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在交流中促進中華文化的繼承發(fā)展
來源:人民日報 | 連輯  2018年01月18日14:17

近年來,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的眾多國家在文化藝術交流上形式越來越新、內容越來越多、規(guī)模越來越大、影響越來越廣。文化藝術交流搭建起“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橋梁,也進一步促進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的相互借鑒、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欣賞。面對日益頻繁而密切的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如果能處理好三個關系,將大大有益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與發(fā)展。

首先,要處理好馬克思主義和儒家文化的關系。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馬克思主義從五四時期進入中國后,到今天為止的實踐都是成功的。這是因為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取得了成功。成功的關鍵是什么?關鍵在于中國這幾十年來處理好了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關系。馬克思主義是種子,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傳統(tǒng)文化是沃土。馬克思主義的種子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沃土中扎根越深,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越顯著。毛澤東思想里面大量的對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論述都深深地扎根于中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美國有學者曾經做過統(tǒng)計,毛澤東思想的語匯詞匯和信息量里面,馬克思主義的部分占到25%左右,75%的內容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這說明馬克思主義只有與中國實際、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才行得通。結合得越好,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成果越顯著。有人喜歡用僵死、主觀、本本的教條主義看待馬克思主義,這樣會將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桎梏住,是不可取的。在中國如此豐富的社會實踐中,如果只套用馬克思一百多年以前的本本,是解釋、解決不了當前的社會現(xiàn)實問題的。

其次,要處理好中西之間的關系。中是中國,西是歐美。文化分野上,大體可以分為這兩大類型。從1840年以后,西方的思想、文化、藝術等大量涌入中國。在其后的歷史過程中,我們在某些時段、某些領域,不知不覺輕視、甚至否定了自身的傳統(tǒng)和文化優(yōu)勢,結果走了一些彎路?,F(xiàn)在我們重拾文化自信、文化自覺,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看到中國五千年文明中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勢所在。其實中西關系就是本來和外來的關系。我們必須要搞清楚“我是誰”“從哪里來”,然后,才能明白“向哪里去”。“向哪里去”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打開國門,借鑒吸收國際上所有國家、民族創(chuàng)造的人類共同的文明成果和文化積淀。在亨廷頓《文明的沖突》一書中,他認為儒學、基督教、伊斯蘭教將形成三個新的文明沖突。他的預見過去了二十多年,并沒有實現(xiàn)。如今,人類社會正逐漸地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體系緩步前行。雖有沖突,但人們的價值觀在求同存異的過程中逐漸嬗變。這種情況下,我們更應該不忘本來,吸收外來,才能真正的面向未來。

第三要處理好古今關系,也就是繼承和發(fā)展的關系。中國五千年形成的古代燦爛文明,不論是人生觀、價值觀、宇宙觀、哲學觀、道德觀、倫理觀,經世致用觀等,極富智慧,其中有大量的帶有絕對真理性的內容可以古為今用。今天來看,仍然符合當下話語語境、思想體系和社會需求。如何繼承?中央在《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中做了明確表述。其一,要批判地繼承傳統(tǒng)文化,把優(yōu)秀的部分繼承下來。其二,要突出文化的時代性,有兩個大的范疇:一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革命文化,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兩者有著非常鮮明的時代性和中國特色。比如中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灣精神,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大慶精神、大寨精神,再比如女排精神、航天精神等等,這些就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最顯著代表。我們如果能夠把傳統(tǒng)文化和當代文化有機結合起來,就能夠實現(xiàn)中國文化的薪火相傳、一脈相承,就能夠實現(xiàn)既有繼承又有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