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畫中濤聲充滿耳——曾嶸與他的黃河畫作
來源:南方日報 | 尹廣  2018年01月05日10:38

《飛越黃河》(國畫) 曾嶸 作

佇立在曾嶸創(chuàng)作的《永恒的濤聲》《生命的河》《龍槽石壁》《飛越黃河》等表現黃河的畫作前,我領略了“黃河之水天上來”的雄壯之美,懂得了“咆哮”一詞的準確性和震撼力。

觀賞曾嶸的黃河題材畫作,眼觀滾滾波濤,挾萬鈞之勢呼嘯而來,勇流急湍,萬馬奔騰??催^曾嶸畫作的人,都會驚嘆他把黃河畫活了、畫神了、畫絕了:他用中國畫的手法畫出了油畫的逼真、攝影的生動,他把靜態(tài)的繪畫畫出了強烈的動感,他把無聲的畫面畫得擲地有聲。在他的黃河系列畫作中,既移用了傳統國畫山崖的長線條疊加拖拽的表現力,又吸收了長安畫派枯筆細擦來豐富層次的技法。他以傳統的功力糅進去,以現代意識的構思表現出來,南墨為本,兼有北韻。如《生命的河》,河水的構成主要突出線的張力,而《永恒的濤聲》則刻意營造水流的肌理效果。曾嶸在畫作中糅進了自己的觀念、傾注了自己的感情,充滿了對自然、對中華民族謳歌的真誠和激情,賦予黃河波濤全新的審美價值。

作為中國畫的踐行者,曾嶸始終要面對兩個課題。其一是如何傳承中國繪畫的傳統精神。中國畫的筆墨也好,美學價值也罷,都是中華文化千百年的積淀和沉襲,傳承和弘揚是恒久的命題;其二是有意義的突破,有價值的創(chuàng)新。跟任何事物一樣,沒有變革,就沒有生命力的續(xù)航。從鑒賞角度看,無論是從業(yè)人員,還是普通百姓,都會感受并實踐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融合。曾嶸運用中國畫傳統的精神表現當代,吸納傳統繪畫的精華,借鑒了西方繪畫的理念,實踐了繪畫傳統就是宇宙萬物之道延伸到繪畫中的審美之道。概言之,他結合中國畫南北藝術風格,吸納國外美術精華,表現當下,理解今天,實踐了“筆墨當隨時代”。

展開曾嶸的黃河畫作,首先感嘆他的立意和畫面的取舍。在中國畫批評中常說的最多的3個詞是“氣韻”“筆墨”“寫意”。張大千認為寫是用筆,意是造境;潘天壽認為筆表現氣,墨表達韻;徐復觀認為氣為陽剛之美,韻為陰柔之美;看曾嶸的黃河畫作,強烈感受傳統畫作中“筆墨”為主線:筆表達氣、陽剛,主體是寫;墨表達韻、造境、抒情,呈現陰柔之美。正是極強的筆墨表現,從而形成了瓜熟蒂落式的個性筆墨圖式。筆墨是中國畫特定的形式語言,對線力和墨韻的技法運用,基本上可以體現一個畫家審美追求和價值取向。曾嶸以嶺南畫派的傳統技法為基調,能動地吸取當代成功畫家的各種經驗,形成了具有鮮明個性化的藝術風格。黃河畫作中,他的手法表現正具典型的現代性——既有對西方畫法表現手法的借鑒,也有水墨化的強烈傾向,還有北方畫派的冷峻、干裂、粗獷的造境。在色彩的運用上,他在傳統色彩的基調上大膽地糅合了現代繪畫的冷暖變化,使畫面顯得明快、新穎,使色彩和墨韻達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曾嶸的山水畫,特別是黃河畫作,不是對自然的單純模仿,而是空間和時間因素相融合,現實與意境相結合,其在黃河波濤的表現上已趨成熟、完美,甚至已有“技進乎道”的形器突破,并由此構建出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光影感覺新世界。

(作者系作家、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