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蕭振鳴:魯迅牙事考
來源:《新文學史料》 | 蕭振鳴  2020年09月02日07:05
關鍵詞:魯迅 牙齒

魯迅的牙,早早就掉光了。

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真要命。牙病這件事,誰也逃脫不了,魯迅自然也不例外。讀魯迅的日記可以看到他除了肺病、胃病之外,幾乎一生都受牙病的困擾,因此他經常去看牙醫(yī),治牙、補牙、拔牙、鑲牙。曾陪同魯迅在西安講學的張辛南在《追憶魯迅先生在西安》一文中描述過他的牙:“魯迅的牙齒是深黃色,牙根是深黑色,其黑如漆?!濒斞笇W過解剖學,對牙的構造、生成及牙病都是了解的,但牙的壽與病主要來自遺傳和生活習慣,而魯迅家的遺傳基因中牙就不好,生活習慣中又喜歡吃糖、喝酒和吸煙,因此他因為牙病也是倍受折磨。牙的事情多了,自然也從他的文學作品中流露出來。

日記中的牙病史

牙痛是必須要治的,因為牙疼往往難以忍耐。清代以前,中醫(yī)治牙病一般都來得比較慢,牙壞了就拔掉。從舊資料看,那時的游醫(yī)比較多,牙醫(yī)手上搖著鈴鐺,身披褡褳,褡褳里插滿了拔下的牙齒。清末至民國初年,西方的醫(yī)牙術已傳入中國,于是有了補牙、鑲牙的技術。有一本1928年上海新華藥行書籍部出版的《牙醫(yī)大全》,從牙的解剖、牙的組織構成、牙的生成到老化,以及各種牙病成因、補牙、植牙的方法都有詳細的論述。可見其時治療牙病的方法已經相當完善。

現存的魯迅日記是從1912年5月5日他到北京教育部工作時開始的,直到1936年10月19日逝世前一天。日記記錄了他的牙病發(fā)作和治療的情況有100多處。

最早的一次是1913年5月1日“夜齒大痛,不得眠?!边B續(xù)痛了兩天,終于忍不住了,3日“午后赴王府井牙醫(yī)徐景文處治牙疾,約定補齒四枚,并買含漱藥一瓶,共價四十七元,付十元。”11日“晚往徐景文寓補齒畢,付三十七元?!蹦甑?,又在牙醫(yī)徐景文處補了三顆牙。

徐景文醫(yī)寓位于王府井,是一家私人診所,專治牙病。大概是治得不錯,魯迅從1913至1916年曾18次到這個診所治牙。最后一次是1916年3月18日,“午后往徐景文寓治齒,付一元訖?!?/p>

1915年6月13日“夜齒痛失眠?!?月24日“午后往徐景文寓療齲齒。”7月26日“午后往徐景文寓療齒,付資十元?!?2月18日“夜齒大痛,失睡至曙?!?916年3月13日“夜拔去破牙一枚?!?917年12月11日“晚微雪即止。齒小痛?!?/p>

這期間日記中多次記載“夜齒痛”,又多次到徐景文寓所治療。此后可能是由于買房遷居的原因,改在陳順龍醫(yī)生處治療。陳順龍牙科醫(yī)院在前門廊房頭條西口路南。陳順龍是臺灣人,曾在德國學醫(yī),曾給慈禧太后看過牙。

1917年12月29日“下午以齒痛往陳順龍寓,拔去齲齒,付泉三元。歸后仍未愈,蓋猶有齲者?!?0日“復至陳順龍寓拔去齲齒一枚,付三元。”1919年4月1日“牙痛,就陳順龍醫(yī)生治之?!?0月14日“夜齒痛?!?1月22日“往陳順龍牙醫(yī)生寓,屬拔去一齒,與泉二。”

1921年3月27日“夜落門齒一枚。”

1923年3月25日“黎明往孔廟執(zhí)事,歸涂墜車落二齒?!?月20日“上午至伊東醫(yī)士寓治齒,先拔去二枚?!?2日“下午往伊東寓療齒,拔去二枚。”26日“上午往伊東寓拔去一齒?!边@一年,魯迅與周作人兄弟二人失和,著急上火一定與牙病有關的。

伊東牙醫(yī)院在崇文門內的八寶胡同,是由日本人伊東豐作開辦的醫(yī)院。魯迅經常在這醫(yī)院看牙。第一次去伊東牙醫(yī)院是帶他的母親看牙。魯迅日記載:1920年12月7日,“午后同母親至八寶胡同伊東牙醫(yī)院療齒?!睆?923至1926年魯迅在伊東牙醫(yī)院補牙、拔牙共去過10余次,1929年魯迅回京探親時還去過3次拔牙、補牙,魯迅的10顆牙齒是在伊東牙醫(yī)院拔掉的??梢婔斞笇@家醫(yī)院的信任。魯迅在《馬上日記之二》一文中對伊東牙醫(yī)院有過描述:“上午, 往伊東醫(yī)士寓去補牙, 等在客廳里, 有些無聊。四壁只掛著一幅織出的畫和兩副對, 一副是江朝宗的, 一副是王芝祥的。署名之下, 各有兩顆印, 一顆是姓名, 一顆是頭銜;江的是‘迪威將軍’,王的是‘佛門弟子’?!?/p>

1927年秋天,魯迅攜夫人許廣平在上海定居,但牙病依然困擾。經常治牙的醫(yī)院是上海宇都齒科醫(yī)院。

1930年3月19日“午后落一牙?!?4日“下牙腫痛,因請高橋醫(yī)生將所余之牙全行拔去,計共五枚,豫付泉五十。”至此,魯迅的牙已經全部拔光。這一年魯迅49歲。

牙是拔完了,然后是“造義齒”,也就是鑲牙。為此魯迅又跑了十余次醫(yī)院才算完成他的牙病史。1934年12月17日“病后大瘦,義齒已與齒齦不合,因赴高橋醫(yī)師寓,請其修正之?!敝钡?936年,魯迅日記中再也沒有治牙的記錄了。

由這個日記記錄下來的魯迅牙病史可以看出,魯迅的牙病幾乎困擾了他的一生。

“牙痛黨”考

魯迅自稱他從小就是牙痛黨之一,這來自家族的遺傳,魯迅說:“這就是我的父親賞給我的一份遺產,因為他牙齒也很壞?!保斞福骸稄暮毜窖例X》)魯迅家住小城紹興,那時并沒有牙醫(yī),只是憑借《驗方新編》來找治病的方法,然而“試盡‘驗方’都不驗”。后來一位善士給了他一個秘方:“擇日將栗子風干,日日食之,神效?!弊匀?,那也是沒有用的。后來又看中醫(yī),中醫(yī)說這病叫“牙損”,因此還遭到長輩的斥責,說他是因為不自愛,才會生這種病。魯迅不明白,就去查醫(yī)書,原來醫(yī)書上說齒是屬于腎的,“牙損”的原因是“陰虧”?!侗静菥V目》中對牙齒的解釋是:“兩旁曰牙,當中曰齒。腎主骨,齒者骨之余也?!边@也許就是中醫(yī)中牙與腎之關系的來歷。

魯迅的不相信中醫(yī),其原因是因為他身受的中醫(yī)之害,尤其是給他父親治病的庸醫(yī)直接導致了父親的死亡。魯迅的父親最早的病象是狂吐血,據中醫(yī)“醫(yī)者意也”的學說,相傳陳墨可以止血,于是家人就研了許多墨汁給他喝,那自然是不能治病的。姚芝仙給魯迅的父親看了整整兩年的病也沒有治好。他開的藥方中有許多奇怪的“藥引”,比如:蘆根、經霜三年的甘蔗等等。治不好病,他就給推薦了另一位叫何廉臣的名醫(yī)。何廉臣使用的藥引又有不同,有“蟋蟀一對”, 旁邊注著小字:“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边€有“平地木十株?!惫庹疫@藥引,讓魯迅費了很大的功夫。還有一種叫“敗鼓皮丸”,是用打破的舊鼓皮做的,魯迅的父親當時全身水腫,又名鼓脹,用那藥的道理就是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可以克服鼓脹。吃了一百多天的“敗鼓皮丸”,魯迅的父親終于未能康復,卻在“名醫(yī)”手下去逝了。這件事對魯迅刺激很大,從此就再不相信中醫(yī)了,因為他確實經歷過中醫(yī)給他心靈帶來的傷害。這是他后來去日本學醫(yī)的重要原因。

魯迅在日本留學期間,牙病又犯了,于是他到長崎找到一個牙醫(yī),為他刮去牙后面的“齒垽”,牙齦就不再出血,而只用了兩元醫(yī)藥費,一個小時的時間?!褒X垽”實際上就是現在所說的牙石,清除了牙石,就不再發(fā)炎了。而當時的中醫(yī)卻治不好這樣的病,在醫(yī)學不發(fā)達的時代,人們只能承受這不治之痛。

魯迅在日本學醫(yī),后來改為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只是一個肄業(yè)生,但他的所學還是很有成就的。他于1909年回國后,在浙江杭州兩級師范學堂講授生理學時編寫了一部教材《人生象敩》,包含了生理、解剖、保健等方面的醫(yī)學知識。在消化系統一節(jié),對牙齒的作用、構造及生成過程都有很詳盡的描述。他論述道:“齒所以研食,成人所有,為三十二,駢列上下,各得十六,其著于骨,正如楔之入木也?!辈⒄撌隽恕伴T齒”“犬齒”“小臼齒”“智齒”在口腔中的位置及其結構、生長規(guī)律等。至今看來,仍具有很強的科學性與知識性。

1925年1月,魯迅作過一篇《忽然想到》,專門考察過牙痛的歷史:“牙痛在中國不知發(fā)端于何人?相傳古人壯健,堯舜時代蓋未必有;現在假定為起于二千年前罷?!彼宰约旱挠H身經歷指出中醫(yī)對牙病的無奈:“我幼時曾經牙痛,歷試諸方,只有用細辛(按:一種草本藥材)者稍有效,但也不過麻痹片刻,不是對癥藥。至于拔牙的所謂‘離骨散’,乃是理想之談,實際上并沒有?!蔽闹杏种赋觯骸拔鞣ǖ难泪t(yī)一到,這才根本解決了;但在中國人手里一再傳,又每每只學得鑲補而忘了去腐殺菌,仍復漸漸地靠不住起來。牙痛了二千年,敷敷衍衍的不想一個好方法,別人想出來了,卻又不肯好好地學。”魯迅是以牙痛及其治療史的例子來批判中國人的做事敷衍又不好好學習的惡劣病。

“確落二個”門齒考

魯迅曾寫過一篇雜文《論胡須》,就有人攻擊為“無病呻吟黨”。于是魯迅又寫了一篇《從胡須到牙齒》以澄清流言。文中這樣調侃道:“不料恰恰一周年,我的牙齒又發(fā)生問題了,這當然就要說牙齒。這回雖然并非說下去,而是說進去,但牙齒之后是咽喉,下面是食道,胃,大小腸,直腸,和吃飯很有相關,仍將為大雅所不齒;更何況直腸的鄰近還有膀胱呢,嗚呼!”

這故事的起因是這樣的:1925年10月26日,段祺瑞政府邀請英、美、法等12國代表在北京召開“關稅特別會議”。會議當天,北京各學校和進步團體五萬余人在天安門集會游行,途中被大批武裝警察阻止、毆打,發(fā)生了流血事件。次日《社會日報》《世界日報》等刊登的新聞中有這樣的話:“周樹人(北大教員)齒受傷,脫門牙二”。次日《社會日報》《輿論報》等又有“……游行群眾方面,北大教授周樹人(即魯迅)門牙確落二個”。這報道顯然是流言。魯迅在文中講述了他“門牙確落二個”的真相:

1922年秋,魯迅作為教育部部員參加了袁世凱時的祭孔活動,角色是“執(zhí)事”,就是工作人員。魯迅說:“我‘執(zhí)事’后坐車回寓去,既是北京,又是秋,又是清早,天氣很冷,所以我穿著厚外套,帶了手套的手是插在衣袋里的。那車夫,我相信他是因為瞌睡,胡涂,決非章士釗黨;但他卻在中途用了所謂‘非常處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手段’,自己跌倒了,并將我從車上摔出。我手在袋里,來不及抵按,結果便自然只好和地母接吻,以門牙為犧牲了。于是無門牙而講書者半年,補好于十二年之夏,所以現在使朋其君一見放心,釋然回去的兩個,其實卻是假的?!保斞福骸稄暮氄f到牙齒》)

魯迅日記中記載了這件事,1923年3月25日:“晴。星期。黎明往孔廟執(zhí)事,歸涂墜車落二齒?!贝耸掳l(fā)生在1923年初春,而不是1922年秋,魯迅雜文中記述的這件事恐時間記憶上有誤。

與牙齒相關的習慣

吸煙確為魯迅的一大嗜好,導致他的牙齒是難看的黑黃色。據魯迅好友許壽裳回憶:他在日本東京留學時住在中越館,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伏在枕頭上吸一兩枝煙,牌子是“敷島”。晚上回來后在洋燈下看書,他是睡得最晚的一個,第二天房東來拿洋燈,整理炭盆,那炭盆上插滿了煙蒂,像一個大馬蜂窩。他在北京紹興會館居住時,早上醒來就在蚊帳里吸煙,白色的蚊帳被熏成了黃黑色。他的吸煙量巨大,每天都要三四十支,幾乎是煙不離口。吸煙是影響健康的,魯迅死于肺病,一定與他的大量吸煙有關。

飲酒也是他生活中的一大嗜好。飲酒會造成血液循環(huán)快,造成牙髓充血。魯迅的酒量不是很大,但卻常喝。抽煙與喝酒,魯迅是繼承的父親的習慣。父親周伯宜有吸鴉片的癮,年輕時喝黃酒有不過一斤的量,白酒也喝不過四兩。平時不和家人吃飯,因為他總要先喝酒,酒后常給孩子們講些諸如《聊齋》一類的故事。紹興產黃酒,魯迅生在酒鄉(xiāng),他頗懂得飲酒的情趣,他的雜文《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可以看出他對酒真的是頗有研究。魯迅小說《在酒樓上》《孔乙己》都描寫到在紹興飲酒的細節(jié)。魯迅的日記中留下許多“微醉”“小醉”“頗醉”“大醉”的記錄,而牙痛又常常伴隨著喝酒而發(fā)生。

除吸煙、飲酒外吃糖也是他的一大嗜好。魯迅從小喜愛吃甜食,這大概與浙江人的飲食習慣有關。他年青時寫過一首詩《庚子送灶即事》,描述家鄉(xiāng)舊歷十二月二十三送灶日時吃“膠牙糖”的習俗。魯迅在雜文《送灶日漫筆》中也描述過“膠牙糖”:“灶君升天的那日, 街上還賣著一種糖, 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們那里也有這東西, 然而扁的, 像一個厚厚的小烙餅。那就是所謂‘膠牙餳’了?!标P于“膠牙糖”的作用,魯迅說:“本意是在請灶君吃了, 粘住他的牙, 使他不能調嘴學舌, 對玉帝說壞話。”愛吃糖應該是兒童的習慣,而魯迅一生都保持著這愛好。他吃飯的時候也要找糖或者一些甜的東西吃,衣袋里經常裝著糖果,隨時嚼吃。來客人時,他也拿出糖果來招待客人。在魯迅日記中可見他對糖果的不可缺少的習慣,出去購買生活用品時,總要買些糖果。那品種也很多,諸如蒙糖、果糖、飴糖、咖啡薄荷糖、玫瑰酥糖、冰糖、巧克力糖等等。很多朋友知道他的這個習慣,也經常給他送糖果。有一次,魯迅的學生荊有麟從河南帶給魯迅一包方糖,魯迅打開一看,不是“方”的,而是黃棕色圓圓的薄片。品嘗后,“又涼又細膩,確是好東西”。許廣平告訴他,這是河南名產,用柿霜制成,性涼,如果嘴上生些小瘡之類,一搽便好??上f的時候,魯迅已經吃了一大半了,連忙將所余收起,預備嘴上生瘡的時候,好用這來搽。魯迅自己描述:“夜間, 又將藏著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 因為我忽而又以為嘴角上生瘡的時候究竟不很多,還不如現在趁新鮮吃一點。不料一吃, 就又吃了一大半了?!保斞福骸恶R上日記》)可見這柿霜糖多么好吃。白糖更是他飲食中不可少的。他在廈門大學任教時,白糖就放在桌上,但那里有一種小的紅螞蟻無處不在,爬得到處都是,于是魯迅想了個辦法,把放白糖的碗放在貯水的盤子中間,魯迅把這方法叫作“四面圍水之法”,但偶然忘記,卻又被螞蟻爬滿,桌上放的點心也如是。魯迅住在四樓,常常把未吃完的點心和白糖連同螞蟻一同拋到草地上去。魯迅的牙早早就掉光了,是不是也和吃糖有關呢?但糖畢竟是人類不可或缺的食品。

結語

牙事,無事則小,有事則大。無病時往往并不注意牙齒的重要性。今年夏天,我的一顆門齒松動了,才意識到牙齒咬和嚼的功能是有分工的,門齒壞了,咬的功能就有問題了,而后槽牙若再有問題,嚼的功能也就有問題了。不能咬,則難于分解食物,不能嚼,則食物無味道了。魯迅的雜文專有咬嚼之論,如《咬文嚼字》《咬嚼之余》等。讀天下文章,正如要有好的牙齒,這牙齒就是一種能力,是應該用科學方法護理的。牙齒又是一種武器,魯迅在《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中說:“‘犯而不?!撬〉?,‘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是直道。中國最多的卻是枉道: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但是,這其實是老實人自己討苦吃。”魯迅最后一次說到牙是在他的遺囑式的雜文《死》中:“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