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楫時代洪流 謳歌人民英雄 ——作家徐光耀訪談錄
徐光耀,筆名越風,1925年生于河北雄縣。1938年13歲時參加八路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擔任解放軍隨軍記者和軍報編輯。1947年入華北聯(lián)合大學文學系學習。1950年入中央文學研究所學習,期間曾赴朝鮮戰(zhàn)場進行采訪。1953年加入中國作協(xié)。1955年任解放軍總政文化部創(chuàng)作室創(chuàng)作員。1959年到保定市文聯(lián)工作。1981年調入河北省文聯(lián),1983年任河北省文聯(lián)黨組書記,1985年任主席。曾任中國文聯(lián)第四、五屆委員,中國作協(xié)第三、四屆理事等?,F(xiàn)任河北省作協(xié)第七屆名譽主席。
徐光耀1947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在解放區(qū)《冀中導報》發(fā)表短篇小說處女作《周玉章》。1950年出版長篇小說《平原烈火》。曾發(fā)表中篇小說《小兵張嘎》《冷暖災星》《四百生靈》等,出版電影文學劇本《望日蓮》《鄉(xiāng)親們吶……》、短篇小說集《望日蓮》《徐光耀小說選》、散文集《昨夜西風凋碧樹》《忘不死的河》等。其中,《平原烈火》《小兵張嘎》《昨夜西風凋碧樹》等為其代表作。曾榮獲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chuàng)作一等獎、魯迅文學獎等。
4月23日,晴空萬里。在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我如約前往拜望96歲高齡的著名作家徐光耀,并展開了一次心靈之間的對話。
13歲成為“小八路”,同年入黨
司敬雪:徐老好!很高興看到您精神矍鑠,身體還是這么硬朗!
徐光耀:謝謝。
司敬雪:您13歲當兵做了一名“小八路”,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能否談談您當初為什么要加入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對您一生有怎樣影響?
徐光耀:1938年我入黨的時候,確實是參軍人員,13歲入伍,13歲入黨。我當兵以后,上進心很強,對自己要求很嚴,工作上肯吃苦,在各方面都做得比較好,人們比較滿意。
那時我在連部工作,常??匆婞h員們開會。我就問文書陳德山:“共產黨是干什么的?”他說:“共產黨就是讓窮人翻身的,就是要解放中華民族,解放人民大眾?!蔽乙粋€小孩兒知道的事不多,但是家里比較窮,讓窮人翻身解放,不受壓迫,不受剝削,天下大同,人人平等,這非常對我心思,讓我非常向往。陳德山問:“你是不是想加入共產黨?”我說:“共產黨要是能辦這么多的好事,那我當然想加入呀?!本瓦@樣,陳德山介紹我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那時候是八路軍的隊伍大發(fā)展時期,要吸收各方面人才,入黨也沒有現(xiàn)在這樣的年齡限制。我雖然只有13歲,但各方面表現(xiàn)都好,就被批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最初對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只有樸素認識,認為共產黨是讓窮人翻身解放,大家一律平等,有吃有穿。后來逐漸接受黨的知識多起來,慢慢才懂得黨的最終目標是普天之下窮人都翻身解放,都不受壓迫,這個印象是又過了幾年才有的。
司敬雪:您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認識共產黨,帶著感情加入黨組織的。
徐光耀: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主要是學習毛主席著作,上政治課也是講毛主席的著作。讀馬列的書差不多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以后的事了。解放以后環(huán)境變得好了,讀書比較方便,書店里馬列的書很多,而且黨也比較強調對馬列著作的學習,所以那時候我讀了一些馬列的書。比如《共產黨宣言》、列寧的《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等。
要講初心,我就是從中國共產黨讓窮人翻身、不受壓迫、不受剝削,開始確立對黨的認識的。
司敬雪:黨的根本宗旨就是為人民謀幸福。
徐光耀:是的。后來在黨的教育培養(yǎng)下,我通過學習,逐漸樹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觀念。
在華北聯(lián)大、中央文學講習所接受文學洗禮
徐光耀:我文化水平比較低,讀到初小四年就參軍了,剛到部隊時連家信還不會寫呢。
司敬雪:這在當時已經算相當有文化了,那個時候中國能讀四年書的人很少。
徐光耀:在連隊來說,有四年小學文化水平的人還真不多,文盲很多。所以我還算是有文化底子的,很快地從勤務員變成了連隊的文書。
司敬雪:抗戰(zhàn)勝利后,1947年,您在華北聯(lián)大讀過書。
徐光耀:讀了8個月。
司敬雪:在華北聯(lián)大讀書的時候,有哪些老師和課程,讓您印象比較深、受到的影響很大?
徐光耀:講創(chuàng)作方法論的時候就講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這是我們文學創(chuàng)作的基本理論基礎?,F(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理論建立在辯證唯物主義基礎上,承認現(xiàn)實生活是第一性的,文學創(chuàng)作是屬于第二性的。
司敬雪:這門課當時是誰講的?
徐光耀:蕭殷。新中國成立后他擔任了《文藝報》副主編、中國作協(xié)青年作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作協(xié)廣東分會副主席等職務。廣東省文學界對他非常敬重,他的故鄉(xiāng)不僅有他的紀念館,還塑了他的像。我的老師里除了陳企霞以外,就對他的印象最深。我在創(chuàng)作理論、文學基礎知識方面,獲益最多的也是蕭殷。
司敬雪:當時陳企霞對您的影響也很大。
徐光耀:陳企霞是系主任,文學水平比較高,之前編過《延安日報》副刊,跟丁玲是上下級、“左右手”。在聯(lián)大他講授作品分析課,沒有現(xiàn)成教材,他常常臨時選一些好的文章發(fā)給我們,包括短篇小說和報告文學等。他讓我們先討論這些作品有什么優(yōu)點、有什么缺點,是怎樣結構起來的。等討論完了,他再根據同學們的理解和認識情況講課、做結論。因此,他的講課很透徹。
司敬雪:這種課很見教師的文學功夫,對于作家來說幫助也非常大。
徐光耀:非常見功夫。很實際,非常有指導性。
司敬雪:新中國成立后,1951年您又去了中央文學講習所學習,在那里的時間長一些。
徐光耀:一共是兩年。不過有一年我去了朝鮮戰(zhàn)場,所以1952年那一年基本沒上課。在戰(zhàn)場上曾經接到丁玲的一封信,她說,現(xiàn)在講習所在講中國古典文學,下一季度要講蘇聯(lián)文學。你在朝鮮戰(zhàn)場如果能夠適應,就堅持下去。如果不行,你就回來上課。
司敬雪:丁玲一直非常關心您。
徐光耀:是的。丁玲的關心,對我來說是刻骨銘心的。
司敬雪:您說當年講習所的作家班一直在上課,只有您一個人去朝鮮戰(zhàn)場采訪了?
徐光耀:對。原來說兩個人去,后來那人打了退堂鼓。
司敬雪:聽說當年您的夫人申蕓也去了朝鮮戰(zhàn)場。
徐光耀:是的。她在朝鮮戰(zhàn)場的時間比我多一年多。
司敬雪:您第一篇小說是1947年寫的《周玉章》,現(xiàn)在再讀還是覺得非常好,語言很簡練,故事非常有趣,也包含深刻的思想。周玉章的性格很鮮明,他平時自以為是,不愿意參加軍事訓練,最后戰(zhàn)斗中的慘痛教訓改變了他的思想。小說雖然很短,但是人物形象卻很鮮活。
徐光耀:那時在聯(lián)大學習期間要深入生活,我?guī)ьI著一個組深入部隊去體驗生活。在戰(zhàn)士里有一些落后的表現(xiàn),我就想寫篇小文章,把它作為墻報貼在墻上,希望能發(fā)揮教育的作用。
司敬雪:看來《周玉章》是從連隊生活中得來的。
徐光耀:是從生活中來的。回到學校里,我修改了一下就把它投給《冀中導報》了。《冀中導報》的副刊主編恰好是蕭殷,那時候他還沒有去聯(lián)大呢。他看了以后決定發(fā)表,還加了個按語。那個按語說,這篇小說有人物,有形象,不是從概念出發(fā)的。大概是這么個意思。這篇小說在聯(lián)大的立功運動中還立了一小功。
司敬雪:這確實是非常好的一個短篇。我看您當時用了個筆名“越風”,為什么起這樣一個筆名?
徐光耀:我喜歡魯迅,非常非常地喜歡,非常非常地崇拜。魯迅是“越人”,我就想沾點魯迅的光,便起這么個名字,叫越風。
創(chuàng)作新中國第一部長篇小說《平原烈火》
司敬雪:1949年,您寫了長篇名作《平原烈火》。
徐光耀:1948年解放戰(zhàn)爭勝利在望,1949年就天下大定了。我們楊成武兵團當時在內蒙古,那時候還叫綏遠,打傅作義的老窩,那時我已經是兵團小報的編輯了。三大戰(zhàn)役都在順利推進,中國共產黨要勝利了,這個形勢已經非常鮮明了,所以戰(zhàn)士們政治情緒非常高。那時候有個口號,叫“敢不敢勝利”。毛主席就說過,我們一定要敢于勝利,一定要將革命進行到底。
司敬雪:就在那期間,您寫了《平原烈火》。
徐光耀:三大戰(zhàn)役勝利后,我開始寫《平原烈火》。新中國剛成立不久,小說寫成了,就出版了。
司敬雪:我前一段時間看到一個視頻,其中提到《平原烈火》是新中國第一部長篇小說。當時這本書出版后影響很大。
徐光耀:影響相當大。周揚同志做過兩次報告,包括在文代會上的報告,都提到《平原烈火》。當時他還提到了陳登科的《活人塘》。
司敬雪:《平原烈火》一直影響很大。
徐光耀:中間有一段沉悶的時候,現(xiàn)在又有點復活的意思。人民文學出版社剛出了最新一版《平原烈火》,是為了紀念黨的百年華誕推出的。
司敬雪:經過了這么多年還能再版,可見《平原烈火》的思想藝術分量非常重。
徐光耀:孫犁說過一句話,一部作品如果能夠有50年的生命那就算不錯了?!镀皆一稹番F(xiàn)在已超過了50年,我還真有點自豪。
司敬雪:請您談談當時寫作這本書的一些情況。
徐光耀:我在寫《平原烈火》的時候,把我們軍分區(qū)司令員王先臣的照片掛在墻上??箲?zhàn)時期,我在冀中十一軍分區(qū)政治部當報道參謀,跟著王先臣在前線打了不少勝仗。1945年初,日本雖然還沒投降,但是衰落氣象已經顯露出來了。中國共產黨號召各個解放區(qū)向敵偽的地盤展開攻勢,盡量多爭取一些土地,解放更多的人民。我跟著王先臣司令員在趙縣、寧晉、欒城一帶打仗,奪敵人的縣城,打敵人的據點,捷報頻傳。我對王先臣非常佩服,他是個很樂觀豁達的人,非常善于跟敵人斗智斗勇。他在寧晉打了幾仗,都勝利了,然后轉到趙縣,又打了幾個勝仗。7月,在前大章村又打了一仗,把很頑固的一股敵人消滅了一大部分,少數跑掉了。打了勝仗,王先臣司令員很開心。當時天氣炎熱,他穿著個白背心,背著個大草帽,想找個涼快地方休息休息。村外有個獨立的宅院,他推開大門想進去涼快一下,誰知道大門后有打散的偽軍,朝他打了一槍,一下把他打死了。
司敬雪:真是非常可惜。
徐光耀:非??上АM跸瘸际莻€大英雄,他堅強的意志、革命的熱情、英雄的膽識,給我留下非常強烈的印象。所以我寫《平原烈火》的時候,就把王先臣的照片掛在墻上,掛在我寫作的桌子對面,激發(fā)我的寫作熱情和靈感。
司敬雪:您的寫作是為心目中的英雄立傳。小說中的大隊長錢萬里身上是不是有他的影子?
徐光耀:是的,確實有他的影子。抗日戰(zhàn)爭勝利之后,軍分區(qū)召開群英大會,各路英雄集中到軍分區(qū)開會,第一名戰(zhàn)斗英雄叫侯松坡。侯松坡被敵人逮住過,他被俘的時候正在養(yǎng)傷。養(yǎng)傷的一共有四五個人,敵人一下子包圍了屋子。他把別人都掫出房外讓大家逃走了,最后剩他一個,赤手空拳沒辦法,叫敵人逮住了。在監(jiān)獄里,敵人對他百般虐待,給他過電,他表現(xiàn)得非常英勇。就像《平原烈火》里所寫的,其中周鐵漢的原型就是侯松坡。
司敬雪:原來他就是周鐵漢的原型。
徐光耀:對。他受過各種酷刑,始終不妥協(xié),最后與一同坐監(jiān)獄的獄友們團結起來越獄了。
司敬雪:在獄中還要繼續(xù)同敵人斗爭,而且越獄成功,這很了不起。
徐光耀:寫《平原烈火》的時候我就想,我要把抗日戰(zhàn)爭中的驚險經歷都記下來,把英雄的事跡也記下來。寫成后我交給陳企霞看,他說:“寫得很好,你把它再改一改,我給你想法子介紹出版?!薄镀皆一稹冯m然寫得很粗糙,但是事情本身是感動人的。我到現(xiàn)在看起來,有時候還熱淚盈眶。
司敬雪:確實寫得很好,是懷著發(fā)自內心的感情寫的。
徐光耀:既是發(fā)自內心的感情,也是寫我自己大部分的親身經歷。
為人民英雄樹碑立傳
司敬雪:您的《平原烈火》《小兵張嘎》等小說塑造了很多英雄。有些人認為,我們現(xiàn)在生活在一個和平年代,應該少寫英雄,更多來寫普通人。
徐光耀:我很崇拜英雄,比如侯松坡,我特別佩服他。我發(fā)自內心地想把英雄們寫出來。現(xiàn)在的一部分文學作品一味強調寫個人內心,寫個人的一點點生活經歷,缺少對英雄人物的挖掘,這跟我們的大時代實在太不相配了。我們的大時代是洪流滾滾,一天一個樣子,向光明正確的大道前進。但是我們的文學作品,反映大生活、整個國家命運的還是太少,這是很大的遺憾。習近平總書記說,文藝創(chuàng)作有“高原”缺“高峰”。我就想應該提倡寫時代英雄,寫文學精品。每當有人提倡寫英雄、寫精品,我就覺得說得好,應該大力提倡。
司敬雪:您的小說很多都是寫自己的親身經歷,注入了很多真情實感,所以今天的人讀起來還會覺得非常好,人物非常鮮活,感情非常真摯?,F(xiàn)在有時候看一些小說,文字也挺流暢,但就是覺得沒多大勁。實際上可能就是缺少生活,缺乏真情實感。
徐光耀:缺少生活是一個大問題?,F(xiàn)在呼喚深入生活,但真正能深入到生活里去的作家還不是很多。我當年寫《平原烈火》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寄托我對烈士們的紀念。我非常懷念我所看見的那些犧牲在前線的同志們,非常痛心。我尤其懷念那些失敗的英雄,他們在失敗的情況下拼命廝殺,那是比勝利中的英雄更英雄的。所以寫烈士、寫英雄,我是很熱心的。
司敬雪:他們仗打敗了,打得很慘烈。
徐光耀:是的,但是他們不怕死,一直抵抗到底,真是提著腦袋打,不怕?lián)]灑一身熱血,那是真的。勝利的英雄,他在勝利中得到特別突出的表現(xiàn);失敗的英雄,就是要死了也要骨碌著去咬敵人一口,那是真正的慘烈。我想起這點來就很激動。所以我后來寫了《四百生靈》《冷暖災星》等作品,就是在表達我心里對烈士、特別是對失敗中的英雄的一種刻骨銘心的情感。
司敬雪:他們是無名的英雄。
徐光耀:是的,但他們是實實在在、真真正正的英雄。因為戰(zhàn)斗失敗,他們犧牲以后沒有留下任何痕跡,也沒有留下聲名。
司敬雪:實際上,抗戰(zhàn)這樣一場大的戰(zhàn)爭中有無數無名英雄。
徐光耀:抗戰(zhàn)時期是敵人絕對占優(yōu)勢,我們絕對劣勢。但是打起仗來,我們更注重宣傳勝利,失敗的戰(zhàn)斗講得少。狼牙山五壯士只是一個典型,其實像那樣的事跡還是有很多的,報道多了怕引起人的沮喪情緒。朝鮮戰(zhàn)爭中也一樣,有的戰(zhàn)斗中整個連隊被打得一個人不剩,這不是個別現(xiàn)象。
司敬雪:可能從宣傳的角度來看,失敗寫多了怕影響大家的士氣。
徐光耀:怕引起沮喪情緒,這個我也能理解,但是我覺得對不起那些死去的英雄。
司敬雪:朝鮮戰(zhàn)爭的代價確實非常大,但是這場巨大犧牲對我們新中國的穩(wěn)定,對我們在國際當中站穩(wěn)腳跟,是非常重要的。
徐光耀:現(xiàn)在我也覺得,朝鮮戰(zhàn)爭大大地提高了中國人的信心和志氣,應該是大寫而特寫的。
司敬雪:您的作品里還寫到了戰(zhàn)爭中軍隊和人民的關系,作為八路軍肯定是為解放人民、為解放民族而戰(zhàn)斗。但是部隊要打仗,然后鬼子就會報復,有時候就報復到老百姓身上。有段時間,有些言論似是而非、不負責任,說鬼子報復百姓錯在八路軍,是八路軍造成的。
徐光耀:這實在太顛倒黑白了。
司敬雪:的確太荒唐。像您的《小兵張嘎》等小說就寫出了歷史的真實面相,當時的老百姓對八路軍充滿信任,而且不惜一切保護人民子弟兵。
留取丹心照汗青
司敬雪:您還有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就是2000年寫的《昨夜西風凋碧樹》,出版以后也是影響很大,還獲得了第二屆魯迅文學獎。我當時寫過一篇短評。我覺得您是充滿感情地來書寫那段歷史,表現(xiàn)了您作為一位老作家、一位知識分子的寶貴良知。您在逆境當中堅守理想、堅守忠厚之道,令人動容。請您談談這本書的創(chuàng)作情況。
徐光耀:在反右運動中,我自己挨了冤,覺得被冤得實在太厲害。這是我記憶非常深刻的,到現(xiàn)在想起來都有點氣憤。但是我還有很多方面的感受。那時,有很多事情是非常可笑的、完全不正常的。這在我的遭遇上就體現(xiàn)得很明顯。但是我不能用撒氣的態(tài)度去寫它,我當時給自己定的調子就是我要站高一點,盡可能地把自己放在第三者的位置來講這個故事。所以我在作品一開頭就說,我是要講故事。講故事是為了免得讀者痛苦,也免得自己痛苦。
司敬雪:拋開個人恩怨,還原歷史真相。
徐光耀:我不是要寫個人的怨氣,主要是想讓后人吸取教訓。我覺得最沾光的一點,就是剛才說的,盡可能地站在第三者的位置上,站得高一點。對很多人我都采取原諒的態(tài)度。我提到某些人的時候,心里會有氣,有人當時的所作所為是很可笑的,但是我盡量把他寫得客觀一點,盡量地理解他、原諒他。我引了孫犁的一句話,孫犁說他有進退失據的地方,這是對他最嚴厲的一次批評了。
司敬雪:您剛才說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來講故事,我覺得實際上是站在歷史的角度講故事,對歷史負責任。比如一個人,在不正常的環(huán)境中可能做了一些錯事,但是您抱著一種原諒、寬容的態(tài)度來回顧那段往事,給歷史留下一個教訓,就是為了讓后人避免重蹈覆轍。
徐光耀:寫這部作品的時候我不是很感情用事,比較冷靜,比較平靜,努力做到公正,著重講歷史的教訓。
司敬雪:實際上,這樣做對于后人、對于歷史來說更重要。
徐光耀: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