧中見精,向世人詮釋了一個兼具地域特色與文化內(nèi)涵的石庫門里的精品紀念館、城市中心的紅色紀念地。

中共二大與中共一大共同完成了黨的創(chuàng)建任務,這一期,我們聚焦首部黨章與它背后的守護者張人亞的故事。

石庫門話傳奇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所在的輔德里也是石庫門建筑,今年5月剛剛修繕完畢重新開放。它曾經(jīng)是李達的寓所,它也是人民出版社舊址和平民女校舊址的所在地。

一磚一瓦凝聚匠心,門楣上,“騰蛟起鳳”騰躍其上,1922年,參加會議的代表們就是在這扇門內(nèi)召開中共二大第一次全體會議。如今,廣場前,五星紅旗獵獵飛揚,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黨員組團到這里來,他們在黨旗下莊嚴地宣誓。今天的輔德里,不僅再現(xiàn)著石庫門里的歷史瞬間,還重現(xiàn)了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部黨章留存至今的傳奇故事。

翻開塵封的文獻,泛黃的紙張盡顯蒼顏舊貌,油印墨跡卻依舊亮如烏金。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內(nèi),展出的是中共二大文獻的復制件,這系列文件的原件是到目前為止發(fā)現(xiàn)的唯一存世的中共二大中文文獻。在館內(nèi)目前展出的中國共產(chǎn)黨黨章復制件上,人們可以看到紙張最后印有一枚紅色收藏章,上面鐫刻著張靜泉“人亞”同志秘藏。如此重要的文件上,為何會蓋有私人的印章?在中共一大紀念館藏的1920年9月再版的《共產(chǎn)黨宣言》中文全譯本上,也出現(xiàn)了這個“人亞”同志的印章。在這本小冊子藍色封面的左上方,一枚長方形的印章印著“張靜泉(人亞)同志秘藏山穴二十余年的書報”的字樣。

1951年上?!督夥湃請蟆飞希苍沁^一則尋找張靜泉(人亞)的尋人啟事,這位人亞同志究竟是誰?

衣冠冢存初心

張人亞是浙江寧波人,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黨員之一。1927年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上海,張人亞很擔心一批黨的文件和馬克思主義書刊的安危。這些文件一旦被國民黨反動派搜去,勢必對黨組織會造成重大打擊。再三考慮,張人亞決定冒險將文件從上海秘密轉移到寧波鄉(xiāng)下,委托老父親張爵謙代為保管,嚴守黨的秘密。

張爵謙接到兒子的囑托后,傍晚,悄悄把這包文件埋在了后院的草棚。兒子離開后,張爵謙輾轉難眠,思來想去,有什么辦法可以確保這批文件的安全呢?為了不讓鄉(xiāng)鄰起疑心,他狠心編造了一個不肖兒在外亡故的謊言,為兒子和自己早逝的妻子修了一座合葬墓穴。

靜泉是張人亞的本名,但是在他的墓碑上,只刻了張泉二字。為了保密,張爵謙省去了名字里的靜字。墓碑之下,僅一口空棺。入葬當天,張爵謙細心地整理好兒子的衣物,將兒子囑托的這包文件用油紙反復包裹、檢查完好,夾帶在衣物中隨棺落葬。從此以后,只有父親一人默默守護著秘密,獨自等待著兒子歸來。

然而直到新中國成立,張人亞也沒有和父親再見上一面。張爵謙年事已高,他生怕當年的囑托無法達成,于是忍住悲傷揭開了衣冠冢下的秘密,將這批文件交給了國家。由張人亞和他的家人用生命守護的這包文件、書報,僅國家一級文物就有20余件。

2005年,在張爵謙老人過世多年以后,一直不曾放棄尋找張人亞下落的親屬們,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篇刊登在當年瑞金中央蘇區(qū)出版的《紅色中華》報上的《追悼張人亞同志》。原來,自1927年辭別父親后,張人亞曾先后在上海、蕪湖等地從事黨的秘密工作。1931年張人亞赴瑞金成為中央蘇區(qū)出版事業(yè)的負責人,1932年12月23日,他因積勞成疾去世。

半個世紀后,親屬們才得知張人亞已病逝,時至今日張人亞埋葬何處仍不得而知。當相關部門向張人亞親屬頒發(fā)獎金時,卻被他們婉言謝絕。他們說,張人亞已經(jīng)過世,又沒有留下子女,所以這獎金沒有人可以接受。而張人亞和他父親當年冒險這么做,幾十載嚴守黨的秘密,只為遵守那個鄭重的承諾,堅守那個熾熱的信仰。

黨章廳樹信仰

依著參觀順序參觀到尾聲,參觀者會走進黨章歷程廳,一抬頭,一串占據(jù)屏幕中央位置的數(shù)字赫然在眼前。這串以3開頭的五位數(shù),代表著黨章從誕生之日到今天為止已經(jīng)走過了三萬多個日夜。隨著日歷更迭,這串數(shù)字將會每天增加。展廳特設的“中國共產(chǎn)黨首部黨章”展區(qū),動態(tài)播放著張人亞生前留下的影像記錄,墻上寫著大大的“張人亞秘藏中共二大黨章”。

在日常工作中,尤瑋常常會走進高校給學生們上黨課。有一次,她給大學生們講述起中共二大黨章的意義,結束后一位同學舉手說道:“我要入黨!”尤瑋滿心歡喜地說:“祝賀你啊!找到了自己堅定的信仰?!边@位同學隨即解釋道:“我明白了中國共產(chǎn)黨一個特別打動我的地方,它有智慧,99年前制定的黨章,現(xiàn)在看來仍然保持著它的先進性?!庇痊|補充:“不僅如此,我們黨還一直堅守著初心,到現(xiàn)在仍然不忘初心、勇?lián)姑?。?/p>

接受采訪的當天,她在黨章廳內(nèi)的生動講解,再一次吸引了現(xiàn)場所有觀眾的聆聽。歲月無聲,首部黨章字里行間體現(xiàn)著中國共產(chǎn)黨人與生俱來的嚴明紀律意識,鐫刻著革命年代用生命守護的信仰力量。從那時起,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列車有了動力十足的火車頭,這個年輕的政黨也有了一把紅色大尺去檢驗全黨的每一個成員。

張家父子守的是秘密,護的是黨章,現(xiàn)在的共產(chǎn)黨員護的是初心,守護的則是這段紅色記憶。在黨章的指引下,點亮信仰之光,也被這光芒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