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來書往》
《人來書往》 作者:楊青 出版社:北岳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8月 ISBN:9787537862400 定價:59.80元
《紅樓夢》里的青春與孤獨
蔣 勛
《紅樓夢》是青春期的知己
蔣勛說自己在十二三歲身體發(fā)育的時候,生活在一個儒家傳統(tǒng)家庭里,時常感覺一種恐慌,覺得自己身體里有一個很難以啟齒的東西在騷動??墒亲约旱哪莻€年齡,沒有網(wǎng)絡(luò),不能跟爸爸媽媽說,也不敢跟老師談,身體的變化只能自己孤獨地去探索:“我的身體發(fā)生了什么問題?為什么會有很多的欲望?”
蔣勛年少時第一次讀《紅樓夢》,看到第五回,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時也是十二三歲的孩子。中國的古代小說很少碰到青春期的問題,也不知道青春期對于一個生命的成長過程是多么重要,甚至不愿意去談它。他記得大人的世界非??床黄鹉贻p人,也覺得在與大人相處的環(huán)境中,青少年基本沒發(fā)言的余地。在那樣孤獨的狀態(tài)中,自己的知己不是父母、老師,也不是同班同學(xué),而是一本書——《紅樓夢》。
蔣勛說:“我想所有經(jīng)歷過青春期的男孩子,都有過不敢跟任何人講的私密被講出來了,我非常感謝曹雪芹幫我渡過了一個難關(guān),讓我忽然發(fā)現(xiàn)原來不是我自己那么孤獨。父母當(dāng)時不許我讀《紅樓夢》,我就躲在被窩里,打著手電筒讀?!?/p>
《紅樓夢》有太多的人性在里面
蔣勛說,不同年齡讀《紅樓夢》,對角色的理解也不同:十幾歲時喜歡的人物,到了二十幾歲會不喜歡;而十幾歲時非常討厭和覺得不堪的人物,年齡越大,越多了幾分同情,感覺挺可悲的,比如賈瑞與薛蟠。
曹雪芹對書中的人物都有一種悲憫,賈瑞也好,薛蟠也罷,者有不忍之心,這就是悲。像趙姨娘和賈環(huán),幾乎所有的讀者都不喜歡這兩個人,鳳姐罵賈環(huán)的話很粗俗,但是從他們的角度看,也很可悲。趙姨娘是丫鬟,沒有地位。賈環(huán)更痛苦,他什么都不如哥哥,長相、聰明都不如,沒人喜歡他。卑微的人一定會變態(tài),作者在寫這些人的時候,寫出了他們的痛苦,因為慈悲是沒有界限的。
蔣勛說自己在生命的幾十年間,重復(fù)讀《紅樓夢》,也不斷反省在生命的每個階段對他人的態(tài)度。十二三歲的時候讀,就像賈寶玉一樣,對抗大人世界。等到了三四十歲,自己當(dāng)了大學(xué)生的系主任后,有一次,一位女生因為失戀失蹤一周,急壞了學(xué)校和家人。等她回來后,蔣勛了解情況,知道是為了談戀愛失蹤就罵她“荒唐”。話剛出口,他驚悚,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了賈政。
作為經(jīng)典,他覺得《紅樓夢》有太多的人性在里面。
大觀園是青春的保護(hù)傘
蔣勛說,青春的生命是孤獨的,書中每個女孩子的生命就像一朵花一樣。大觀園就像一個青春王國,在元春王妃的許諾下,這些年輕的弟弟妹妹住進(jìn)了大觀園,而大觀園也成了青
春的保護(hù)傘。
按說元春是享得富貴的,嫁給皇上。但在回家省親的時候,父母只能遠(yuǎn)遠(yuǎn)地跪著,而且隔著簾子。父女成了君臣。元春哭著說,當(dāng)初干嗎把我嫁到那個不得見人的地方?嫁入皇宮,就等于青春消失。作者對所有女性都充滿悲憫,因為她們都無法自主自己的命運。讓弟弟妹妹入住大觀園,可以看作是元春對自己失去青春的一種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