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新勢力 | 格桑拉姆:展現(xiàn)人的困境和思考是寫作永恒的主題
編者按:
3月30日至4月1日,大益文學院與中國作家網(wǎng)聯(lián)合主辦“新青年·新勢力”中國青年作家峰會,13位青年作家與8位文學導師,聚焦我們這個時代青年寫作的歸途與來路,航標與遠方。
中國作家網(wǎng)特邀13位青年作家進行獨家專訪,探索屬于他們的青年成長,傾聽他們的文學故事。
格桑拉姆,藏族,甘肅省舟曲縣人,1998年生于蘭州,現(xiàn)就讀于南昌大學中文系。曾在《民族文學》《西藏文學》《散文詩》《貢嘎山》《大益文學》等刊物上發(fā)表詩文。
格桑拉姆:展現(xiàn)人的困境和思考是寫作永恒的主題
中國作家網(wǎng):和我們簡單介紹一下你的基本情況,你目前是在中文系讀書嗎?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寫作的?
格桑拉姆:我是從大學期間開始學習寫作的。我從小就對文學非常感興趣,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也比較強,經(jīng)常在各種作文大賽中獲獎,所以高考的時候選擇了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目前有讀研的打算。在本科學習階段,我閱讀了很多文學名著,學習了很多文學理論知識,這些都對我學習寫作、提高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中國作家網(wǎng):平時還有些什么樣的愛好呢?
格桑拉姆: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對生活很有熱情和好奇心的女孩,愛好比較廣泛。我喜歡唱歌、跳舞、看電影、讀書、寫作、看話劇等等。
中國作家網(wǎng):能否聊聊對你創(chuàng)作帶來影響的作家?
格桑拉姆:對我的創(chuàng)作最有影響的作家是蕭紅。上初中的時候,我就讀了她的《呼蘭河傳》。大學期間,我系統(tǒng)地閱讀了她的作品,還看了許鞍華導演拍攝的蕭紅傳記電影《黃金時代》。她清新、質樸的語言和文字間流淌的真情深深打動了我?!笆巧矫?,是山你就高高的,是河么,是河你就長長的”,這是她在《生死場》里一個我非常喜歡、經(jīng)常品讀的句子。簡單的詞語和結構,讀出來卻有非常動人的韻律感和美好的詩化意境。蕭紅的作品讓我明白,作家在作品中展現(xiàn)的內(nèi)容不一定是高深的,但必須是動人的,她的語言不一定是華美的,但必須是赤忱的。蕭紅用她清澈純真的文字構建了一個無比動人、別具一格的文學宮殿。
王國維說:“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笔捈t就是這樣一個有真感情的偉大的作家。她在動蕩和紛飛的戰(zhàn)火中堅持寫作,在貧窮和饑餓的泥沼里堅持寫作,在人生的困苦和孤獨中仍然堅持寫作。她說:“我是個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單薄的”,但是,時代和性別并沒有束縛住她追求愛與自由的決心。蕭紅在經(jīng)歷了命運給予她的各種磨難之后還能直面苦難,用樸素動人的語言挖掘在苦難之外生活和人性的溫情光輝。這位作家對我的啟示不止是在文學上,更是在人生層面。
中國作家網(wǎng):《米拉的小時光》很有意思,你寫了一個打算寫小說的女孩所寫的小說的故事,有一種無限的“鏡像延伸感”,為什么要做這樣一種設計呢?
格桑拉姆:《米拉的小時光》是我的第一篇小說。當時我在“外國文學史”課上學習了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自己還看了一些法國新浪潮的電影,比如阿倫·雷乃的《去年在馬里昂巴德》,所以我就想把我高中時期的學習生活感受結合自己學到的關于“意識流”和蒙太奇切割組合時空的一些理論,用比較有創(chuàng)新感的方式嘗試著呈現(xiàn)出來。這是一篇學習性質的作文,看起來不免幼稚,但是在創(chuàng)作它的過程中我還是收獲了很多。
中國作家網(wǎng):你的小說題材多來源于哪里呢?你比較關注哪些題材?
格桑拉姆:因為一直在校讀書,生活中接觸的人事都圍繞著校園和家庭,生活空間有一定局限性,目前我的小說題材都來源于校園和學習生活,所以我希望能夠通過書本、電影還有自己主動的探索、積累增加生活閱歷和對社會的認識。
學習之余,我經(jīng)常會去看一些以青年人為主題的影視劇,比如近兩年非?;鸬摹缎邜u》《正常人》《亢奮》《肥瑞的瘋狂日記》。我在觀看這些影視劇的時候經(jīng)常在想,它們講述的內(nèi)容都非常簡單,就是人的青春成長,校園里的愛和恨,但是為什么能夠跨越國界和語言文化的差異,引起不同年齡段觀眾的深深共鳴?我還試圖去理解、學習它們塑造人物、講述故事的方法。我逐漸認識到,就像象征主義劇作家梅特林克所說:“靜坐燈下沉思的老人,他雖然沒有外在的動作,但是他確實經(jīng)歷著一種更加深邃的生活和斗爭?!蔽膶W作品的藝術性并不在于展現(xiàn)怎樣的題材、怎樣的故事,而是在于如何展現(xiàn),從哪個角度去展現(xiàn)。我認為最重要、最有意義、最深刻、最永恒的寫作主題,就是展現(xiàn)人的精神世界、展現(xiàn)人在這個瘋狂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的困境和思考、展現(xiàn)人對自我價值的追尋。
中國作家網(wǎng):你怎樣看待文學的邊界問題?比如文學與電影的結合、文學與游戲的結合等。
格桑拉姆:文學本身就具有包孕性以及和其他學科很強的兼容性。文學究其本質來說是人的藝術。一部文學作品如果要完整立體地表現(xiàn)一個人,就必然涉及到社會經(jīng)濟、民族、政治、心理等各個領域的問題。文學永遠不可能只關心文學本身。在融媒體時代和“大文科”發(fā)展前景下,文學不應該秉持傳統(tǒng)的自我定義,而應該用更開放、更多樣化的思維和方法積極尋求和新媒體以及其他學科的交流與融合,并且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強化和突出文學獨有的魅力。
文學和電影是密不可分的。相對來說,電影還是一門年輕的藝術,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賴著文學。文學為電影提供了人才、劇本和表現(xiàn)手法。這一點在中國電影的發(fā)展史中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中國上世紀三十年代電影人歐陽予倩、夏衍、田漢等人都是左翼文學的主將。像《莊子試妻》《玉梨魂》等都是改編自文學典籍、鴛鴦蝴蝶派小說。當今,文學作品的電影化現(xiàn)象越來越普遍,在市場化背景下,顯示出一種暢銷小說和電影“強強聯(lián)合”來增強社會反響和經(jīng)濟效益的趨勢??偟膩碚f,電影作品有兩重生命。一重是呈現(xiàn)在大熒幕上的電影鏡頭與畫面的生命,另一重是由這些鏡頭與畫面?zhèn)鬟_的電影故事,電影主題、電影思想,這就是電影的文學生命。實際上,電影的文學性就是電影的思想性。優(yōu)秀的電影作品是能夠用精湛的電影語言來傳遞文學內(nèi)涵的。
中國作家網(wǎng):你期待一種什么樣的青年寫作生態(tài),或者說你認為當下的青年作家需要一種什么樣的寫作環(huán)境?
格桑拉姆:我覺得相比于我們青年作家期待什么環(huán)境,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怎樣通過創(chuàng)作實踐來為當前的寫作環(huán)境增添屬于青年人的光彩。青年人應該敢于創(chuàng)新,敢于突破,學習前人的成果,用腳踏實地的創(chuàng)作推動文學環(huán)境的更新與進步。
中國作家網(wǎng):你覺得和父輩相比,你這一代作家應當去追尋一種什么樣的寫作狀態(tài)?或者你希望自己的創(chuàng)作能呈現(xiàn)出什么樣的特點?
格桑拉姆:我們的父輩經(jīng)歷了改革開放的浪潮、文學話語被解構又重構的時代。而新一代青年作家,這些85后、90后,面臨的文學命題與他們的完全不同。我們見證了互聯(lián)網(wǎng)的迅速崛起和信息社會的高速發(fā)展,文學發(fā)展面對的是前所未有的、更復雜的問題。我們這一代作家應該從容地利用新媒體,從爆炸式的信息中汲取有益于文學創(chuàng)作的內(nèi)容。但同時也應在喧囂的網(wǎng)絡世界保持清醒。對于我們來說,最難的就是保證文學創(chuàng)作的純粹。形式可以創(chuàng)新但是文學精神不能被消費。我們應該腳踏實地、敢于沖鋒。
中國作家網(wǎng):你對此次峰會有什么期待呢?
格桑拉姆:我是一個剛開始學習寫作的學生,能參加這次活動是我的榮幸。我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多多向其他青年作家請教創(chuàng)作經(jīng)驗,交流文學觀念。希望將來我能以更多、更好的作品回饋大家。
中國作家網(wǎng):你覺得目前自己的寫作面臨的最大的困惑或者困境是什么?
格桑拉姆:我目前最大的困惑和困境是由于語言表達能力的不成熟,腦海中很多構思和想法無法實現(xiàn),有時用詞牽強、軟弱,缺少表現(xiàn)力。另一個困境是由于生活范圍僅限于校園,閱歷太少,對社會了解尚淺,經(jīng)常想寫小說但是無從寫起。這都是我今后會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慢慢學習、改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