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國家圖書館“致敬經(jīng)典?那些年我們追過的藝術”系列公益活動啟動 王扶林:電視劇《紅樓夢》和《三國演義》背后的故事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 陳澤宇  2019年04月22日12:47

4月21日,電視劇87版《紅樓夢》與《三國演義》的導演王扶林來到國家圖書館藝術中心,主講“致敬經(jīng)典?那些年我們追過的藝術”系列公益活動第一講,和大家分享電視劇《紅樓夢》與《三國演義》背后的故事。

活動現(xiàn)場 攝影/汪凱戈

少時不愛讀書,喜歡站在火車上吹風

小時候的王扶林是個貪玩的孩子,不愛讀書,就喜歡在上海的弄堂里打彈弓,蹲在地上彈玻璃球,或者溜進電影院和戲園子,一玩就一天。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要求讓他難受極了??荚嚦3炜?,每到一個學期快要結束時候,學校就讓他留級,而家長就去請求教務主任讓他補考。后來父母無奈,覺得上海十里洋場,花花世界對孩子影響不好,就把他送到蘇州去念書,希望他能在此安心。

但“地理隔絕”隔不住少年的心,王扶林一到禮拜六日就翻墻出校門,趕上火車到上海,算好時間一天接連看四個電影,買點面包汽水囫圇吃下,晚上再趕回蘇州?!拔姨貏e喜歡站在火車的門口,扶著欄桿,火車一開動,衣服就被風吹起來,感覺自己特別帥!”一直愛看電影,讓王扶林的英語成績沒有拉下,“那時候我英語一直能及格,還能用英語和人對話,站在講臺上朗誦英文,不成問題?!?/p>

王扶林導演講述《紅樓夢》背后的故事 攝影/汪凱戈

考進“上戲”讀書,于是問題來了

等到王扶林考進上海戲劇學院(時稱上海市立戲劇專科學校)后,他發(fā)現(xiàn)了自己與其他同學的差距。很多同學讀過文學名著,包括國外的莎士比亞,國內的田漢、曹禺、巴金,讀過名著的同學和沒讀過名著的自己比起來,對表演的把握差別很大。這時候輪到王扶林緊張了,“我要是繼續(xù)不讀書,我可能勉強能畢業(yè),但將來怎么工作呢?”某次排練《回到人民隊伍》,他飾演匪兵甲,這個角色要求蹲在一棵樹后頭一動不動,但他一上臺就把樹撞倒了。又有一次,在一場活報劇中,他飾演工廠工人,帶人去美國老板辦公室請愿,舞臺動作是推門進去,但他一腳就把門踢出一個窟窿,“我發(fā)現(xiàn),作為一個演員,我的情緒缺乏控制”。慢慢地,王扶林意識到,戲劇表演不是說到臺上講兩句話就能完成職業(yè)需要的。

考戲劇學院,王扶林想要當演員,“但以我的表演水平,老師很難給我分配角色,我就總是演工人甲匪兵乙”。這可不行!王扶林想,不如多接近導演,多接近老師,看看能不能學到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別人都不想干劇務,王扶林就爭當劇務,利用劇務的身份和老師多多接觸,近距離聽他們的教導。“當時我并沒有想到將來去當導演,只是覺得多跟老師接觸可以學習很多東西,但是沒想到啊,做劇務讓我組織工作的能力提高了一大截?!?/p>

王扶林曾執(zhí)導的電視劇作品

從廣播演員到電視劇導演

真正走上影視導演的路,對王扶林來說還是多年后的事情。畢業(yè)分配時,他被分配到北京的中央廣播局,心里很不情愿,“我就想上臺出出風頭,但把我搞到播音室里了”。在此期間,王扶林空余時喜歡看京劇,他發(fā)現(xiàn),真正唱紅了的京劇名角可能先天條件并不是多么好,聲音、語言、形象都不是樣板型的,但他們都能找到一個方向刻苦努力,最終成了一派。京劇名家們的成名經(jīng)歷大大刺激了王扶林,為了解決自己口音的問題,他每天對著一面白墻練習,一段時間后,終于沒有人再嘲笑他的上海普通話。

兩年后,他由廣播演員轉行當導演,導演了兒童廣播劇《五個杏兒》和《青蛙公主》,其中根據(jù)安徒生童話改編的《皇帝的新衣》,得以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全國聯(lián)播》節(jié)目中播出了片段。這在當時來說,已經(jīng)是讓人欣喜的成績。1955年,日本商品展覽會首次在中國開辦,王扶林被委派參加了電視節(jié)目的轉播工作;在接連導演了《黨救活了他》《新的一代》等電視作品后,1962年王扶林正式調入中央電視臺,開始了電視導演的生涯,并陸續(xù)執(zhí)導了《敵營十八年》《赤橙黃綠青藍紫》等電視劇。

87版《紅樓夢》劇照

之所以選《紅樓夢》,是覺得“紅樓”好拍

改革開放后,全國上下各行業(yè)、各單位解放思想,適逢《大西洋底來的人》和《加里森敢死隊》在中國上映,央視也開始創(chuàng)新節(jié)目形式,王扶林曾觀看過《安娜?卡列尼娜》的電視劇和莎士比亞相關作品的連續(xù)劇,便向臺里提議進行中國文學名著的影視改編。“那時候我覺得《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都要開打,《西游記》需要做動畫和特效,《紅樓夢》是個室內劇,講男男女女戀愛故事,茶余飯后聊天談話,選了它是覺得這個最好拍?!钡_定要執(zhí)導電視劇《紅樓夢》之后,王扶林發(fā)現(xiàn)麻煩大了。仔細閱讀《紅樓夢》,王扶林說,“我感覺我的閱讀趣味其實和《紅樓夢》的趣味有著挺大的區(qū)別”,但八十年代電視人執(zhí)行到底、貫徹落實的精神讓王扶林不能放棄,他組建《紅樓夢》學習班,請教紅學專家,不斷提高自己作為導演對《紅樓夢》的理解。

王扶林說,起初自己打算去掉小說中的前五回,直接讓林黛玉進賈府作為電視劇的開端。但顧問團隊里的紅學專家堅決反對,因為一僧一道的敘述以及甄士隱和賈雨村的枯榮對比,正好是《紅樓夢》全本的縮影。但加上這段內容之后,觀眾又不買賬。王扶林透露,在87版《紅樓夢》電視劇試播時,原著中前五回的內容在屏幕上有1小時的時間,觀眾看不下去,都關了電視回屋睡覺。幾經(jīng)剪輯后,留下了現(xiàn)在的版本:林黛玉在第一集的后三分之一處出現(xiàn)。

觀眾認真傾聽 攝影/汪凱戈

歐陽奮強演賈寶玉這事,有點莫名其妙

“歐陽奮強來演賈寶玉,這事最開始有點莫名其妙。”王扶林說,起初有領導不同意拍《紅樓夢》的電視劇,因為領導覺得如賈寶玉一般的人“還沒有生下來”呢。起初,王扶林也不認識歐陽奮強,在一次去成都尋找外景拍攝地的出差途中,成都當?shù)嘏e薦歐陽奮強來“試試鏡”。于是某天晚上,歐陽奮強出戲回來,敲開了王扶林的門。“平頭、圓領衫、短褲”,在王扶林的印象里,這就是對歐陽奮強的第一印象,或許還要加上一條“好像連臉都沒洗”。王扶林說,那個時候歐陽奮強沒有認真打扮自己,甚至來敲門時都不知道自己要見誰,但他選角色不是看一個人有多么了不起的表演經(jīng)驗,而是注重作為一個演員的靈性。王扶林心中認可歐陽奮強,但主要演員需要領導過目,便問歐陽有沒有時間去一趟北京?!八敃r有點不以為意,我接著說‘可以坐飛機’,然后他就有些動搖了?!?/p>

來到北京后,歐陽奮強扮上賈寶玉的裝束,當初說賈寶玉“還沒有生下來”的領導當即拍板:賈寶玉已經(jīng)生下來了。但歐陽奮強進劇組時間晚,別的演員都在“《紅樓夢》學習班”中學習了一段時間的原著,彼此熟悉,王扶林就讓他多和其他女孩子開玩笑、搞惡作劇,一方面是希望他和大家盡快熟稔起來,另一方面也是讓他借此體會寶玉和其他人物的關系。有一天,歐陽奮強假裝某大廠導演,打電話給郭霄珍(史湘云扮演者),說某某劇選中了郭霄珍,要求某某時間在某某地點試鏡。郭霄珍興高采烈地去了,灰頭土臉地回來時,發(fā)現(xiàn)歐陽奮強和陳曉旭(林黛玉扮演者)在一旁竊笑?!斑@不是歐陽奮強的主意,這是陳曉旭的主意,她鬼點子最多?!痹诓粩嗟赝嫘εc培訓中,《紅樓夢》劇組的演員逐漸彼此熟識。

《紅樓夢》電視劇拍攝時,王扶林給陳曉旭說戲

做導演要敢于選人、敢于用人

王扶林說,一個優(yōu)秀的導演要敢于選人,敢于用人。

“不能看著這是個賈寶玉、這是個林黛玉,然后就把他們選中,那還要導演干什么?導演是演員的老師,應該像一面鏡子一樣啟發(fā)他慢慢入戲。”在拍攝《紅樓夢》期間,王扶林每天和演員們住同樣的招待所,一樣去食堂排隊,每天第一個上車,“我就第一個坐在車上,那誰還好意思遲到嗎?”

《枉凝眉》作為電視劇的主題曲,在開拍前就已選好譜曲人。曲作者是當時在流行樂曲領域嶄露頭角的青年作曲家王立平。曾有人以此質疑王扶林的執(zhí)導資格,并告狀到臺長那兒,意思是王扶林啟用流行音樂作曲家為古典劇《紅樓夢》譜曲,思維混淆,水平不足。“當時的領導尊重藝術創(chuàng)作人員,不認為自己什么都懂,講求藝術民主,最終把決定權交給我?!?王扶林認為,古裝戲的音樂要有歷史感,同時要兼具青年人的審美感受,把兩者契合起來。

在拍攝《三國演義》時,王扶林啟用唐國強飾演諸葛孔明,也遭到過反對,有人說諸葛亮是中華千古智者的代表,怎么能讓一個“奶油小生”來演。其實在當時,唐國強并非沒有演技,他只是喜歡吃奶油蛋糕,但無端被冠上類似“小鮮肉”的貶義稱號,心中不爽。王扶林想,諸葛亮是“多智近妖”宛如仙人的形象,需要眉目清秀的演員,唐國強科班出身,技術不錯,又處在人生低谷,如果用他來演諸葛亮,他肯定會下死功夫用功。果然,電視劇《三國演義》中,唐國強完美演繹了諸葛亮多才多智、嘔心瀝血的人物形象。

唐國強飾演的諸葛亮成為中國影視史經(jīng)典形象,其中“罵死王朗”片段是網(wǎng)友喜愛的表情包素材,近年來在互聯(lián)網(wǎng)中持續(xù)傳播發(fā)酵

說一千道一萬,做什么都離不開讀書

“您覺得讀書和導演是怎樣的關系呢?”“只讀書當不了導演,但浮皮潦草地看書也當不了導演。”

在王扶林的導演生涯中,他執(zhí)導的影視劇基本上都來自于文學作品改編,這種近乎頑固的“文學情節(jié)”伴隨了王扶林一生。在他看來,有的劇作讓觀眾看得哄堂大笑或者嘩嘩流淚,但給人的記憶不強、影響不強,因為這樣的作品缺乏文學性?!耙粋€好的作品,比如曹禺的劇作,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重復上演,能夠流傳下去,經(jīng)久不息,就是因為這樣的作品里有很深的文學底子。相反,如果一個作品只是在臺上談談戀愛,打打鬧鬧,那很快就過去了,不會被觀眾所記住。”王扶林拍攝《紅樓夢》之前,有長達一年的時間在招待所里反復閱讀作品,即便這樣,“我還是在紅學家們開會時不敢言語,生怕露怯”。王扶林認為,真正的導演都有深厚的文學情懷,想寫戲劇作品的人首先要看看自己的文學功底,“演員也是一樣,看過十本書的人和根本不讀書的人來演,那演出來的深淺是完全不一樣的。會跳、會唱、會說話、長得又漂亮就能演戲?這樣的演員一晃即過,一陣風就刮走了?!?/p>

王扶林電視作品手稿 攝影/汪凱戈

為了讓讀者能夠更好地參與到活動中來,此次“致敬經(jīng)典?那些年我們追過的藝術”還特別設置了“我與大咖相聚國圖”主題環(huán)節(jié),讓讀者與藝術名家近距離互動。本場對話結束后,先后有六位觀眾來到臺上,以《三國演義》和《紅樓夢》電視劇為主題,演繹了作品的一些經(jīng)典片段,并邀請王扶林導演進行指點。

活動當天,王扶林導演特地帶來他在創(chuàng)作《紅樓夢》時的手稿,并在藝術中心前廳進行展覽。此外,活動期間,國家圖書館還開設有經(jīng)典郵票展覽、“致敬經(jīng)典”視聽專架等專區(qū),提供不同的藝術載體,用不同的形式,讓讀者從多角度重溫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藝術經(jīng)典。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及國家圖書館建館110周年的來臨之際,“致敬經(jīng)典?那些年我們追過的藝術”系列公益活動在國家圖書館啟動,旨在傳播經(jīng)典文化的同時,讓年輕人通過國家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了解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不同時代背景下,人們對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對藝術的理解,以及一代代藝術家對經(jīng)典文藝作品的傳承和發(fā)揚。

據(jù)悉,“致敬經(jīng)典?那些年我們追過的藝術”系列公益活動第二場將于5月18日舉行,《中國共青團團歌》《長江之歌》的詞作者、國家一級編劇胡宏偉屆時將來到國圖藝術中心,與大家分享他填詞生涯的感悟點滴。

(照片由國圖藝術中心提供,部分資料照片選自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