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元宵節(jié)與芥菜飯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 蔣慧君  2018年02月28日09:08

又是一年元宵節(jié)。 按理說,元宵節(jié)是要吃湯圓的。但在我老家大麥嶼,在元宵節(jié)的中午,家家戶戶卻都要燒上一鍋芥菜飯。因了這芥菜飯,還能引出一段典故來。 相傳乾隆年間,乾隆皇帝微服私訪六下江南。在某年農(nóng)歷二月二那天,他巡游到窮書生張某家。時至晌午,好客的張生盛邀乾隆皇帝留下用餐。張妻正欲做飯時,卻發(fā)現(xiàn)家中的大米所剩無幾,又沒菜肴可佐餐。機智的張生靈機一動,計上心來。他趕忙跑到自家菜園,剝來一把碧綠幼嫩的芥菜交與妻子。巧婦張妻試著把芥菜與米混合,煮成了一鍋綠中夾白、加了佐料的芥菜飯。吃慣了宮庭御膳房大餐的乾隆爺,一聞到這芳香撲鼻的芥菜飯,不免食欲大增。他連問這是什么飯?張妻答道:“這是芥菜飯,吃了不會生疥瘡。”于是,二月二吃芥菜飯的習俗以及說法便代代相傳了下來。 原先二月二吃芥菜飯的習俗,我們老家人怎么會提前到元宵節(jié)了呢?還是媽媽為我揭開了謎底。 當年,漁家人的生活并不富裕,溫飽問題仍難解決。怎么辦?只能是糧食不夠其它食物來輔助。賢慧的漁家女人各顯其能,為家人的溫飽想出諸多果腹的方法來。如將麥麩混合在紅薯絲湯中、紅薯渣磨粉做成紅薯年糕、紅薯皮磨粉捏成小老鼠狀蒸熟當點心等等。若問口感如何,也只有吃過的人才知道。那些食物,粗糙無味難以下咽。只能囫圇吞下,填飽即可。生活條件稍有提高后,也是蘿卜、紅薯加少許米,應付著日常的一日三餐。以至于現(xiàn)在有相當一部分老人一看到蘿卜、紅薯之類的食物,潛意識中總想避而遠之,小時候的艱難生活如烙印般揮之不去。若想做頓肉丸打打牙祭,也是把豬肉和薯粉摻和成1:3的比例,肉丸子吃不出個肉味來。一般只有家中來客時,珍貴的湯圓才得以現(xiàn)身。 當時的糯米湯圓,用的是自家磨的糯米粉。一般都是和好面粉搓搓圓,放鍋中燒開撈起,添加豬油,撒上桂花、白糖即可待客,這種湯圓稱之為油圓或白眼湯圓。家境稍稍富裕些的人家,主婦們則會自制湯圓餡料。餡料中有花生、芝麻、白糖、豬油等,然后和面把餡包上。在當時,那可是待貴客的奢侈食品。每當客人上門時,家中的小孩便巴望著客人食量能小一些或客氣一番,撥點湯圓到小碗中,讓他們也能品嘗一下那在逢年過節(jié)都難得一嘗的美味,以滿足那不時冒出的饞蟲。我大舅小時說過的一句話,曾傳遍了整個大麥嶼。他說,天底下最好吃的食物莫過于湯圓啊。 作為上等食品,一般人家無力消費,于是芥菜飯?zhí)崆?。在元宵?jié)的這天,芥菜飯就成了大麥嶼老家過節(jié)的標志。據(jù)了解,芥菜中含有大量的葉綠素及維生素C,經(jīng)常食用能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強抵抗力,對人的皮膚還真是大有好處的,故“吃芥菜飯不爛毒”自有它的科學道理。當然,在玉環(huán)的港北片,二月二吃芥菜飯的習俗倒是一直流傳至今。只不過,與當年乾隆爺所吃的純粹芥菜飯相比,現(xiàn)在芥菜飯的口味因加入了各地的飲食習慣而變得更加豐富了起來。 因為元宵,因為芥菜飯,讓我的記憶停留在那溫馨一刻。 我曾經(jīng)的工作單位,是在離家十多公里的小鎮(zhèn)上。平常午餐都在單位解決的我,每逢元宵節(jié)都會回家團圓。記得剛參加工作不久的那年元宵節(jié),天氣陰沉,料峭的春風攜裹著逼人的寒意,令人如置身于深冬之中。那天,與寒風形成強烈比對的,是沿途家家戶戶飄散出來的芥菜飯香,彌漫空中傳遞著家的溫暖。 回到家,媽媽已燒好了一大鍋加入豬肉、鰻鲞、蝦干等佐料的芥菜飯。奶奶正樂呵呵地跟爸爸談笑著,聊著家長里短。這時,媽媽把香氣四溢的芥菜飯盛到一個個白底藍邊的大瓷碗中。我們兄妹四人與爸媽、奶奶圍坐一起,人手一碗地吃著、聊著。可口的芥菜飯,濃郁的親情,那種從心底里往外透出的快樂滿足縈繞了整個身心。 飯后,天氣越發(fā)陰沉,不久便飄起了雪花,令下午要去上班的我望而卻步。或許,老天也想讓我把這份快樂延續(xù),給我半天的時間繼續(xù)來享受天倫、感受親情吧?現(xiàn)如今,全家人其樂融融一起吃芥菜飯的場面不復再現(xiàn),爸爸和奶奶的容顏浮現(xiàn)眼前。溫馨記憶中夾雜著的傷感情緒,此刻已迷蒙了我的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