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華:中國文學最大的實驗場——紀念《鍾山》雜志創(chuàng)刊四十周年
《鍾山》雜志是伴隨改革開放一路同行的大牌文學雜志,四十年來, 它以自己鮮明的特色奠定了在文壇的地位。在文學期刊如林的當下,能夠 脫穎而出獨樹一幟并非易事?!舵R山》的特點最重要的是它的包容性,《收獲》 可能更注重它的先鋒性,《當代》更注重它的現(xiàn)實主義,而《鍾山》在多 年的辦刊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的包容性。可以說四十年來《鍾山》是中國文 學最大的實驗場,從八十年代,比如“探求者”那些作家,到后來“新寫實”、 “新生代”,包括“非虛構(gòu)”,各種各樣的文學實驗在《鍾山》都表達過, 所以《鍾山》是一個一直在尋找、一直在探索自己辦刊道路、或者往大了 說在尋找探索中國文學道路的一個文學刊物,它的辨識度和重要性是顯而 易見的。王安憶這樣重要的作家,她的《長恨歌》就是在《鍾山》發(fā)表的, 包括《流逝》《錦繡谷之戀》《崗上的世紀》等二十多篇作品都是首發(fā)《鍾 山》,這個太重要了。格非在《鍾山》發(fā)的不是很多,但是他最重要的先 鋒文學作品《褐色鳥群》是在《鍾山》發(fā)表的,我們談先鋒文學的時候,《褐 色鳥群》是繞不過的一部作品,它的重要性在那里。
《鍾山》辦得好,和《鍾山》團結(jié)的作者有關(guān)系,像畢飛宇、王彬彬, 這都是江蘇作家,他們應(yīng)該是義不容辭的。有些專欄,比如王彬彬的專欄“欄桿拍遍”,幾次見面聊天的時候也都聊到這個,“欄桿拍遍”欄目不止是 它的連續(xù)性和數(shù)量,更重要的是在于它的深刻性和它探索到一種新的寫法。 “欄桿拍遍”是一種方法,這一點王彬彬和《鍾山》的貢獻非常之大。特 別是寫民國的那些文章,我們看了都能夠會心。還有發(fā)表畢飛宇分析《促織》 的文章,讓我們第一次看到一個作家對中國經(jīng)典短篇小說方法、技法的完 整的體會和感悟,他有和我們批評家非常不一樣的地方?!缎≌f課》結(jié)集 出版后,批評家們需要認真對待。
當然,從八十年代一直到今天,無論是一些概念,或者對一個現(xiàn)象的 命名,或者是引領(lǐng),《鍾山》確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最有代表性的是 “新寫實”,“新寫實”很重要。從文學史的角度去考察,我們的現(xiàn)代派, 先鋒小說,1987 年應(yīng)該是尾聲,這時,中國作家要探尋自己的文學道路, 不能總跟著西方先鋒派寫,跟著西方先鋒小說寫,寫來寫去永遠第二。但 是如何能夠?qū)懗觥凑宅F(xiàn)在流行的說法,但不一定準確——中國故事、 中國經(jīng)驗,在那個時候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新寫實”的方法在某種意義 上找到了合理的路徑,現(xiàn)在確實留下一批很好的作品,比如劉震云、方方、 劉恒的那些代表作、成名作,是我們四十年來最重要的文學成就的一部分, 這是沒有問題的?!舵R山》在這些方面做的貢獻是會留下來的。關(guān)于“新 寫實”討論,就是其中的重要的文學事件。“新寫實”小說的正式命名?, 就是始于《鍾山》雜志 1989 年第 3 期上開辟的“新寫實小說大聯(lián)展”。經(jīng) 由這樣一個轟動一時的文學實踐,現(xiàn)實主義寫作放棄了經(jīng)典寫實主義的想 象,以大量的生活“原生”狀態(tài)和瑣屑庸常的生活場景通進文本。人物或 小說回到了最原始的起點,小說與生活解除了想象性的關(guān)系,使小說由“表 現(xiàn)”轉(zhuǎn)向了直接的“呈現(xiàn)”?!舵R山》發(fā)起的這場討論,已經(jīng)寫進了各種 版本的中國當代文學史。
《鍾山》給我印象深刻的,還有為盤點 30 年 (1979 年—2009 年 ) 長篇 小說創(chuàng)作的成就,雜志特別邀約了當時 12 位知名評論家,從純粹的文學標準出發(fā),投票選出他們認為最好的十部作品并簡述理由。最后根據(jù)得票情 況前 11 部(因最后 4 部得票相同)作品為:陳忠實的《白鹿原》、王安憶 的《長恨歌》、阿來的《塵埃落定》、張承志的《心靈史》、余華的《許 三觀賣血記》、劉醒龍的《圣天門口》、賈平凹的《廢都》和《秦腔》、 莫言的《生死疲勞》、王蒙的《活動變?nèi)诵巍?、李洱的《花腔》?;顒友?請的評論家都是對新時期文學持續(xù)保持關(guān)注的中青年評論家,除了我以外, 還有丁帆、陳思和、洪治綱、吳義勤、施戰(zhàn)軍、陳曉明、吳俊、賀仲明、 張清華、汪政、何言宏等。我們一共提名了 30 多位作家的 53 部長篇小說, 其中賈平凹有兩部作品進入十強,余華、莫言、畢飛宇、蘇童、閻連科、鐵凝、 阿來、史鐵生、韓少功、王安憶、張煒等作家均有最少 2 部作品被提名,其中作品被推選最多的是余華、閻連科,每人都有 4 部作品入選。在專家 評選外,《鍾山》還與新浪網(wǎng)聯(lián)合推出了讀者調(diào)查,在評論家提名的作品 范圍內(nèi)邀請網(wǎng)友投票選出最好的中國長篇小說。從網(wǎng)上評論來看,有的網(wǎng) 友對作品限定在專家推選出來的名單上表示了不滿,有的則列出名單之外 的一些作品。有趣的是,在專家榜中以一票之差而未能進入十強的《平凡 的世界》獲得最多網(wǎng)友的選擇,高居榜首,比第二名《白鹿原》多 300 多票。 余華則取代賈平凹,以《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成為網(wǎng)友票選榜前十 名中入選作品最多的作家?!栋茁乖贰秹m埃落定》《廢都》《長恨歌》《花 腔》《許三觀賣血記》在兩個榜單中都得票較高居于十強之內(nèi)。這一活動 的形式和內(nèi)容都非常具有專業(yè)性和前瞻性,在當時的影響很大。后來《鍾山》 還推出了三十年(1979-2009)十大詩人的評選活動,形式同樣新穎別致, 投票結(jié)果和評委評語也都在刊物上刊載了,內(nèi)容非常豐富,引發(fā)了廣泛的 關(guān)注和熱議?!舵R山》舉辦這樣的活動,目的不是嘩眾取寵,也不是媒體 式的炒作,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即賈夢瑋所說的“文學的標準”)真正介 入中國文學的現(xiàn)場和進程,這也是四十年《鍾山》一直堅持的立場和辦刊的方式。
所以《鍾山》確實是一個很重要的雜志,重要性即體現(xiàn)在我所說的包 容性和“中國文學最大的實驗場”這兩個方面。中國的改革開放也好,或 者中國的現(xiàn)代性也好,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確定性,不確定性就要經(jīng)過不停 的實驗,這個實驗本身也帶有試錯性,自然科學可以試錯修正過來,文學 當然也可以這樣,它充滿了探索性。希望《鍾山》在這樣一個探索、實驗、 創(chuàng)新的路途上越走越穩(wěn)健,祝福刊物越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