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浩渺:我是改革開放的花果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 浩渺  2018年12月04日21:08

我是黨的人,我是黨的改革開放的花果。

我的父親,是一位建國初期入黨的人,曾任過村互助組組長,初、高級社社長,村支委等職。我曾保存有《河北日報》社寄給他擔(dān)任初級社社長時的信件。父親一生勤勉,對黨忠誠。兩個姐姐,還有哥哥,都在不同的工作崗位入了黨,成為了黨的一分子。我的伯父、二舅父在抗戰(zhàn)和解放戰(zhàn)爭中犧牲,是我敬仰的革命烈士。在這樣的家庭和氛圍中生活成長,使我自小就對黨產(chǎn)生了樸素而又真摯的感情。1993年,我正式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從小學(xué)到高中,我一直感黨恩,勤學(xué)習(xí),每學(xué)年期末考試,我都會有一張獎狀拿回家,貼到父母屋里的墻上。幾年下來,墻上就貼得滿當(dāng)當(dāng)?shù)模蔀楦改敢粫r的驕傲。

1978年,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啟幕。我那時還是高中學(xué)生,并沒有深刻地認識到這場改革的深遠意義及影響,只是感覺到時有春風(fēng)撲面,讓人耳目一新?!班囆∑健边@個名字,經(jīng)由電臺或報紙,開始進入我的視野。其實早在幾年前,我上小學(xué)四、五年級的時候,縣郵電局的一位干部就曾專門趕到村里的小學(xué),傳達的就是鄧小平復(fù)出的文件。這位干部大約是南方人,宣讀文件時,“鄧小平”的發(fā)音甚為獨特,以后同學(xué)間相互模仿,這個名字便讓我們牢牢地記了下來。1979年,我參加了高考,當(dāng)年是大中專一起招生,我被一所中專學(xué)校錄取,成為了改革開放、恢復(fù)高考的早期受益者。事后村里有人說,你們這批人考學(xué),就是沾了改革開放的光,沾了鄧小平的光哩!我現(xiàn)在收藏著自己1979年參加高考的準考證和幾張試卷紙。后來,我又見到了小平同志的半身銅像和半身瓷像,很珍貴地收藏了起來。

學(xué)校畢業(yè)后,我開始從事自己摯愛的黨的教育事業(yè)和黨的文藝事業(yè)。從教4年間,我一直在山區(qū)中學(xué)擔(dān)任初中語文課教師兼班級主任,我把對黨的忠誠和恩情,傾灑于三尺講臺,滋潤于學(xué)生心田。我努力地工作著,雖然當(dāng)時的獎勵或許只是一條毛巾、一個筆記本、一臺收音機、一本紅色的證書,但我的內(nèi)心是充實的、富足的,蘊含著不盡的工作動力和能量。參加縣文聯(lián)工作后,我傾心于基層文藝工作,和社會各界、新老作者廣交朋友,廣泛聯(lián)誼,悉心服務(wù),迄今己經(jīng)整整31年了。工作之余,我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堅持弘揚主旋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dǎo)向,堅持傳播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不媚俗,不昧良心,迄今已在全國數(shù)十家報刋、出版社創(chuàng)作(主編)了700余萬字的作品,成長為國家級會員、省級理事、市級副主席。我愿為黨的基層文藝事業(yè)的發(fā)展繁榮而竭誠努力終身。

我是黨的人,我是黨的改革開放的花果。我人生最精彩的年華是伴著改革開放40年的進程而實現(xiàn)的。我是幸運的人,我是見證者。

1978年的前兩年,我家有了一輛太原牌照的“紅旗”牌自行車,是大姐在山西太原市買后托運回來的,這很讓街坊鄰居羨慕了一陣子。那時全村子能有幾輛“飛鴿“、“永久”、“紅旗”這樣的名牌自行車呢?有輛不知名的雜牌車,甚至自攢車都已經(jīng)算是不錯的了。我的二姐夫說,他們村中有一戶稱自行車的人家,將自行車打扮成了一個新媳婦:車大梁上卷套著紅平絨,是怕碰掉了黑漆;大梁上還拴著個用五色布條兌成的一個方形圖案的彩色大布兜,車座上套著彩色的布座套,布座套周邊縫綴著黃色的絲絳線;整個車被擦洗得锃光瓦亮,一塵不染。乍看上去,可不就像是一個待嫁的新娘!更為有隆重儀式感的是,這輛自行車竟被懸掛在屋頂?shù)姆苛荷?,你說奇也不奇?這輛自行車,主人都鮮少舍得去騎,當(dāng)一件寶貝供著,旁人又怎么能忍心去借這樣的車騎呢?我的自行車也許沒有這般的貴重,但我也是很少騎乘的。偶有遇到離上課的時間緊了,便騎一回?;丶視r,一個和我十分要好的同學(xué)大約想騎騎新車過過癮,便提出了想法,我一時也無法回絕。同學(xué)邊騎車,邊對坐在后車架上的我說,你放心,我騎車會選道路,坑坑洼洼的咱繞著走,肯定傷不著車子!這就是那個時代的自行車,金貴得很呢!一直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自行車的地位才有所下降。這一時段,我花300塊錢買了一輛二手的重慶“建設(shè)”50機動腳踏兩甪摩托車,皮帶傳輸動力,傳動皮帶松了緊了都是問題,維修店是我經(jīng)常光顧的地方。但這并不妨礙,我騎在縣城大街上的風(fēng)光感。何謂兩用?就是沒了油或是發(fā)動機故障的時候,這車可以摘掉檔位,像自行車一樣腳蹬著走——這車造得高明,它天然保留了自行車的兩個腳蹬。果然這腳蹬在出門時多次派上用場,但此腳蹬非彼腳蹬,真騎行起來比自行車不知要多費多少氣力。那時年輕力氣足,權(quán)當(dāng)鍛煉身體了。1995年春上,我又趕時尚,去保定買回來一輛全新的南京“金城”70摩托車,四沖程,當(dāng)然是齒輪鏈條傳動的,騎起來速度快,噪聲小,戴上頭盔有點騎士的勁頭。但它的存放成了一個重大問題,因為貴重,放在小倉房里有點不放心。我和夫人琢磨來琢磨去,還是放在樓上的居室里最放心。出門前,夫妻倆奮力將摩托車抬出去。辦完事,再費勁將車抬上樓來。好在我住二樓,倘是五摟,如何吃得消?又好在隨著摩托車的普及,我抬車上樓的時間大約不到兩年吧,就自然終止了此項“運動”。這一騎就是十八年,后來幾年騎得少了,最后兩年甚至一次未騎過。原因很簡單,隨著年齡的增長,腿腳就會有感覺,尤其冬天寒冷的日子里。好在隨著家用汽車的普及,這一問題妥善地得到了解決,我也擁有了一輛“北京現(xiàn)代”家轎??纯船F(xiàn)在滿大街跑著的各種漂亮的轎車,你可曾想得到下步攆兒、自行車、摩托車的時代?時代的步伐不會停留,四十年的變化是我們怎么想都不會想到的。

在我小的時候,常聽老人們說: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這便是他們企盼的理想生活。用電和住樓房,已經(jīng)是家常便飯了,這里單說電話。1987年6月,滿城縣文聯(lián)成立,縣委為我們配備了一部淺黃色的自動撥號電話機。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長時間地與電話的緊密接觸,自是愛不釋手,有時間便用擰干水的毛巾擦試。那個裝電話機用的包裝盒,我也沒舍得扔掉,就碼放在了木櫥的頂端。幾年過去了,它還是靜靜地碼放在那里。到了1995年,家裝電話正熱,我也安裝了一部。當(dāng)時還很緊俏,排號等待安裝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找到了一位老鄉(xiāng),他說近日里將有安裝人員去你們那棟樓,順便給你安上吧!這才稍稍平息了我按耐不住的裝電話欲望。后來又出現(xiàn)BP機、大哥大,我其時正編纂著一部大型的人物辭書,大哥大不敢想,就專程前往保定郵電局大廳,購買了一臺波導(dǎo)牌尋呼機,果然方便了許多。那時的尋呼臺有很多,正是如日中天??扇f萬沒有想到,沒過兩年,這些尋呼臺一下子不見了。我還在納悶兒,這么興盛的產(chǎn)業(yè),怎么可能說沒有就沒有了呢?我卻不知,這是產(chǎn)品更新?lián)Q代的前奏,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大哥大來了,它開始走下神壇,惠及大眾。這時,我的一位高中同學(xué)對我說,我有部手機,壞了個零部件,應(yīng)該沒有大毛病,你拿去修修興許還能用,連充電器一塊送給了我。我立時激動和興奮了起來,第二天一大早就趕往保定,師傅看了看說能修,得花200塊錢。我一想很劃算,2000年初我有了第一部手機?,F(xiàn)在人們手機常換,功能常增,價格常優(yōu)惠。固話、手機再平常不過,它只是一個實用物,就像吃飯用的筷子、勺子。我卻沒有這么想,單位里的那部淺黃色拔號電話機,被我裝入那個我一直都舍不得丟掉的包裝盒里,那么自然和諧地碼放在木櫥的深處……

我是幸運的人,我見證了改革開放的巨大變化和時代的進步發(fā)展;我是黨的人,我是改革開放的花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