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讓動畫角色成為“演員” ——一種特殊的敘事策略
來源:文藝報 | 劉書亮  2019年07月10日07:49
關鍵詞:動畫 敘事策略

角色動畫的制作,是動畫生產(chǎn)當中再普通不過的一道工序,一個環(huán)節(jié)。但如果我們思考得深入一些,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有不少尚待討論的問題。其中頗為有趣的一個問題是:當我們觀影時,到底是誰在影片中實施著這些角色的動畫表演?

從事繪制或調(diào)整動畫工作的動畫師,是讓畫面呈現(xiàn)出角色表演的幕后之人。誠然如此,但最終我們觀影時能看到的,是一個又一個處于運動中的角色,表演的主體似乎就應該屬于角色自身。然而略顯吊詭的是,動畫是呈現(xiàn)非記錄性運動的動態(tài)影像媒介,這意味著動畫影像里的角色們無論多么活蹦亂跳,他們終究是“假的”,他們的運動本質(zhì)上不存在。只是由于一些靜止姿態(tài)的事先排列與順次播放,我們才看到了那些運動的幻覺。角色的所有“表演”,都只是借由動畫的特性呈現(xiàn)出的一種效果。動畫角色,沒有真正意義上對應的演員。

雖然是這樣,但在很多動畫作品中我們?nèi)匀粌A向于想象這種“表演”的概念,就好像這些角色在故事之外,有一個“演員”會出現(xiàn)在我們的現(xiàn)實世界中。

1931年,一部來自凡伯倫工作室的動畫短片《讓他們動起來》(Make Them Move)就非常清晰地展現(xiàn)出這種看似有些矛盾的想法。影片的前半段,一個女人來到動畫工作室,參觀二維動畫制作的過程。工作室內(nèi),動畫師們迅速地畫出一幅又一幅角色姿態(tài),并用攝影機逐張拍攝排好序的畫稿,形成連貫的動作。這段情節(jié)揭示了動畫當中角色表演的真正來源。然而,影片后半段卻出現(xiàn)了非常不同的情節(jié):動畫影片放映結(jié)束后,幾個動畫角色開始像真正的演員一樣對觀眾揮手鞠躬致謝;當那個“飾演”反派的“演員”向觀眾脫帽致意時,觀眾憤怒地沖上去,與電影幕布扭打在一起。

由此,這部動畫短片復現(xiàn)了我們對動畫角色的普遍觀感:觀眾確實知曉角色不是真的,但在情感上對角色形象、角色運動以及敘事的感知都存有一個在場的想象,并盡可能把動畫角色想象成演員。

不少作品甚至會主動提供動畫角色的演員身份乃至明星身份,去描繪他們作為演員的后臺故事。華納的很多經(jīng)典動畫都有這樣的情節(jié),20世紀40—50年代的華納動畫塑造的多位動畫明星,如達菲鴨、兔八哥等,都常常從既定的故事線上停下來,回過頭對觀眾抱怨自己的演出生涯,或者針對在故事場景里遇到的奇怪事吐吐槽。這種敘事策略打破了“第四堵墻”,也同時打破了影片故事的封閉性,讓敘事時空全然開放,并為觀眾提供了一種假象:猶如這個角色就是存在于我們身邊的某個人,能和我們產(chǎn)生實際的聯(lián)系,而不是只活在故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