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大地最初的鮮美模樣” ——評左中美散文集《山河記》
作者:左中美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2月
自2018年起,中國作家協(xié)會推出每年一評的“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之星叢書”項目,旨在發(fā)現培養(yǎng)優(yōu)秀中青年作家,打造少數民族文學精品力作,推動少數民族文學事業(yè)繁榮發(fā)展。本欄目自本期起帶領讀者賞讀該項目2020年度入選作品,感悟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時代精神。
高山之上,流云之下,這青藍的湖水,使人想見大地春風浩蕩,漫上千里哀牢;想見人間明月萬年,清照一池波光。而當此之時,秋日上午薄薄的陽光落得滿湖,長天高闊,碧水無波,唯有一山青色,映于如鏡之水。
——選自左中美散文集《山河記》
自2002年在《大理日報》發(fā)表散文處女作《蘆花》,彝族女作家左中美至今已在文學創(chuàng)作道路上走過近20年時光?!渡胶佑洝肥撬霭娴牡谖宀可⑽募?,入選2020年度“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之星叢書”,展現了她在散文創(chuàng)作上的不俗實力。
左中美的散文一向擅長寫故鄉(xiāng)的凡人小事,寫大地上那些樸素而厚重的自然存在,從而展示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景象。她的文字詩意中滲透情懷,敘事中深藏悲憫,通過超然達觀的生命哲學,對人生價值和生命意義進行追問與思考,形成了鮮明的風格。
近年來,左中美不懈努力,不但在大地上行走,也在書本中學習,在創(chuàng)作中不斷攀升。她希望進入歷史尋找古老文明的源頭,這樣的追求,為她的散文增添了深度和廣度。閱讀《山河記》會發(fā)現,左中美的視野更加開闊,創(chuàng)作題材也有所超越,由故鄉(xiāng)漾濞的風物擴展到以七彩云南的古老山河為審美對象,在行走中思考大地的厚重,在觀察中體味光陰的隱秘,抒發(fā)了一位知識女性的如歌情懷。她希望通過散文,尋找到“大地最初的鮮美模樣”。正是這樣的追求,讓她的散文體現出獨特的韻味。
《山河記》保持了左中美前期散文的一些基本特色,比如對故鄉(xiāng)大地的熱愛和透視,對生命哲理的思考與感悟。散文集中收入的20篇散文,主要展示了西南邊地獨特的自然景觀與歷史遺存。在作家步履和神思的導引下,讀者可以感受到哀牢山的自然風光和文化內蘊,可以從蒼山崖畫中認識人類最初的家園,還可以領略到“藍洱?!钡莫毺厣耥嵰约霸讫埖娘L物人情……
故鄉(xiāng)、家園,始終是左中美散文執(zhí)著表現的重要內容,但是表現視角和審美內涵,卻在悄然發(fā)生變化。作家在寫作中實現著轉變和升華,努力以一種更開闊的視角去發(fā)掘、表現云南大地的豐厚內涵。
《山河記》體現了一種新的散文氣象。作家立足現實,視野穿透古今。豐富的想象力和情感的內化,如同一劑催化劑,穿透時間帷幕,讓古老的歷史煥發(fā)生機。這樣的表現視角拓展了對家園的認識和理解,它不再僅僅是現實中的存在,也應該包括那些一頁頁翻過去的生動歷史。云南各民族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經創(chuàng)造過輝煌的文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今天的現實生活而言,厚重的歷史文化可以成為發(fā)展的重要優(yōu)勢和資源。作家對幾千年歷史風云有自己的思考與剖析。她在行走中尋覓,在探索中思辨,力圖打通歷史和現實的脈絡,賦予“新時代家園”更深厚的內涵。
在《哀牢以東》中,左中美為讀者展示了綿亙千里的哀牢山風景,在她眼中,它們原本即是一部厚重、綿遠的大書。作家在文字中追溯著雙柏鄂嘉鎮(zhèn)的前世今生,筆下的九天濕地、彝族老虎笙,都是大自然和祖先留給人類的寶貴財富。她認為,整個哀牢區(qū)域是數千年間云南大地上極為重要的文明地帶。而且,這里還是彝族史詩《查姆》誕生的土地,一個民族的文化根脈之所在。散文中,作家將現實敘事與歷史追溯相結合,寫出了哀牢山的古樸與厚重。在《茶起瀾滄》中,作家回溯關于茶在云南的古老歷史,追尋茶馬古道的源頭,其中融匯了很多地方史和民族史知識,足見作家為此所下的功夫。在《蒼山崖畫:遇見最初的家園》中,作家發(fā)揮想象力,穿透時間,聯接歷史和現實,“現實中核桃豐收的畫面,一如三千年前那幅崖畫上的采果圖……”
散文詩意的深淺,源自作家對自我情感的開掘與把握?!渡胶佑洝芳扔袝鴮懮胶託庀蟆v史風云的大氣,也有展現作家內心世界的深邃與細密。在《一壺明月》中,左中美在寫一座城和一些人的同時,表達了自己對時間的思辨:“想著,所謂‘古’,或許不只是時間的長度一端,在其間,應該還有著人們關于時間的緩慢行走的感受以及意緒。比如從漢至唐,比如從異鄉(xiāng)到故鄉(xiāng),比如從滇東到滇西,比如從春風到秋月,又比如一泡滇紅茶,用半個多世紀的時光,緩緩洇開一杯溫暖、醇厚的紅?!薄顿浳乙陨徎ā冯m然寫的是人間花事,卻透露了作家對世事的思辨與感悟。在《石洞寺的茶》中,作家在飲茶的同時,也領悟著古人詩中“蒼茫無盡意,萬壑嘯松風”的意境,可以讓讀者感受到其心靈世界的廣闊高遠,情感的飽滿豐富,生發(fā)出感染人心的藝術魅力。
左中美的文字純凈、細膩,有一種涓涓細流穿石而過的效果。她在時間中修煉、打磨,追求一種準確而細膩的表達。對小說手法的適當借鑒,使她在寫景敘事方面更得益處。
《山河記》是左中美散文創(chuàng)作上的新成果,它見證了一個作家在散文之路上努力的過程,也是不斷攀越實現升華的過程。對讀者來說,能讓神思隨著作家的文字在現實和歷史之間自由往返,深入領略七彩云南的獨特風韻,體味到“大地最初的鮮美模樣”,也是一種美好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