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毛蘆蘆:2016年定點深入生活小結(jié)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 毛蘆蘆  2018年10月09日15:14

毛蘆蘆和石梁中學(xué)校長蘇玉泉、工會主席藍松土一起回憶“拉練”往事

石梁中學(xué),地處浙西一隅,雖是個學(xué)生不滿一千的鄉(xiāng)鎮(zhèn)初中,卻有一項堅持了22年的創(chuàng)舉、壯舉,讓她在浙江乃至全國所有學(xué)校中獨樹一幟。

這項堅持了22年的創(chuàng)舉、壯舉, 就是每年到了元旦前夕,該校校長蘇玉泉都會率領(lǐng)全校師生進行一場名為“拉練”、為期一天、行程約40公里左右的遠足活動,這項活動自1994年12月28日開始,至今,已經(jīng)舉行了22次。

我曾經(jīng)是該校的一名歷史、語文教員,曾有幸參加了1994年的第一次“拉練”活動,1996年,我雖調(diào)離了該校,但也陸續(xù)回去參加了大約十來次這樣的“拉練”活動,對石梁中學(xué)全體師生不畏艱苦、堅持毅行的這種精神念念不忘,2002年我曾經(jīng)根據(jù)石中的這一題距小說獲獎已過去了十五個年頭左右,石梁中學(xué)的這項活動,一直都沒有停止過,而且,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每到年底,該校舉行這項活動時,都會有老校友、有已經(jīng)調(diào)離該校的老教師,甚至跟這個學(xué)校毫無關(guān)系的人來“自討苦吃”,來參加這項活動,這么多年,我的感動越積越厚,我計劃就這事寫一部報告文學(xué)。

非常幸運,我的創(chuàng)作計劃,受到了浙江作協(xié)和中國作協(xié)的關(guān)注,入選了中國作協(xié)2016年的定點深入生活項目工程的資助。

自今年7月底與中國作協(xié)簽訂立項合同之后,本人就馬不停蹄地去了石梁中學(xué),進行了為期五個月的定點深入生活,計劃2017年還要繼續(xù)“深扎”半年左右,直到本人寫完長篇紀實作品《難忘與你們同行》。

我的定點深入生活,大約可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向?qū)W校報到并廣泛進行采訪階段,時間從8月1日至9月底。除了采訪校長、在校老師、在校職工,本人還陸陸續(xù)續(xù)采訪了近三百位在校學(xué)生和老校友,做了四萬多字的采訪報告。

在采訪期間,適逢老校長蘇玉泉因年齡到位退居二線,本人還協(xié)助老校友楊小花、鄭友民等人成立了“石中泉水叮咚響”助學(xué)資金會,首期募得善款五萬兩千多元,由蘇校長具體捐助給石梁中學(xué)的貧困學(xué)子,以后,每年都會向該校學(xué)生提供助學(xué)資金。

這期間,最讓我感動的事是校友們捐錢為蘇玉泉校長買智能手機的事。蘇校長雖然當了二十二年的校長,卻兩袖清風(fēng)、家境清貧,至今用的還是不能上網(wǎng)的“老年機”,為此,在他退居二線的第一天,僅僅在兩三小時之內(nèi),石中老校友們就為蘇校長集資三千多元買了一部嶄新的智能手機,為此,我在微信中寫了篇散文《奇跡》,在短短三天內(nèi),閱讀量就突破了三萬人次,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共鳴。

在這階段,本人的校園美文集《大地的鈴鐺》,由少年兒童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在全國公開發(fā)行,并于2016年9月13日在衢州二中舉行了新書發(fā)布會,《大地的鈴鐺》一書得到了兒童文學(xué)評論家劉緒源老師、孫建江老師等人的高度評價。

第二階段為國慶節(jié)至11月底。本人參與策劃了一次“石中校友‘慶國慶’拉練活動”,參與者一百多人,老校友們不僅自己來“拉練”了,而且,還帶著孩子來參加了。為此,本人曾寫散文《國慶,我們?nèi)ァ袄殹薄芬晃?,現(xiàn)把全文摘錄如下:

時隔二十二年,除了我和我的學(xué)生、校友,我終于又帶了一個人來聆聽蘇玉泉校長做“拉練”動員報告,那就是我的女兒。

“我們?yōu)槭裁匆殻?994年,我在《中國青年報》上看到一篇文章《中日夏令營中的較量》,作家孫云曉很感慨,因為我們中國孩子在夏令營中的表現(xiàn)處處不如日本孩子,他向我們中國人敲響了警鐘。這對我震動極大。我決定把自己學(xué)校的孩子拉出去跟日本孩子做個無形的較量,于是,在那年的12月28日,我?guī)ьI(lǐng)石梁中學(xué)的全體師生,踏上了九十華里的徒步‘拉練’之路,就為了證明咱們中國的中學(xué)生是能吃苦、有毅力的好少年!我們成功了!這個‘拉練’活動,我們從那時起,一直堅持了二十二年,舉行了二十二次。而今天這次,是最特殊的,因為這是為新中國母親祝壽的一次‘拉練’活動,是畢業(yè)之后的校友,拖兒帶女特意回母校組織的一次活動!”蘇校長在石中操場的司令臺上慷慨陳詞,女兒站在我身后默默聽著聽著,原先那一臉的不以為然,慢慢變成了一臉的嚴肅認真。

“拉練能帶給我們什么?”蘇校長繼續(xù)激動地說道,“一是能鍛煉我們的身體,二是能磨練我們的意志,三是能增進我們的集體觀念!一個人,有時只有在集體中,才能迸發(fā)出難以想象的力量……”

類似的話,蘇校長其實已經(jīng)說了二十多次了,我陸陸續(xù)續(xù)參加了十來次“拉練”活動,也聽了十來次了,但今天,靜立在石中操場上,我依然聽得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不僅僅因為這是我平生第一次和女兒一起聆聽蘇校長的講話,而且,在我周圍,還有十多個小娃娃也在靜靜地聆聽。最小的才上幼兒園大班,最大的孩子,也只不過在讀高一。

今天,不僅石中的老師來參加“拉練”了,不僅石中的學(xué)生、校友來參加“拉練”了,而且,連我們的下一代,也來接受“拉練”熏陶了。

這是二十多次拉練活動中,唯一一次在國慶長假期間舉行的活動,也是唯一一次有那么小朋友參加的活動。

真的,我從這些小小孩身上,看到了石中精神的新的傳承者,看到了“拉練”活動添了更深的意義, 我看到了薪火相傳的美麗和莊嚴…….

終于,“拉練”隊伍出發(fā)了。這次跟以往每一次確實不一樣,因為這次扛“拉練”旗幟的多半是小學(xué)生,而且學(xué)校里的校車一直把我們送到石梁深山大俱源村的東方度假村,一行六十多人才開始爬山,往市天氣雷達站方向進發(fā)。起先,我對蘇校長這樣的安排還稍微有點失望,覺得他因過于照顧那些小孩子的步行能力而忽視了“拉練”的真味。沒想到,那上山的路,居然挺長的,我們一直向上盤旋了兩個小時左右,才抵達目的地。

雖然在行進的過程中,“拉練”隊伍因為校友當年畢業(yè)的年份不同,分成了好幾“部落”,有些“部落”人多熱鬧些,有些“部落”人少冷清些。但每個人的努力,每個人的堅持都是一樣的,每個隊員對身邊之人的照顧和呵護,也是一樣的。不,這次因為多了一些孩子,一路上,還多了很多笑聲,氣氛也活潑了許多,大家感覺自己都年輕了不少。

而最大的不同,是所有校友對蘇校長的態(tài)度都不一樣了。一貫來,蘇校以嚴于治校著稱。當年,學(xué)生們見了他,大多像老鼠見了貓。但是,今天,貓變成了一個微笑的彌勒佛,無論誰見了他,都感覺他特別的親切、慈祥。

我也如此,一路上,我每次遇到來來回回照顧校友和孩子們的他,都會開開心心地喊他一聲“親愛的蘇?!保⒂H昵地拍拍他的肩,惹得校友們好幾次大笑起來。

也惹得我女兒反復(fù)與我耳語:“蘇校長太可愛啦!”

是啊,嚴肅的蘇校,其實也有非??捎H、可愛的一面??!

今天,我屬于“拉練”隊伍中的一個小部落。因為除了女兒,我還有兩個當年我當過她們班主任的“嫡親”的學(xué)生鄭月華和蔣慧姬跟著我,我的一個小“蘆粉”、江山城南小學(xué)四年級學(xué)生柴翊也從她母親的“部落”里跑了出來,主動成了我們“部落”中最小的一員。我們五人一起上山,又一起冒雨下山,差不多徒步走了四個小時,才回到度假村。最后,女兒已經(jīng)累得東倒西歪了。不過,她一直堅持幫小柴翊撐著傘,小柴翊則一直在大聲唱歌,給小紅棗姐姐鼓勁,給我們鼓勁,也給她自己鼓勁。

越接近山腳,雨越大,山風(fēng)濃霧裹著我們,氣溫驟降了許多。然而,一路走下來,盡管我的腳已起泡,泡還被磨破了,腳痛得我有一段路干脆當起了“赤腳大仙”,但我卻始終覺得很享受,不僅聽慧姬、月華給我講了不少童年故事,還聽校友陳方方給我講了當年她拉練回校后夜觀流星雨的故事,聽校友曾建芳回憶了她當年從上方灰坪老家慕名前來“石中”求學(xué)的經(jīng)歷,她說那時衢縣的孩子中考若考不上衢州二中、衢州三中,最大的選擇就是“石中”。我還聽另一校友梅建霞回憶了我當年和孩子她爸談戀愛時的往事,那時她是孩子,看熱戀的我們感覺特別美好……

所以一邊走,我一邊竟變得無限恍惚起來,仿佛我已走回到我的青春歲月去了……

等我們再次回到度假村時,我和學(xué)生、校友們的感情都近了許多許多,而小紅棗小柴翊這兩個年齡相差了四五歲的孩子,已結(jié)成了莫逆之交……

這就是“拉練”的魔力,它不僅鍛煉了我們的身體,磨煉了我們的意志,更像味精那樣,鮮美了我們的生活,更像鹽一樣,給我們的精神注入了無窮的力量。

感謝這次“拉練”活動的發(fā)起人——石梁中學(xué)九九屆高中畢業(yè)生楊駿,還有為這次“拉練”付出很多勞動的曾建芳和徐淑琴校友,以及高聲為這次活動呼吁的周旭榮老師、丁利民老師,積極參與這次活動的鄭望春老師、俞美珍老師!

感謝參與這次活動的每一位親愛的校友和每一個可愛的孩子,因為,我們這次參加“活動”的所有人,其實都是石中堅持了二十多年的“拉練”活動的繼承者,也是先驅(qū)者,從今年開始,石中校友會在每年的“國慶”長假時間,都會組織一次“拉練”活動。

今天的我們,既是二十二次大“拉練”活動之后的一個“結(jié)點”,更是一個全新的起點,閃亮的起點!

我們,這些普普通通的石中人、石中人的孩子,其實已經(jīng)在浙西大地上,創(chuàng)造了一個堅持的奇跡、堅韌的奇跡,創(chuàng)造了一個造夢者的傳說、追夢者的傳說!

很開心,今天,我終于帶著我的孩子,來聆聽了蘇玉泉校長的一次演講,來參與了“石中”歷史上的一件大事!來開啟了她嶄新的一段精神之旅!

最后,我以我孩子拉練回來所寫的一段文言文來為這篇文章結(jié)尾,雖然她只是寫景,卻充分表達了這次“拉練”活動對于打開一個孩子眼界與心境的重要性:

“童齔之后,余少見霧。后所見薄紗狀流散于空中之物,盡霾矣!數(shù)年來,余常念霧之輕靈空明。新中國68年,余隨母參加‘石中’拉練活動,游大俱源,見霧,喜不自勝。夫霧也,若天之羽織,地之素裳,裊裊兮如炊煙之初起,渺渺兮似美人之顧盼。霧潛作露,染余眼睫發(fā)末,伏余袖口裙裾。然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耳!聞竹露滴清響,望松柏拂萬壑,景澄碧也,心亦澄碧也!行于霧濃之處,若擊空明,若溯流光,若彳亍于仙境而不知春秋幾何。登頂之時,真有杜子美‘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氣概。余諳曉人之一生不過滄海一粟,然當余臨風(fēng)望天地之時,心有天地之獨占感!噫!此為造物之神奇乎?此為造物之神奇哉!也為‘石中’精神之見證哉!”

這個階段的大事,是石中優(yōu)秀的老教師聞銀泉先生不幸因車禍身亡。本人除去安慰其妻女、參加聞老師的追悼會等,還積極為其家屬聯(lián)系交警部門為其妥善處理后事。也曾三次寫文章追悼聞老師。

雖然蘇校退位了,聞老師去世了,但石中人通過“國慶拉練”,通過成立助學(xué)基金會,通過為老蘇捐款買手機,通過參加聞老師的追悼會,大家的心卻擰得更緊了。

由此,我深深感到,正是這22年如一日的“拉練”活動,使“石中人”的心,比別的任何學(xué)校的人心都凝聚得更緊。

在這期間,本人被列入浙江省第十屆文藝精品扶持的長篇小說《重回花開》,在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順利出版,在全國公開發(fā)行。

第三階段,是12月1日至今。

本人積極和石梁中學(xué)的新校長鄭曉紅進行聯(lián)系,積極參與該校文學(xué)社的續(xù)建工作,并義務(wù)擔任該校文學(xué)社的指導(dǎo)老師。

這個階段,最讓我欣慰的事,是鄭校在老校長和本人的影響下,已經(jīng)開始著手準備該校歷史上的第二十三次“拉練”活動。本人很高興,“拉練”的旗幟又被新校長接了過去并高高地擎了起來。

鄭校長說:“現(xiàn)在,農(nóng)村孩子往往比城市孩子還嬌氣,堅持學(xué)校的‘拉練’傳統(tǒng)非常有必要。我想通過‘拉練’來磨煉孩子們的意志與體魄,還想通過文學(xué)社帶動全校掀起閱讀熱,讓石中孩子通過文學(xué)作品的引導(dǎo),拓寬其眼界和心胸,讓石中的孩子無論在身體上和精神上都成為最強健的中學(xué)生!”

第四個階段,從2017年元旦開始至2017年6月底,本人還會在石梁中學(xué)繼續(xù)定點深入生活半年,進行長篇紀實文學(xué)《難忘與你們同行》的創(chuàng)作,爭取于2017年6月底將書稿交給浙大出版社(已與該社達成出版意向),爭取2017年底前出版并發(fā)行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