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互動,展現芭蕾藝術多層次文化姿態(tài) ——記第四屆中國國際芭蕾演出季
芭蕾舞劇《卡拉馬佐夫兄弟》劇照 王勝勝 攝
兩年一屆的中國國際芭蕾演出季由中央芭蕾舞團主辦,自2013年首開,經過6年的打造,該演出季已經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芭蕾藝術盛會,并產生了一定的國際影響力。第四屆中國國際芭蕾演出季從2019年10月2日至2020年1月12日,期間共計20臺大戲、 33場演出,是歷屆演出季中時間最長、場次最多的一屆。劇目涵蓋了從古典芭蕾到當代芭蕾的不同風格,舞者中既有國際頂尖芭蕾藝術家斯維特蘭娜·扎哈洛娃、弗里德曼·沃格爾、安娜·奧薩德申科、杰森·萊利、羅曼·諾維茨基、柳博芙·安德亞娃、奧列格·加比謝夫,也有中國芭蕾明星張劍、王啟敏、曹舒慈、馬曉東、徐妍、邱蕓庭等,在劇目品質和演員陣容上均體現出國際水準。
三部大戲燃起演出氣氛
本屆演出季以艾夫曼芭蕾舞團的《柴可夫斯基》 《安娜·卡列尼娜》《卡拉馬佐夫兄弟》三部大戲拉開系列演出的帷幕。作為俄羅斯的“文化名片” ,艾夫曼芭蕾舞團延續(xù)了俄羅斯戲劇芭蕾的藝術傳統,又致力于以當代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視角和審美需要,將戲劇矛盾沖突給予充分表現,將人物心理活動精心開掘,其作品結構不受文學或話劇的限制,努力創(chuàng)造出符合舞蹈表現特點的舞劇結構,從而做到了“戲好看,情動人” ,其舞劇藝術水準達到國際頂尖。無論是對于業(yè)內人士還是普通觀眾,欣賞該團作品時的審美體驗都是非常強烈的,三部大戲都頗具“戰(zhàn)斗民族”的特點——舞者身材高大,體能超強,動作變化頻率之快和張力之充足,均令人嘆服,這樣的舞臺表現所帶來的視覺沖擊力,足以用“強悍”來形容。加之豐富的戲劇矛盾沖突和深入的人物心理表現,這些審美元素共同給觀眾帶來了多層次的藝術享受。
經典作品散發(fā)永恒魅力
古典芭蕾的經典之作是人類共同的藝術財富。本屆演出季上,中央芭蕾舞團演出四部古典芭蕾舞劇——娜塔莉婭·瑪卡洛娃版的《舞姬》 ,娜塔莉婭·瑪卡洛娃編舞的《天鵝湖》 ,以及“白裙芭蕾”經典名作《仙女》和《吉賽爾》 ( 《吉賽爾》由中央芭蕾舞團與德國斯圖加特芭蕾舞團聯合演出) 。這四部古典芭蕾的經典作品,跨越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以美輪美奐的芭蕾肢體語言表達了對生命和愛的思考,成就了經典意義,并散發(fā)出永恒的藝術魅力。
戲劇芭蕾的經典作品—— 《奧涅金》也是本屆演出季的重要劇目。該劇由斯圖加特芭蕾舞團首演于1965年,其編導約翰·克蘭科在20世紀的芭蕾藝術中占有重要地位。1980年該劇首次在我國演出時,即引起舞蹈界的強烈反響,其創(chuàng)作觀念和手法帶給中國舞劇界的影響迄今仍然存在。該劇男女主角經典性的三段雙人舞成為整部舞劇的結構支柱,三段雙人舞表現了男女主人公在各自人生道路三個階段中不同的情感狀態(tài),塑造了兩個生動立體的舞劇人物,其“戲”與“舞”的完美融合成為戲劇芭蕾的典范。在本屆演出季中,該團時隔近40年再度攜該劇登上同一舞臺——北京天橋劇場,成為中德芭蕾藝術交流中的一份獨特記憶。
中芭原創(chuàng)印刻創(chuàng)作歷程
中央芭蕾舞團作為國內最早成立的芭蕾舞團, 60年來始終致力于民族芭蕾的探索。本屆演出季中,中央芭蕾舞團原創(chuàng)的《紅色娘子軍》 《大紅燈籠高高掛》 《鶴魂》 《敦煌》等作品,是在不同時期進行民族芭蕾創(chuàng)作探索的結果。
芭蕾藝術作為一種國際性的藝術形式,受到各國人民喜愛,同時,不同文化背景的芭蕾藝術家也貢獻出了風格多樣的舞蹈作品,不斷延續(xù)和豐富著人類共同享有的芭蕾藝術。中央芭蕾舞團一代又一代的編導和舞者,在民族文化和藝術形式與芭蕾相結合的創(chuàng)作道路上不斷探索,在一路艱辛中創(chuàng)作出一批代表性作品,這些作品也成為近60年來民族芭蕾藝術發(fā)展的見證。
本屆演出季作品中,除上述四部中央芭蕾舞團名作之外,還有2019年的新作《沂蒙三章》 、現代芭蕾中型作品《生命之歌》以及小作品集《芭蕾創(chuàng)意工作坊十周年精粹》 ,均是本土藝術家的原創(chuàng)作品,原創(chuàng)者們老中青結合,以不同風格的芭蕾新作為演出季增添了另一抹顏色。
本屆演出季還有一場非常特別的演出——紀念中央芭蕾舞團建團60周年的團慶經典片段集錦(GALA) ,該場演出成為中國芭蕾舞人追溯歷史、共同記憶的重要時刻。中央芭蕾舞團的發(fā)展歷程是新中國舞蹈藝術發(fā)展的縮影,這場演出也是中央芭蕾舞團獻給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禮物。
多彩活動全力回饋觀眾
本屆演出季將我國芭蕾作品和世界級水平的芭蕾作品共聚一臺,目的在于呈現芭蕾藝術的國際性和民族性。同時,演出季也延續(xù)了以往的公益和惠民活動, 50 %的演出票是100元以下的低價票,此外每場演出還有10 %的公益票直接贈送給普通觀眾。演出季中,“芭蕾精品晚會”“芭蕾新年音樂會” 、公益講座、攝影大賽、劇目導賞、走進芭蕾及舞臺觀摩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陸續(xù)舉辦,體現出中央芭蕾舞團回饋社會、服務觀眾的責任意識,為人們提供了高雅的精神文化食糧。
為響應國家在新時代對文藝事業(yè)提出的要求,中央芭蕾舞團在加強自身建設的同時,開展芭蕾藝術的國際交流,通過主辦中國國際芭蕾演出季,打造出以世界名團在中國的多元化藝術活動為特色的新方向,為芭蕾藝術的國際化交流搭建平臺,展示出開放包容的文化姿態(tài),促進了舞蹈藝術的繁榮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