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能讓人類失去詩性的不是機器人
來源:光明日報 | 陳躍紅  2019年05月18日08:14

人工智能會不會寫詩?現在提出這個問題可能已經遲了。網絡空間那么多“機器詩人”此刻都在寫詩呢。他們的筆名可能叫作“偶得”“九歌”“薇薇”“小冰”“駱夢”……保不定你在網上點贊的一首詩,就是機器詩人的杰作;抑或當你在“西窗樓角聽潮聲”和“西津江口月初弦”之間猶豫,分不清哪一句是名家經典,哪一句是機器賦得的時候,我們怎么還能堅持說人工智能不會寫詩呢?

如果你問,人工智能造就的機器詩人能否寫出足可傳世的千古經典詩作?這真不好說。

比起自《詩經》《荷馬史詩》以來,已經走過了不下三千年的人類詩歌發(fā)展史,機器寫作是21世紀才有的概念,而人工智能被嘗試用于寫詩,僅是近些年才有的事。圍繞機器詩人的整體創(chuàng)意、算法改進、數據處理、深度學習,以及神經網絡研究、腦機連接技術、機器情感研究等,都還在初級階段。畢竟這只是一個弱人工智能的時代,此刻還無法妄斷機器詩人會不會寫出傳世佳作。

與人類歷來從童蒙背誦、初學對仗開始,一步步成長為詩人一樣,機器詩人也要經歷模仿、置換、命題才能逐漸走上自主自由創(chuàng)作的境界。不過,具有先進人工智能的機器在學習寫詩方面,一定比人類進步快,因為其記憶力、耐受力和學習能力、糾錯能力是人類不可望其項背的。

你也許會質疑,類似靈感、價值、欲望、情感、想象力等所謂屬于人類詩意的原創(chuàng)造力,機器能夠跨越這樣的鴻溝嗎?過去,我會斬釘截鐵地說,不可能!可到了今天,神經網絡技術、基因科技、量子科學和人工智能都在呈現數量級的跨越發(fā)展?;蚩梢约糨嫞镔|可以改造,五官和大腦的信息可以人工控制和傳遞……所有這些研究的突飛猛進,令傳統(tǒng)信念動搖,我們還是要多觀察,多等待。

就目前機器新聞、機器小說、機器詩歌寫作的技術進展和已有成果觀察,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機器詩歌寫作,作為人類詩歌大家族的新品種、新文類,正豐富著人類的詩意世界,并且注定要占有一席地位。而且,這可能會使一大批冒牌詩人、偽詩人、順口溜詩人等被淘汰出局。

面對機器寫詩的現實,可能帶來的對于詩歌未來發(fā)展的影響。譬如,機器詩歌寫作由于其快速而不知疲倦的制作能力,會不會造成需求過剩?而且,不同算法和數據學習的限制,以及為了滿足讀者趣味的傾向性設計,是否會造成類型化的機器詩歌寫作泛濫,而原創(chuàng)性、突破性、創(chuàng)新性的作品變得更加難遇難求?

不僅是機器詩人,機器詩歌論家很可能會出現。假定詩歌的評論、錄用和編輯等工作也改由人工智能來做,那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最后,當人工智能的機器寫作平臺變得越來越精準,越來越強大和廉價好用,人們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偷懶,總是依靠機器來幫自己寫詩,包括給女朋友寫情詩也請機器幫忙,那很可能會導致人類自身的詩性功能退化,這才是我特別擔心的景象。

正如蘋果公司CEO庫克所言:“我并不擔心人工智能賦予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問題的能力,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那樣思考問題?!泵鎸C器寫詩亦然,能夠導致人類失去詩性的肯定不是機器詩人,而是詩人對于詩歌的信仰和追求,以及這一趨勢將由此往何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