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真好》:穿越時光的童年飛機
節(jié)日產(chǎn)生于信仰。庸常的日子平滑如竹,而那些重要的、不能或不敢輕易度過的日子就成了我們的“節(jié)日”。節(jié)日是有“節(jié)”的日子。節(jié)日深蘊著民族的意識和潛意識心理,承載著民族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節(jié)日是普天之下族群意識與心理認同的盛大儀式。正因為如此,世界各民族無不重視自己的節(jié)日?;蛘哒f,正是有了一個又一個不同的節(jié)日,才昭示和區(qū)分了一個又一個不同的民族存在。
《新年真好》孟憲明著/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21年1月版/28.00元
節(jié)日是民族文化的骨骼與關節(jié),民族賴此而偉岸。如果一個民族沒有節(jié)日的盛典與狂歡,這個民族就會像在地上爬行的軟體動物一樣立不起來。放眼世界或回望歷史,沒有哪一個偉大的民族是沒有鮮花般爛漫的文化和日月般耀眼的節(jié)日的。中華民族五千年,有著豐厚無比的文化積淀和大大小小璀燦明亮的節(jié)日。年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七夕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我們的祖先信仰,我們的精神追尋,我們的生老病死、喜迎吉拜,全賴我們一年一次源遠流長的節(jié)日搬演而傳承、而綿延、而宏富如水地久天長。
節(jié)日是我們民族的心理所在,是我們幽深曲折的心靈地標。正因為如此,節(jié)日一直是文學生長的茂盛之地。中國如此。世界各國概莫不此。在一年一度的節(jié)日搬演中,最積極、最踴躍、最開心歡快的當屬孩子。“兒童節(jié)俗小說”,既是文學的,又是文化的。既是搬演的,又是傳承的。當此概念一經(jīng)提出,立即便贏得了大家的贊成與支持。于是,我們便從新年的第一個節(jié)日開走,《新年真好》就成了當然的首選。
《新年真好》是一個老作品,首創(chuàng)于1996年,到2020年寫出小說,它在我心中暖了整整25年。
1996年冬月,《中華字經(jīng)》的作者郭保華同學帶我去他的家鄉(xiāng)河南確山縣。剛好這里的縣委書記劉軍甫也是我的同學。我們都是七七級的學生,1981年底畢業(yè)后再無見過。書記當天正在鄉(xiāng)下調(diào)研,晚上回來住在招待所,和我的房間錯對一個門。他回來的很晚,不便打擾我。第二天早飯時相見,他竟然認不出我來。也難怪,大學時我倆不一班。“同學沒有假的!”他笑著說。軍甫兄想好好地招待一下老同學,就讓辦公室主任陪我去看境內(nèi)的薄山水庫。一艘摩托艇,幾件軍大衣,當我們駛過寬闊的水面,鼻涕邋遢地走上水庫深處的岸邊時,高挺的毛竹林正泛著冬日特有的金輝,干凈,明麗,圣潔。一條小路從竹林中無聲地伸出頭,試試探探地窺視著湖水,而波光閃耀的湖面上正行走著高垠無比的白云。竹林之后的山崗上是大片的柞木林,卷曲的葉子都已經(jīng)干枯,卻堅決地不肯和枝干道別,像長了滿樹的耳朵,充滿著神秘的使命。柞枝上掛著大大小小的灰色燈籠,小如盤子,大如水盆,有幾個超大的,竟像鍋蓋似的一層一層地環(huán)下來,垂了整整五層。陪我的主任說,這都是馬蜂窩。馬蜂是益蟲!就是在這里,就是在這個時候,我被一種創(chuàng)作的靈感猛烈砸中,我知道,又一部作品將要誕生!
此時的我已經(jīng)獲過兩屆中國電視劇的飛天獎。我很快就寫出了電影劇本《新年真好》:城里的五年級學生莫非于是就帶著他的搖控飛機來到了水庫岸邊的這個村莊,見到了另一個八歲的小主人公竹葉。無邊無際的湖水。青竹掩映的小村。漫山遍野的茅草地。還有八歲女孩的天籟般的童謠。環(huán)境美麗。故事動人。我對導演說,可以去國際上拿獎。劇本輾轉了3家電影制片廠,按5年一次的合同約定,整整走過15個年頭,直到2010年,才被一家公司投拍,并于當年8月榮獲第7屆美國圣地亞哥國際兒童電影節(jié)“最佳電影”。
事情或許已經(jīng)結束。沒想到,當我的學妹、資深編審郭玉潔女士跟我商談“兒童節(jié)俗小說”并提出小說構想的時候,我在猶豫了一陣之后竟然同意了。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在我的內(nèi)心深處,深深地埋藏著對于《新年真好》的不熄熱情。
我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運用了倒敘的辦法,開始就讓當年的竹葉在大學門口等待作為家長前來參加她研究生畢業(yè)典禮的在讀博士莫非哥。這樣的情節(jié)設置和時間敘述既準確又具力量,它一下子讓我們看到了當年那架遙控飛機的意義和價值。湖水。竹林。白雪。炮仗。春聯(lián)。壓歲錢……以及孩子們圍繞遙控飛機的種種矛盾。心路歷程。精神成長。心理變化。情感生發(fā)。皆因之而毫發(fā)畢現(xiàn),栩栩如生。十一歲的城市少年幫助了八歲的鄉(xiāng)村女孩,而八歲的鄉(xiāng)村女孩同樣啟迪和豐盈了城市少年的精神世界。幫助和給予從來都不是單向的。
依著年俗的搬演儀程我先后設置了四個章節(jié):灶王爺;門神爺;老天爺;財神爺。這是我們的文化根脈。這是我們的心靈故鄉(xiāng)。這是我們溫暖親切的圖騰神話,永無疲倦地守護著我們白晝的明亮和黑夜的夢境,守護著孩童們明麗的歡笑和百靈鳥般的歌聲。
千年古俗里的一片云影。盛大節(jié)日中的幾嗓童謠。在濃郁得化不開的新春年俗里氤氳萬狀般完成了文學的訴求與文化的展示。年節(jié),是華夏民族的族徽與標識。而年節(jié)中的故事,則是華夏民族最具特色與看點的情感表達??伤闶窃诘湫蜁r間、典型環(huán)境、典型人物身上發(fā)生的典型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