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非:“不拘一格”的《鍾山》
對《鍾山》我個人非常感激。《褐色鳥群》當時寫完的時候,《迷舟》 剛剛在《收獲》上發(fā),然后《鍾山》到上海來組稿。那時候我好像連續(xù)幾 天沒有睡覺,人處在一種昏昏沉沉的狀態(tài)。我記得當時開始寫《褐色鳥群》 那個開頭,有批評家曾經(jīng)談及先鋒文學的的游戲性的問題,別的作品我不 敢說,《褐色鳥群》剛開始寫的時候的確帶有一定的游戲性,因為當時腦 子不太清楚。但問題是《褐色鳥群》這么多年來還是成為了我的一個標簽。
《鍾山》一共發(fā)了我 7 篇作品,《褐色鳥群》的發(fā)表尤為重要。我現(xiàn) 在回過頭來想想,《褐色鳥群》當時如果寄到其他任何一個雜志,發(fā)表的 可能性都不大。王彬彬教授說《鍾山》的編輯思路有點“野”,從《褐色 鳥群》發(fā)表這里的確有所體現(xiàn),他們是不拘一格的。整個新時期文學有一 些很重要的特點,我個人理解最重要的一個就是,新時期文學的批評和創(chuàng) 作是互動的,這個大家都討論過很多。新時期以來幾乎每過兩三年就會有 一個思潮出現(xiàn),文學創(chuàng)作、作家創(chuàng)作跟這個思潮、跟這個批評構成非常復 雜的關系,這個當中《鍾山》確實站在某種特殊的地位,從文體來說《鍾山》 相對更豐富一些;所以我們感覺到新時期文學不同的思潮,以及后來特別 重要的“新寫實”都在《鍾山》上有所反映,這是我的第一個看法。
第二個看法,《鍾山》后來對我影響非常重要的有兩點,一個是它對 非虛構文學的探索與提倡,《鍾山》不斷地在明里暗里提倡某種東西,這 種提倡是基于它對中國文學正在發(fā)生變革的這樣一個敏銳的判斷,因為中 國在短短的歷史階段中,實際上出現(xiàn)了非常多的光怪陸離的文學狀態(tài),各 種各樣的現(xiàn)象,而《鍾山》剛好跟這個過程相始終,所以我覺得特別有意 思,非虛構做得特別出色。第二個是《鍾山》的文學批評。在中國其他雜 志當中恐怕很少有《鍾山》這樣一個整齊的批評家隊伍,事實上構成了對 文學非常重大的影響,而且這個傳統(tǒng)一直保持到現(xiàn)在,我覺得非常了不起。 說句老實話,我認為中國文學有什么大的問題的話,批評問題是非常多的,批評與文學的關系中是不是有那種非常嚴格意義上的批評家、視野和目光 都比較寬闊的批評家能夠直接介入到文學創(chuàng)作當中去,這是非常重要的方 面,在全國的大型文學雜志當中,《鍾山》做得最好。
反過來我也可以談一談我的感想,實際上中國最近的文學,包括學術 本身,因為我在高校這么多年,實際上大家生活在一種假象當中。我個人 的判斷,從文學內(nèi)部、學術內(nèi)部已經(jīng)發(fā)生非常重大的變革,這種變革因為 我們沒有很清楚地看到,所以我也覺得《鍾山》在目前這種狀況之下,還 是可以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做一些更好的工作。其實“文學”這個概念在高 校里面也就一百多年,原來傳統(tǒng)的“語文學”持續(xù)了非常長的時間,突然變成一個“文學”的概念,當然最近也有很多人,包括清華的沈衛(wèi)榮也提 出是不是可以重新回到傳統(tǒng)語文學的脈絡里面,當然我也不太贊成文學回 到傳統(tǒng)的語文學那個更大的脈絡里。但是我覺得文學發(fā)生變革是肯定的,在今天這個變革是隱性的,不像八十年代被思潮裹挾。所以我覺得在這樣一個狀況當中,《鍾山》有它更為重要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