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先鋒關照現(xiàn)實 科幻作家陳楸帆提醒:珍愛生命
原標題:用先鋒關照現(xiàn)實 專門為“代孕”寫科幻的陳楸帆提醒 :珍愛生命
近幾日,由娛樂圈藝人引爆出的爭議話題——代孕,被討論的熱度居高不下。 圍繞“代孕”所產(chǎn)生的各種后續(xù)問題,比如代孕媽媽的身體工具化,代孕技術導致的畸形、棄養(yǎng)高風險,等等,這些都是在所謂的刷屏“吃瓜”之外,尤其值得人深思的內(nèi)容。有一些讀者由此聯(lián)想起著名科幻作家陳楸帆的一篇科幻小說《這一刻我們是快樂的》(被收入在陳楸帆短篇科幻文集《人生算法》中),并在微博上轉(zhuǎn)出來“艾特”陳楸帆。在這篇文章中,陳楸帆用實驗劇本的形式,展現(xiàn)描述了代孕所帶來的種種場景,小說引發(fā)讀者深思科技與倫理的邊界,探討生育這一維系物種繁衍的關鍵問題:如果技術能夠讓任何人都擁有生育自由和權利,那么你是否會選擇體驗生育的痛苦與危險?文本風格極具荒誕現(xiàn)實感。
在這個小說里,對于33歲的美國多媒體藝術家說,代孕“是一種體驗”,而對于22歲的印度代孕媽媽會說:生孩子就是我的工作,這是我為客戶懷上的第三個孩子……”在陳楸帆的描述中,“代母之家的活動室里。一群腹部大小不一的代母們盛裝打扮,頭披紗麗,圍坐一堂,中間擺放著各色食物,有naan烤餅、葷素咖喱、奶昔、masala奶茶等,頗為豐盛。她們正在為其中肚子最圓最鼓的母親唱著祈福的禱詞。每當有代母將要臨盆時,這里的人就會舉行盛大的派對,為腹中那個即將降臨卻又并不屬于她們的寶寶祈福?!?/p>
展露代孕事件中的人性百態(tài)
37歲的女企業(yè)家,找人代孕會簽署相關合同文件,“一共六份,還是英文的,我特地請人翻譯,律師都已經(jīng)批注過了。你看看,這是和代孕中心的,這是和生殖中心的、代母經(jīng)紀公司的、代母本人的、資金監(jiān)管公司的,哦,還有和代理律師的。每個公司所在地不一樣,監(jiān)管法律法規(guī)都不一樣,都得研究,這事兒可馬虎不得,之前不有好幾件代孕案子打了好長時間官司?!睂ψ约旱氖虑?,她也會陷入自我懷疑,“我這幾天整宿整宿地睡不著,一個是擔心采卵和胚胎的質(zhì)量,一個是聽了太多聳人聽聞的例子,有些心律不齊。半夢半醒之間老想起那些可憐的女人,和那些死于非命的孩子。你說胚胎發(fā)育到什么階段能算是人呢,或者說,具有了人的感知能力和自我意識?這事不能細想,越想心越慌,我這到底是在造什么孽……”
在這個小說里,還能看到“中介公司提供的動畫視頻,用一種卡通式的口吻講解整個過程:準備期需要連續(xù)口服20天避孕藥,然后連續(xù)打10天抑制針,避免卵子過早發(fā)育流失。排卵期到來前每天血檢雌激素水平,每隔2—3天做排卵監(jiān)測,每晚打三種促排卵針。取卵時,用一根A4紙長度的針狀吸管,經(jīng)母親的陰道穿破內(nèi)壁直抵卵巢,另一邊,醫(yī)生通過B超監(jiān)視吸管到達的位置,并找到卵泡,一次吸出10個卵子。與此同時,代母需要打針調(diào)節(jié)身體激素水平。男方同期取精,卵子在體外培養(yǎng)2—6小時受精成為胚胎,培育一定時間后即可植入代母的子宮內(nèi)。為了提高成功率,一般同時會移植3—4個胚胎到代母子宮,觀察發(fā)育情況?!?/p>
畢業(yè)于北大的高材生
作品被劉慈欣贊“盡顯科幻現(xiàn)實主義的震撼”
對于熟悉國內(nèi)科幻圈的讀者來說,陳楸帆是一個響當當?shù)拿?。出生?981年的陳楸帆,被公認為80后一代中國科幻作家中的佼佼者。他的科幻作品以現(xiàn)實主義和新浪潮風格而著稱,多次斬獲中國各大科幻文學獎,如中國科幻銀河獎、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最佳長篇小說金獎等。劉慈欣毫不吝惜對陳楸帆的贊美之詞,稱他的《荒潮》實屬近未來科幻的巔峰之作,“以罕見力度刻畫出一個我們在有生之年就可能身處其中的近未來時代。復雜而充滿張力的故事、真實而富有質(zhì)感的細節(jié),密集的信息量和精準的技術描寫,匯聚為一體,如颶風般旋轉(zhuǎn)升騰,帶來前所未有的驚悚和迷茫,盡顯科幻現(xiàn)實主義的震撼?!?作為畢業(yè)于北京大學的文學、藝術雙學士,陳楸帆對科幻的思考很深刻。在《這一刻我們是快樂的》這個短篇科幻小說中,他再次展現(xiàn)出社會現(xiàn)實的敏感觸角。1月19日,封面新聞記者采訪陳揪帆。
對話
封面新聞:《這一刻我們是快樂的》是什么時候?qū)懙??是怎樣的契機讓你針對“代孕”這個課題寫出一篇科幻小說呢?
陳楸帆:促發(fā)我對“代孕”這個現(xiàn)象進行思考,并寫成一篇小說的,并不是具體哪一個單一的社會熱點事件。近些年來,代孕這個現(xiàn)象的存在,牽涉到很復雜的各種議題,一直是我比較愿意深入思考和關注的對象,所以就寫了這么一篇小說。
封面新聞:這篇小說的形式是一種劇本腳本的形式, 在內(nèi)容上則有很多很真實的代孕流程細節(jié),很真實。為了寫這篇小說,你都做了哪些準備?
陳楸帆:為了寫這部小說,讓細節(jié)描寫有真實可信感,我去查了很多資料,咨詢了很多相關法律問題。也采訪調(diào)查了一些寫過孕期日記的母親們的貼身感受。
封面新聞:“代孕”這個技術或者這個事物的存在,在當下的社會議題中,還存在很多爭議,模糊不清的東西。作為作家,在寫關于“代孕”主題的小說時,該不該預設立場,或者說對其爭議應當是怎樣的處理方法呢?
陳楸帆:在藝術創(chuàng)作之外,在現(xiàn)實生活中嚴肅的語境里,我們往往會陳述表達自己的是非立場,對錯判斷。但是在科幻小說的創(chuàng)作中,作家的角色首先不是進行結(jié)論判斷,更主要是觀察、描述,用虛構藝術的方式,去展示人性多層次的面向。比如在這個小說中,關于女性代孕的身體細微感受,找人代孕者的內(nèi)心掙扎。小說主要是講一個故事,提供一個啟發(fā)大家探討的平臺,把思考空間則留給讀者自己。讀者在閱讀的時候,自然會進行共情感受和思考,代孕給女性帶來的工具化,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生育的權利和義務等等。
封面新聞:在這篇小說中,雖然身為作者的你沒有進行直接的道德判斷或者是非結(jié)論,但還是從字里行間體會到你筆下的基本態(tài)度——對弱勢女性的悲憫和同情,以及通過人物的困惑也提醒讀者,代孕所帶來的不光有倫理危機,還有精神信仰的危機。
陳楸帆:是的。雖然作家不在作品中作直接的結(jié)論,但核心態(tài)度還是必須的——人的生命尊嚴不容侵犯。珍愛生命。
封面新聞:這幾天娛樂圈那位女藝人被傳出在海外代孕生子被爆棄養(yǎng)的事情,你關注了嗎?
陳楸帆:我也在關注。畢竟這個事件涉及到社會公眾人物,對年輕人有較大的導向作用。 所以這讓這件事更加復雜,也成為一件值得關注和探討的社會議題。
封面新聞: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科幻小說多是描寫很久很久以后的未來遠景,但你的科幻小說卻偏于關注現(xiàn)實,跟社會痛癢相關。一流的科幻小說可以超越“科幻”這個類別標簽,就是一流的小說。
陳楸帆:是的,我希望我寫的科幻,跟當下產(chǎn)生連結(jié),與現(xiàn)實有所呼應。曾經(jīng)我也擔心我寫的夠不夠“科幻”,但現(xiàn)在我沒有這個擔心。反而覺得,不被當成科幻小說才好。因為分類和標簽并不重要,關鍵是表達的什么,表達得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