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秦淮河畔思悠悠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 周紅英  2018年03月19日10:37

在東水關(guān)城堡上眺望秦淮水,只看那水上慢慢悠悠的游船畫舫,你就會感覺到, 她永遠不會急匆匆地失了風(fēng)度。她從東南邊來,跟她的老朋友——東水關(guān)的老城墻——打個照面,折了個九十度的彎,像逛耍的游客,又慢慢悠悠地流過桃葉渡,經(jīng)過中華門,穿過許多石拱橋,撫過老城南的邊邊角角,向西北方向的西水關(guān)去了,那盡頭有她最終的歸宿——長江。東水關(guān)是接她進城的閘口,一同守在這里的,還有幾棵不知哪個年代留下來的老樹,虬枝崢嶸,看上去在這里守了有些年頭了。

兩岸的民居是依著這河的氣質(zhì)建成的,白墻黛瓦,顯得古典質(zhì)樸。順著河岸的石階往上,是一處矮墻圍起來的僻靜園子,里面有當(dāng)年吳敬梓讀書寫作的秦淮水亭。幾位老婆婆愛搬個凳子坐在園子門口曬太陽。幾位老伯喜歡一早把鳥籠掛出來,在一邊拉開鍛煉的架勢,伸展胳膊腿,任鳥兒在籠子里跳上跳下婉轉(zhuǎn)鳴唱;另有兩位,也已年過花甲,每天早早地擺出一地的花草、古玩,一邊營生一邊閑看來往行人。這里是李白寫過的“二水中分白鷺洲”的白鷺洲公園后門,早先有個很熱鬧的花鳥市場。如今花鳥市場搬走了,他們多半是留下來守護老宅的。這里的一切,似乎都是老物:老樹,老房,老園子,和老人。

這河,也是一條流淌了千年的老河,老得連身世都沒有了確切的記載,只剩下傳說。有人刨根問底地去查了史料,也最多是一知半解地查到,有一條由南自北穿過金陵城的河,曾經(jīng)稱作“龍藏浦”。除了她,這還能是誰呢。那時,高懸夜空,與她清輝相隨的,尚還是秦時的明月。

龍藏浦——藏著蛟龍的河。金陵先民給她起了這載著傳說的名字,來暗示她存在的緣由。那個古老傳說的大概內(nèi)容是,秦始皇為保嬴氏江山千秋萬代,挖斷了方山長垅,開鑿了這條河,連通南北江河,以水泄“金陵王氣”。傳說畢竟是傳說。開山鑿河是件大事,在《史記》這樣記史詳實的史書中卻只字未提,無跡可尋。難怪有后世的人對此不予認可,還多番考察,得出這條河“屈曲自然,不類人工”的結(jié)論。人工也好,天然也罷,她默默無聞的前半生已湮沒在歷史的洪流里,不可追究;她后半生的經(jīng)歷和金陵城的命運連在一起,如影相隨。

翻開古人留下的詩篇,提到這條河的詩詞不少?!盁熁\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年來腸斷秣陵舟,夢繞秦淮水上樓”,“興亡莫漫悲前世,淮水而今尚姓秦”,“梨花似雪柳如煙,春在秦淮兩岸邊”……。秦淮河,淮水,不必猶疑,它們都是她的芳名?!盎此笔菨h代人對她的稱呼。隔了幾個世紀,到了唐,唐人就著漢人給她的稱呼,又因著秦始皇“泄金陵龍氣”的傳說,給她冠了個“秦”姓,這便是“秦淮河”。她的一些故事,幾段歷史,就存在這名字里了。

如果沒有北方中原的戰(zhàn)亂,她也許就是江南千千萬萬條普通河流中的其中一條,千年一日地逶迤在金陵小城,履行她作為一條河的使命,撫育滋養(yǎng)兩岸的蒼生百姓,喜聞樂見小城的商貿(mào)往來,讓她的生命同充滿煙火氣的雞鳴犬吠人聲繚繞在一起。歷史風(fēng)云變幻。從魏晉時期起,北方中原戰(zhàn)亂紛繁,先后在晉、唐引來兩度“衣冠南渡”,這座城市從一方百姓世代安居的樂土淪為一個金玉其外的偏安之城,一個達官貴人的享樂之地。

偏安于此的政權(quán),雖然也曾有過興盛,但終究缺乏力挽狂瀾的力量,所以其興也勃,其亡也忽。不管她愿不愿意,在古人的詩篇中,秦淮河常常與影射亡國的玉樹哀歌并舉。當(dāng)年偏安金陵的南朝后主陳叔寶不思振奮,作《玉樹后庭花》,在后宮晝夜吟唱,終至滅國;還有同樣喜歡填詞作曲的南唐后主李煜,“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最終淪為北宋階下囚,披著鐐銬,在哀哀的離歌聲中從秦淮河岸的驛亭凄惶北上洛陽。這些歷史常常被后世的詩人用來借古喻今,諷喻當(dāng)朝統(tǒng)治者不吸取前朝統(tǒng)治者沉湎歌舞,荒廢朝政,以致國破家亡的教訓(xùn)。唐代詩人杜牧在《泊秦淮》中寫過“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北彼瓮醌曇苍凇队钨p心亭》中寫下“于今玉樹悲歌起,當(dāng)日黃旗王氣昏”。秦淮水承載了他們對歷史的感慨,對現(xiàn)實的憂慮。近代文人也在她的槳聲燈影中散布了一絲迷離曖昧的幽暗氣息。

然而,縱然她目睹過、耳聞過末世的茍且和靡靡之音,她的見識又何止于此呢。東晉名士的清談,王謝家族的高論,梁武帝的講經(jīng)論佛,她又何曾沒有耳濡目染。還有,難道當(dāng)年幽居烏龍?zhí)兜牟苎┣?,不是一邊飲著秦淮水,一邊把“一把辛酸淚”寫成了不朽的《紅樓夢》?難道當(dāng)年讓三十三歲的吳敬梓心心念念,從百里之外的安徽全椒遷來金陵,二十年嘔心瀝血,寫就傳世之作《儒林外史》的,不是秦淮水?

一方水養(yǎng)一方人。千年金陵古城中的秦淮河,養(yǎng)育了世世代代臨河而居的金陵人,堪稱金陵人的母親河。拋開“泄金陵王氣”的傳說,秦淮河是一條河,秦淮水是一河之水。老子云,“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薄疤煜履崛跤谒詮娬吣軇?,以其無以易之?!薄爸寥帷奔此K侨崛醯?,卻因柔弱而剛強?!爸翀浴焙挝??非金,非銀;是歲月,是時光。秦淮水以柔弱之軀與銷金爍銀的時光對峙,消溶浩瀚的歲月。就像劉禹錫《石頭城》里寫的:“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此畺|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故國,空城,女墻,還有吟詠慨嘆的詩人,早已歸塵歸土,但明月還在,秦淮水也依舊款款而行。她流過秦漢,流過魏晉六朝,流過唐宋元明清,流進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生生不息。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鼻鼗春舆呍?jīng)的侯門大戶,早已換成了普通人家,他們在這里累世而居,把金陵的風(fēng)俗、習(xí)慣、甚至語言一代一代往下傳。南京古屬吳地,說吳語。但歷史上北方人口的南遷使當(dāng)?shù)卣Z言與北方語言混雜,吳音的婉轉(zhuǎn)與北方話的有力合體。如今,從秦淮水岸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老秦淮人家偶爾飄出的三兩句話,讓外來的游人甚或是新南京人,只感其抑揚頓挫,而不解其意;箍桶巷賣餛飩老太那句經(jīng)典的“阿要辣油啊”還算好懂。那腔、那調(diào)、那詞、那句,透著古老的金陵味道,讓你不禁揣測,隔了這多歲月,還有多少六朝以前的吳語古韻、多少南渡而來的中原雅音遺留在這老城南話中呢?

一切古老的事物都應(yīng)該被善待。古老的秦淮河也受到了善待,人們待她就像待飽經(jīng)滄桑的母親,小心翼翼地,充滿愛護和尊敬。今天的秦淮河,綠柳依依,河水清清,映照鮮明。南京人努力維護著她的古典美,修復(fù)了曾經(jīng)的樓臺亭閣,又把沿岸的房屋整飭一新。秦淮河也曾屢屢陷入過病態(tài)和困窘。如今實行了河長制,秦淮河各段的健康狀況也有專人負責(zé)了。定期的河道疏通和清理,使她更加清澈、暢通。她的美麗,她的滋養(yǎng),也被現(xiàn)代南京人充分利用起來,打造、建設(shè)更好的南京城。這條河與這座城,在新的時代相濡以沫,也相得益彰。每天都有不絕的人來秦淮河邊。他們或者是遠道而來的游客,或者是久居此地的居民。他們面對秦淮河,追古,撫今,也想像一下這座城市的未來。老年人牽著小孫子孫女來河邊,輕輕給他們講這條河悠遠的故事;年輕人在周末或假日放下手里的工作和學(xué)習(xí),來這里與她結(jié)伴緩行,讓款款的秦淮水引領(lǐng)他們的腳步和心情。的確,還有什么比這款款的、柔柔的秦淮水更能讓人心情柔軟安詳呢?

在這生機蓬勃的春天,我也來到這古老的秦淮河,跟著她悠悠的腳步,回味她的歷史,品味她的當(dāng)下。讓我用一首詩,來書寫我領(lǐng)略到的、她在新時代的美好、愜意與希望:

十里秦河古道遠,

綠楊蔭里舊夢還。

輕泛蘭棹穿曉風(fēng),

漾漾波心看月殘。

閑聽鶯燕呢喃語,

還枕簫歌伴雨眠。

淮水年年煥新彩,

豈為歲月改朱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