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1》:蝴蝶扇動翅膀,人生裂變出四場舞臺劇
這是保羅·奧斯特沉寂七年之后,推出的一部超級長篇。在《幻影書》《紐約三部曲》《神諭之夜》這些作品里,保羅·奧斯特的后現(xiàn)代寫作技法早就得到了展現(xiàn)。當然,僅僅會玩技法或者制造概念,是遠遠不夠的,奧斯特還是一位現(xiàn)實主義作家,他擅長說故事。
《4321》的主人公名叫弗格森,1947年3月3日,生于新澤西州紐瓦克的一間產科病房。此時此地,保羅·奧斯特也出生了。《4321》的自傳氣質濃厚。詬病奧斯特的人,經常說他太自戀,筆下人物都像他。這種說法讓我想起瑪格麗特·杜拉斯。杜拉斯的作品就是翻來覆去地咀嚼自己。有位作家在講《情人》的時候,這樣說道,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人生有沒有意義,有一個最簡單的檢測方法,就是你試著把你從小到大的人生經歷說成一個故事。顯然,杜拉斯和奧斯特,在這一點上,都相當執(zhí)著。
《4321》結束于1974年,重點落在1960年代,呈現(xiàn)越戰(zhàn)、肯尼迪遇刺、馬丁·路德·金遇刺等背景下,美國青少年的生活狀況與心靈圖像。主題可劃歸為成長小說,但它不是線性的往前推進,而是以多面切片的方式——四個弗格森生活在四個平行空間。小說可以讓我們從容地觀察某些人生形態(tài),看到一些虛構人生的起始與終結,人的成長與犯下的錯,游蕩與凝固。
四個弗格森,指向四種分岔的人生。碎裂,解析,重新組合。立體主義的交錯疊放,視點的多樣化,要比圍繞一個中心,表現(xiàn)一個行動的敘事,廣闊得多。保羅·奧斯特創(chuàng)建的秩序,不以整齊劃一的方式演進,事件A可能導致事件B,也可能會導致事件C、D、E,或其他無數(shù)可能性。比如,小說描述父親發(fā)現(xiàn)兄弟偷盜,是告發(fā),還是配合制造火災以謀取保險呢?不同的父親做出不同的選擇,不同的選擇是無數(shù)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同的結果轉引不同的路徑。
我們有沒有幻想過重新回到事件的起點?正如弗洛伊德所揭示的,重復是一個幽靈。事件、過程、人物,與往昔記憶的碎片,經意或不經意間重復發(fā)生。寫作提供了一個生產場域,作家在這個場域里,與自己的思考、矛盾與懷疑,重復作戰(zhàn)。《4321》的敘事者是可疑的,他是1/4,挺到了最后的弗格森,作為作家的弗格森,他來講述這個故事。作者的介入性、自我意識的程度、他與被敘者的距離,都是模糊的。
從這個意義上,《4321》是一部后設小說,也就是說,小說會談到《4321》的創(chuàng)作本身。詹姆斯·喬伊斯曾說,一個故事可以有“五百萬種”講述方法,其中每一種只要給作者提供一個“中心”,它就是正當?shù)摹W骷腋ジ裆f,人生不是一本書,故事只能向前發(fā)展,時間的移動有兩個方向,事情以一種方式發(fā)生,卻可以用相反的方式講述它。在奧斯特設置的表達迷宮里,關于人物特定身份的文學表述方式遭到挑戰(zhàn),可感知的人生不再是自我的冰山的一角。蝴蝶扇動翅膀,一個弗格森死去,一個弗格森存活,作者隨手撥弄,就能改變人物的命運,聲稱小說家不可扮演“上帝”的定律,在《4321》里無法成立。
保羅·奧斯特描摹現(xiàn)實的畫面,又以后現(xiàn)代的態(tài)度質疑現(xiàn)實。一種情節(jié)、一段描寫、一番敘述,一旦被作者設定、寫成,是否意味著對其他可能的放棄?就像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