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崔哥:身價最高的華人脫口秀藝人
圖為北美崔哥正在脫口秀現場。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北美崔哥,真名崔寶印,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全球知名網紅。在北京外國語學院讀過英文,考入北京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和英文同聲翻譯雙學位,畢業(yè)后就職故宮博物院,為到訪的外國領導人做翻譯。1988年來到美國,這一待就是30年。在別人眼中,他是地道的老北京,真正的“美國通”, 身價最高的華人脫口秀藝人。
草根打拼 家喻戶曉
1988年,崔寶印到美國西雅圖大學學習法律。因為英文十分流利,他經常做翻譯謀生,曾為比爾蓋茨、波音總裁做過同聲翻譯,并且在2006年胡錦濤主席訪美時,還為美方做過同聲翻譯。因為精通中英雙語,擅長表達,他偶爾也兼作主持人,曾參加過美國達人秀,方方面面都是優(yōu)秀的代名詞。
如果不是崔寶印自己透露,觀眾和粉絲很難想象,為了養(yǎng)家糊口,他做過各種各樣的體力活兒,當過武打演員替身以及兼職群眾演員;賣吸塵器,賣車,送披薩;開餐館兒,擺地攤兒;當導游,做紅娘;還在法庭上做過翻譯、調解員和律師咨詢員。那時,崔寶印已經有了三個孩子,為了撐起一個家,他做過不下十種小生意,用他自己的話說,簡直是飽經滄桑。
2009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一切變得有轉機。因為長期呆在美國,他的夫人心情壓抑,十分想家,因為平時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說中文。
為了發(fā)泄思鄉(xiāng)的情緒,崔寶印找來一群中國朋友在西雅圖家里的地下室聽他講段子。一夜之間,這個“勸你不要來美國”的視頻,就在國內家喻戶曉了。就這樣,他從翻譯到主持人,又成為脫口秀藝人,開始了他在美國的娛樂生涯。
中國積淀 成就人生
崔寶印總結說,“我的脫口秀主題就是,美國是個很不錯的國家,有很多先進之處需要我們學習。但中國也是一個偉大的、有潛力的、愿意和世界分享的文明大國。今天中國的強大確實讓海外的華人腰桿硬了,硬得更有底氣。讓我們嘗到了大國崛起的這種自豪感?!?/p>
他在脫口秀里告訴年輕人,美國是可以去的,也是可以學到好東西的,但是千萬不要輕易地認為到美國的目的就是做一個美國人。因為說到底美國不缺一個從中國來的“美國人”。中國人在美國的真正價值,其實就是兩個字,“中國”。
想在美國發(fā)展,中國的背景和積淀才是本錢,對中國文化了解越深,在美國的價值就越高。中文學不好,中國知識很模糊,在美國充其量是用畢生的心血成為一個庸庸碌碌的普通美國人,僅此而已。崔寶印說,“我用我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到美國來一定要有規(guī)劃,不要盲目地跳進美國這個水里,等你真正清醒的時候可能已經人到中年了。”
文化商人 視角獨特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崔寶印又從美國慢慢回到了中國,穿梭于國內的互聯網和電視臺做各種各樣的節(jié)目。他上過湖南衛(wèi)視,北京衛(wèi)視,天津衛(wèi)視,深圳衛(wèi)視;在北京巡演六場,在上海蘭心大劇院巡演七場;他的網絡版脫口秀已經有上千萬的粉絲。
崔寶印的脫口秀,講的段子和笑話不是供人取笑,那些“段子”是他這30年來在美國的親身經歷。他說,“故事當中的喜怒哀樂,辛酸苦辣或許能夠給國內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和人生的某種開悟。
他認為之所以在中國能夠有觀眾和粉絲,不只因為他是一個藝人,而是他用走心的話,用最接地氣的老北京方言,用最正宗的英文口音講述了遠在天邊的美國生活,親切,樸實,國際范兒的視角又令人充滿幻想。
很多在美國華人選擇了在回國發(fā)展,雖然他們在國外的發(fā)展十分成功。如果留在美國,他們也許只是普普通通的電腦工程師,但是回到中國,他們打造了很多上市公司,推動中國互聯網行業(yè)走向世界,引領世界。如今,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市場,充滿著購買力和財富。作為新一代海外華商,崔寶印在自己的未來的發(fā)展計劃中寫滿了中國。
中美友誼 鋪路搭橋
隨著在美國知名度的增加,崔寶印時常受邀參加活動,軍校、上市公司、美國的CNN《看東方》等黃金檔欄目都曾邀請崔寶印做嘉賓。特朗普參加總統(tǒng)競選時,他作為共和黨華人為特朗普建了一個微信群,接著,微信群像星火燎原一樣增加到五十幾個,讓美國的高層和政府感受到了微信傳播力的強大。這也促使特朗普采納了競選團隊中華人的意見,在幾次的講話中,多次喊出“l(fā)ove china,china is great”。
崔寶印認為,在一定程度上,中美關系的發(fā)展決定著世界的發(fā)展。他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為中美兩國的友誼鋪路搭橋。2018年, 美國推出了一個紀錄片,名為《釣魚島是中國的》,崔寶印參與了制片和中文翻譯。
崔寶印的脫口秀,就像是中美之間的傳聲筒。他打算在北京衛(wèi)視開一檔節(jié)目,就叫做《崔哥來了》,每周為大家播出一些對世界、對中美兩國正能量的故事;此外,他還加入了時間客APP,通過約飯的方式,向他的粉絲和用戶面對面地分享人生經歷和美國的點點滴滴,希望為有需要的人做一個引路人。
崔寶印說,只有中國,才讓他真正發(fā)揮出了自己所有的潛能。他盼望中國越來越繁榮富強,盼望自己能夠發(fā)揮最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