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生來散淡人
來源:新民晚報 | 胡曉軍  2017年09月29日08:20

著名文藝理論家,華東師范大學(xué)教授、博導(dǎo),文學(xué)研究所所長、《文藝理論研究》主編錢谷融先生,于2017年9月28日21:08因病逝世(1919—2017)。錢谷融畢生致力于中國文藝理論研究和教學(xué)工作,著有《論“文學(xué)是人學(xué)”》《文學(xué)的魅力》《<雷雨>人物談》《散淡人生》等,為現(xiàn)當代文藝理論建設(shè)和人才培養(yǎng)工作作出了重大貢獻。

今年中秋前夕,驚悉錢谷融先生仙逝,一時錯愕。等腦中空白過去,浮起的卻是五年前的中秋前夕。

那年中秋前夕,我因事雜無法分身,就讓兩個女同事去錢老家送月餅。她們回來傳話,錢老說了,姑娘們來,我很歡喜;曉軍若一道來,我就更歡喜了。

那年錢老九三高齡,智力體力猶勝六旬,棋照下、旅照行、肥肉生魚照啖、濃茶烈酒照飲。春節(jié)拜年,我想當然地帶去兩瓶黃酒,錢老先是道謝,話鋒一轉(zhuǎn),說他愛的,實在并非黃酒,而是白酒,晚餐常會佐以一兩。我因詫異而生記憶,不久后碰巧得白酒兩瓶,托人送去。過了半年,幾位作家聚餐,眾人齊向錢老敬酒。他喝的,正是白酒。他還特意同我干杯,呵呵笑道,謝謝曉軍的酒,好酒,我全喝了!

我得知錢老之名極早,但得識錢老之人極晚。原只是一次隨友順道的拜訪,不想從此那位朋友每見先生,先生幾乎都要問起曉軍情況如何、代為致意之類。朋友每每傳話,每每使我心頭一暖,并在這股暖意的驅(qū)動下前往問安。與那位朋友不同,我并不是他的學(xué)生,也沒有聽過他的講課,甚至與他的交談也從未涉及文學(xué)一星半點。

但我依然得到了他的教益、最根本的教益。

錢先生與學(xué)生下棋  攝于2016年2月

先是文。從他的書中,我知道了文學(xué)究竟是什么;后是人。從他的話里,我知道了做人到底該如何。文學(xué)是人學(xué),我深以為是,隨而判定若要從文,必先做人;繼而判定對任何人,聽其言觀其行要比讀其書更要緊。學(xué)術(shù)的自由度,實質(zhì)上是取決于問學(xué)者、接受者的自由度,即人的心靈的自由度。知識分子的夢,先是實現(xiàn)自我心靈的自由,后是發(fā)現(xiàn)、欽慕和欣悅別人心靈的自由,再是悲憫、呼號和改變自己和別人心靈的不自由。因此,居高臨下、好為人師,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固非君子之行,而故作清高、冷若冰霜,拒人以千里之外亦非君子之德。以自由曠達的人生與人平和相處,恰為大道正途。

錢老說他平生最愛諸葛亮,從小如此,到老不改。我想當然地以為他愛草船借箭、巧借東風,愛七擒孟獲、空城退敵——這些恰是我之最喜,為此不但多次去看京戲,還為《空城計》填了一闋《柳梢青》,并興沖沖地持去請他過目。

戰(zhàn)馬骎骎,城前怯步,舉項沉吟。一柱清香,兩名童子,三尺瑤琴。 雄師暗伏于心??粗T葛、安排九音。鐵戟千千,欲將磨洗,何處追尋。

錢老看了,撫掌稱善,說上半闕的“一二三”來得簡潔,讀去仿佛坐在劇院看戲,諸葛亮即將出場的當口,使人平生期待。下半闕則用杜牧的鐵戟,不但把赤壁懷古變成了西城懷古,難得是反其道而用之,好在出人意外。

話鋒一轉(zhuǎn),錢老說他所敬慕的,其實并非在蜀漢當丞相的諸葛亮,而是在隆中做隱士的諸葛亮,是“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諸葛亮。他還說幼年時與小伙伴們戲耍,就常得意地說自己是“散淡之人”。

我自然聯(lián)想起《空城計》中那句西皮慢板來:“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下一句,有兩個版本。一是“憑陰陽如反掌保定乾坤”,一是“憑陰陽如反掌博古通今”。前者為主流唱法,早就熟極而流;后為冷門唱詞,已是百不聞一。我料錢老所愛,必為“博古通今”而非“保定乾坤”。雖然如此,人格的獨立卻不等于處世的孤獨;而拋卻孤獨且享受喧鬧,更須要靈魂的強大。

錢老說,一個人的靈魂是否強大,除了看他的理性與感性力量是否強大,還要看他能否將兩者融為一體,從而產(chǎn)生更大的力量。因理性和感性絕非水火,而是相輔相成,不但不會彼此制約和互相削弱,更會因一股的強大而增強另一股的力量。我想,定是這兩股巨大力量的綜合,才能讓人不以為苦、反以為樂,不但不陷入孤獨、反而會享受喧鬧;才能在人格、靈魂與心態(tài)、行為之間,擁有大片自由的時空。

就錢老而言,他的獨立在于讀書,他的強大在于編書,他的融合則在于教書。對弟子們的入世或出世、得意或失意,他一概樂聽其言、一貫樂觀其行。原來先生所做之事,都是孔子已做之事。說起自己的陽歷生日與孔子相同時,他臉上的皺紋如水波般漾開,不禁得意之色。

我自然遙想起九十年前,也即錢老年幼之時,自稱“散淡之人”的神色。

生來散淡人,懶去理乾坤。

唯愿耽閑適,亦能擁苦辛。

讀教無品類,儒道有因循。

得意休相問,管他余幾春。

今年中秋前夕,不送月餅,只以此文送錢谷融先生。

錢老,您……您走好。

(作者:胡曉軍,市文聯(lián)研究室主任,市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副會長兼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