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檀香刑》即將在國家大劇院上演 莫言首次深度參與歌劇改編
11月12日下午,“歌劇《檀香刑》國家大劇院演出新聞發(fā)布會暨主創(chuàng)人員主要演員媒體見面會”在國家大劇院新聞發(fā)布廳舉行。山東藝術學院黨委書記馬東驊,編劇莫言、導演陳蔚、指揮張國勇、作曲李云濤等主創(chuàng)人員,主演宋元明、韓蓬、王立夫等出席了發(fā)布會。
發(fā)布會現(xiàn)場
歌劇《檀香刑》改編自莫言同名長篇小說,由莫言和山東藝術學院李云濤教授共同編劇。該劇共分為四幕,以清末德國殖民侵略山東半島引發(fā)人民抗擊外敵暴行事件為背景,敘述了帶頭領導這起反殖民斗爭的民間藝人孫丙將被施以“檀香刑”過程中的情仇家恨。
編?。嚎嘈墓略劊瑸橐粋€字反復打磨
“在歌劇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劇本一遍一遍地修改,對每一段唱詞都會反復推敲,就在剛才我們還糾結一個字,討論用哪個字更準確?!蹦哉f,如果小說的創(chuàng)作是高度個體化的行為,那么一部歌劇的打造則需要各工種對其付出心血。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莫言回顧了小說《檀香刑》的創(chuàng)作始末,并坦言這是自己首次深度參與作品的歌劇改編,“從2011年開始,這是一段漫長的時光,我深深感受到,舞臺藝術真的是一個不斷修整提升的過程?!?/p>
莫言在發(fā)布會現(xiàn)場
長篇歷史題材小說《檀香刑》創(chuàng)作于1999年,故事取材于修建膠濟鐵路的過程中,德國侵略者殺害高密人民的悲慘事件。莫言坦言,“按說這部小說應該在80年代就寫出來,但是我一直覺得它是我一生當中的一個重要素材,不能在考慮不充分的情況下,把它輕易地寫出來,萬一寫不好的話,我會糟蹋了這個題材?!?/p>
怎么做才能不糟蹋這個題材?直到上世紀90年代,莫言才逐漸找到靈感。“80年代,大量的外國文學翻譯作品涌入國內,大家對西方文學產生了模仿和依賴”,莫言說,把這種影響剝離掉,努力寫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個人特性的小說,才能使中國文學在世界文學版圖上占有一席之地?!凹偃缥覀兊男≌f完全是模仿西方的話,我們中國的文學永遠是二流的?!?/p>
莫言將家鄉(xiāng)山東高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茂腔與當?shù)氐挠⑿凼论E相結合,一個具有強烈戲劇性的作品《檀香刑》就此誕生。有評論家曾說,無論是押韻的文字抑或主人公戲班班主的身份,都顯示了這是一部戲曲化的小說,或者是一部小說化的戲曲,這也給歌劇的改編帶來了便利?!皠”久}絡清楚、重點突出、矛盾強烈,我認為是比較好地把小說《檀香刑》的精華部分提煉出來了?!备鑴 短聪阈獭范ǜ搴?,莫言頗有感慨地賦詩一首以紀念:一曲高歌動九霄,檀香郁勃氣繚繞。興嘆今朝山河好,誰知當年淚如潮。
音樂:茂腔+山東琴書,突出民族元素
歌劇,被譽為藝術皇冠上的明珠,而這個由西洋舶來的藝術門類,如何與中國傳統(tǒng)民族元素融合,從而講好民族故事?
作曲家李云濤在發(fā)布會現(xiàn)場
同是山東高密人的作曲家李云濤,自幼對茂腔十分熟悉,當他提出要把《檀香刑》改編成歌劇時,沒想到莫言一口答應,于是就有了李云濤6年的精心打磨。他說,“從一開始,我就下決心要把歌劇《檀香刑》做得既要好聽,還要有家鄉(xiāng)的味道?!?/p>
李云濤直言,“創(chuàng)作這部作品我真的沒什么壓力,就是一點一點去摳,慢慢打磨,我把每個唱段都當作主要唱段來創(chuàng)作。到這一次登臺我也只把它看作是一次階段性匯報,都說‘十年磨一戲’,我相信到2021年,歌劇《檀香刑》將更具魅力?!?/p>
宋元明、韓蓬現(xiàn)場演繹精彩唱段
據(jù)悉,這部歌劇在創(chuàng)作上突出了民族元素,大膽運用山東琴書這種傳統(tǒng)說唱形式與歌劇構成雙重敘事結構,并在旋律、和聲等方面吸收了山東地方戲曲茂腔的藝術特色,以塑造具有時代性、地域性特色的人物角色性格,更有效地推動歌劇的戲劇性發(fā)展。
創(chuàng)作:難得的“我要寫”而非“要我寫”
指揮家張國勇在發(fā)布會現(xiàn)場
指揮家張國勇認為歌劇《檀香刑》最大的亮點就是它創(chuàng)作上的自發(fā)性,從劇本到音樂,都是“我要寫”而非“要我寫”,所以它充滿了真情實感,作為一名指揮也深受感染。
導演陳蔚在發(fā)布會現(xiàn)場
正是由于主演主創(chuàng)的積極性,這部戲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創(chuàng)作過程,在演出中打磨,在思考中提升,正如莫言所說,這也是舞臺藝術的樂趣所在, “電視劇、電影都只有一次機會,拍好了就拍好了,拍不好也沒有機會修改了,而舞臺藝術在這個過程中不斷修改、磨合、提高,過去講十年磨一戲,見證的就是這樣的過程?!睂а蓐愇狄哺锌?,自己接手這部戲已經四年了,即將在國家大劇院上演的歌劇《檀香刑》是經多次修改后的提高版,相信會受到觀眾的喜愛。
合唱唱段展示
歌劇《檀香刑》演出陣容強大。由山東藝術學院旅奧歌唱家宋元明教授、上海歌劇院男高音歌唱家韓蓬領銜主演,樂隊則由青島交響樂團擔綱,指揮家、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張國勇執(zhí)棒。在媒體見面會環(huán)節(jié),該劇導演陳蔚女士攜部分主創(chuàng)人員和主要演員亮相,演員們演唱了部分唱段。
歌劇《檀香刑》主創(chuàng)、主演合影
該劇經過主創(chuàng)團隊的精心打磨,已在國內不同省市演出了15場,并將于12月4日、5日在國家大劇院隆重上演。
莫言接受媒體采訪
·問:如何做到同時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又具有國際性?
莫言:這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并不是一個有準確配方的東西,就是憑感覺了,西洋的歌劇形式怎樣有效地吸收中國民間元素,既不顯得生硬,又能自然結合起來,主要靠創(chuàng)作者長期積累的經驗,是一種對潛意識的把握。
·問:怎么看待中國文藝作品的高原與高峰?
莫言:高原普遍的高,高峰是孤獨的高,這是二者的差別。以我國詩歌史為例,唐詩是詩歌的高原,唐朝出現(xiàn)了大批詩人,他們的詩歌創(chuàng)作水平都是很高的,而李白和杜甫是兩座高峰,任何一座高峰都是矗立在高原之上的,沒有一做孤獨的高峰可以拔地變成8848米,喜馬拉雅山的珠穆朗瑪峰是建立在高原之上的,所以高原就是群眾性的藝術水平、欣賞水平的提高,鑄就了藝術的高原,在這個高度上再往上,就會出現(xiàn)高峰。
·問:如何評價目前歌劇《檀香刑》的呈現(xiàn)?
莫言:我現(xiàn)在只看了兩版,一版是首演,一版是在濰坊的演出,修改過的青島版還沒有看。我覺得首先情感很飽滿,創(chuàng)作者的感情非常真摯,故事本身也涉及到了我們民族歷史上的一段悲壯的歷史,歌劇的基調也是悲壯的;第二,覺得這部劇很輝煌,歌劇中高亢華美的唱段,合唱時可以讓觀眾血壓升高的激揚旋律,整體上營造出了令人感動的氛圍。
·問:如何看待傳承與創(chuàng)新?
莫言:這是創(chuàng)新、改革中的矛盾,我個人也有一些體會,傳統(tǒng)的戲曲元素肯定是老觀眾迷戀的原因,但是如果不進行創(chuàng)新,一直炒剩飯,也會逐漸失去生命力。每一個藝術創(chuàng)作者都希望有新的元素加進去,但是能否成功,這個很難保證??偠灾瑒?chuàng)新是必須的,哪怕是不成功的創(chuàng)新也是值得的,不可能要求創(chuàng)作者每一次創(chuàng)新都變成經典,一百次創(chuàng)新有一次成為經典就很了不起了。
(攝影:王小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