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華平委員:將中小學書法教學納入考試
中小學書法教育是學生書寫能力、審美能力和文化品質的重要基礎,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生活學習習慣、珍視祖國優(yōu)秀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和愛國情感的重要途徑。加強中小學書法教育也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提升基礎教育質量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落實好、發(fā)展好中小學書法教育,對推動優(yōu)秀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強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意義。
近年來,各級教育部門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的各項要求,在書法課程開設、書法教研指導、書法教師培訓、書法教育活動等中小學書法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績,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但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有不少學校對書法課的認識不夠,不能把寫字課與書法課有機地結合起來;有些學校只偏重書法理論知識的學習,忽視了對學生書寫技能的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提高很慢,大部分學生書寫水平偏低,水平亟待提高;有些學校對開設書法課不夠重視,認為書法課沒有其它學科重要,以河南省中小學為例,毛筆字開課率只有47.3%,且書法課常被擠占挪用;現(xiàn)有書法教材,不能滿足義務教育階段書法教學軟、硬筆兼學的需要;書法教學評價不到位,有的學校根本不進行書法教學評價。
這些問題制約了中小學書法教育的開展。為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推動中小學書法教育的健康發(fā)展,我建議把書法納入中小學教學考試科目,以引起全社會對中小學生學習書法的重視:
首先,教育部門需制定統(tǒng)一的中小學書法教學大綱、課程標準,并將書法納入語文學科中考查。
其次,學校應負起責任,各學校在進行書法教學時,要將寫字課與書法課有機聯(lián)系起來,因為寫好硬筆字是學好毛筆書法的基礎。
再者,制定合理的寫字標準亦非常有必要,這樣才能對學生進行達標考核——從小學三年級到初中三年級,每學年在語文課考試中逐步增加書法部分,或寫小短文,或抄寫、臨寫,重點考察學生的實際書寫能力,把學生的書法分數(shù)作為升學成績的一部分;在中小學其它科目的考試和參加中考、高考的考試中增加卷面分數(shù)的比重。
這樣一來可能有人擔心中小學生的學習負擔過重,其實不然,因為現(xiàn)在的寫字課、書法課課時分配是非常合理的,只要有效地利用起來,就能達到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