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的傳播及影響
出版翻譯
1958年,《青春之歌》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半年時間印行39萬冊,至1959年6月共印刷13次,發(fā)行121萬冊。為減輕讀者經(jīng)濟負擔,1959年《青春之歌》普及本推出,定價只有原來的一半。截至2017年,全國共有10家出版社出版了中文版《青春之歌》,累計印數(shù)超過1000萬冊。
《青春之歌》被譯為英語、德語、俄語、朝鮮語、泰語、西班牙語、阿爾巴尼亞語等20多種語言。其中最早的日文譯本于1960年出版,到1965年印刷了12次,累計發(fā)行量20萬冊。印尼、越南共產(chǎn)黨中央曾把《青春之歌》作為黨員的必修教材或?qū)W習讀物。
電影電視
1959年,電影《青春之歌》上映。此片是北京電影制片廠向新中國成立10周年獻禮的影片。影片編劇楊沫,導演崔嵬、陳懷皚,謝芳飾演林道靜,秦怡飾演林紅,于是之飾演余永澤,康泰飾演盧嘉川,于洋飾演江華,電影作曲瞿希賢,樂隊指揮李德倫。1995年,紀念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之際,該片是獲中國電影“世紀獎”的十部影片之一。
1998年,陳建功、李功達將小說改編為22集同名電視劇。2006年,海潤影視文化公司翻拍25集電視劇《青春之歌》,增加了青春時尚的元素。
舞臺藝術(shù)
2009年,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與中國歌劇舞劇院推出歌劇《青春之歌》,由金曼、戴玉強、遲立民聯(lián)合主演。
2017年,浙江歌舞劇院有限公司和浙江交響樂團推出民族歌劇《青春之歌》,由張曼君執(zhí)導,趙玎玎編劇。
(付小悅 郭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