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首屆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在京頒獎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   2020年12月21日16:40
關(guān)鍵詞:外國文學翻譯 翻譯獎

12月19日,首屆“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在京揭曉并舉行頒獎典禮。俄羅斯聯(lián)邦駐華大使杰尼索夫,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吉狄馬加,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xié)會會長劉利民,首都師范大學黨委書記鄭萼,首都師范大學校長孟繁華,中國俄羅斯文學研究會會長、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劉文飛,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社長韓敬群、中國文字著作權(quán)協(xié)會總干事張洪波以及獲獎作者和責編代表等參加頒獎典禮。頒獎典禮由首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王宗琥主持。

頒獎典禮現(xiàn)場

“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由俄羅斯聯(lián)邦出版與大眾傳媒署翻譯研究院和中國首都師范大學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共同設立,旨在進一步加強中俄兩國的文學和文化交流,促進俄羅斯文學在中國的傳播。該獎由俄方提供資助,每兩年評審一次,獎勵近兩年間最優(yōu)秀的俄譯漢文學作品,分為一、二、三等獎,獲獎譯作的譯者將分別領(lǐng)取一等獎人民幣兩萬五千元、二等獎人民幣一萬元和三等獎人民幣五千元的獎金,獲獎責編也將分別獲得人民幣五千元的獎金。該獎項評委會由中俄雙方十余位專家、學者和評論家組成,俄羅斯聯(lián)邦出版與大眾傳媒署副署長弗拉基米爾?格里戈里耶夫任名譽主席,劉文飛任主席。

經(jīng)過評選,首屆“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一等獎授予陳方翻譯的《我的孩子們》(雅辛娜 著,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9年),責編獎由韓曉征獲得;二等獎授予趙桂蓮翻譯的《陽光閃耀》(庫爾恰特金 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年),責編獎由夏海涵獲得;三等獎授予于明清翻譯的《臆想之狼》(瓦爾拉莫夫 著,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8年),責編獎由王霆獲得。

杰尼索夫大使在致辭中談到,文學翻譯這種跨文化交流方式是不同國家人民在心理和文化上互相認識的途徑。他和現(xiàn)場聽眾分享了對于獲獎的三部作品的閱讀體會,三部作品都描述了俄羅斯歷史上面臨困難的悲劇時刻,作家都講述了普通人的命運,并強調(diào)了小說主人公身處俄羅斯歷史和世界歷史的轉(zhuǎn)折時刻,作品的名字也都隱含了深刻的哲學寓意。杰尼索夫大使說,這些作品能為中國讀者打開他們不太熟悉的俄羅斯歷史篇章。國家的歷史命運也影響了其人民的民族性格,通過譯者的努力,中國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現(xiàn)代俄羅斯作家對不同時代事件的看法,更好地理解和發(fā)現(xiàn)俄羅斯人民的心理面貌。

四十多年前,吉狄馬加讀到了戈寶權(quán)翻譯的普希金的詩歌,由此熱愛詩歌的心靈被喚醒,并最終走上了詩歌創(chuàng)作之路。他在致辭中說,當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xù)的情況下,這一獎項反映出中俄兩國加強文化交流的意愿,這是所有熱愛和平的人民的意愿??陀^地講,疫情徹底改變了全世界的面貌。地緣政治、國家關(guān)系、各經(jīng)濟體的關(guān)系實際上都已經(jīng)發(fā)生了改變,最重要的是堅持通過對話和交流來解決人類面對的棘手問題。文學的作用就在此時充分顯現(xiàn),文學交流使人們走近不同民族和國家人民的心理,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對方,作為一個命運共同體去克服困難,消除誤解?!拔膶W交流如此重要,真正偉大的文學都跨越國家和民族,在全世界找到它的知音。”

劉利民、孟繁華、劉文飛、韓敬群以及三位獲獎譯者分別在頒獎典禮上致辭。弗拉基米爾?格里戈里耶夫以及俄羅斯聯(lián)邦出版與大眾傳媒署俄羅斯翻譯研究院院長列茲尼琴科也發(fā)來致辭視頻,希望中國讀者能夠從入圍和獲獎作品中看到題材更加廣泛、創(chuàng)作手法也更加千姿百態(tài)的俄羅斯當代文學,也能以開闊而客觀的角度看待今天的俄羅斯。

中國正式譯介俄羅斯文學已經(jīng)有150年時間,由俄羅斯官方出資且專門面對中國譯者設立翻譯獎項還是第一次。在劉文飛看來,“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的獎項名稱是種隱喻,說明每位文學翻譯者是外交家和文學使節(jié)。正如普希金所說,譯者是文明的驛馬,中國的俄羅斯文學翻譯家也將盡力拉動俄國文學這架非常有分量的金馬車。

此次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俄羅斯當代長篇小說叢書”中有兩部作品獲獎,總編輯韓敬群對此感到榮耀和激勵。他向聽眾介紹了《臆想之狼》和《我的孩子們》的主要內(nèi)容以及創(chuàng)作特色,并感謝譯者們在俄羅斯文學與漢語讀者之間建起的橋梁,讓中國讀者和作家得以吸納俄羅斯文學的偉大經(jīng)驗,提升文學品味與藝術(shù)標準,豐富當代文學的閱讀體驗,激發(fā)自身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

獲獎譯者陳方、趙桂蓮、于明清均表示,閱讀文學作品是認識另一個民族和另一種文化、民族性格以及思維方法的最好方式,很驕傲參與了這種溝通交流的工作過程;在這個節(jié)奏快的時代,翻譯似乎是件奢侈的事情,它的時間投入和成果產(chǎn)出并不太成正比,甚至可以說是很辛苦的,但對于文學翻譯事業(yè)的堅持正是源于喜歡和熱愛,以及從中獲得的細讀文本和語言轉(zhuǎn)換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