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繪光輝歷程 展軍旅雄風 ——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暨第十三屆全軍美術作品展覽側記
來源:文藝報 | 劉紅  2017年08月30日07:03

7月27日至8月9日,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暨第13屆全軍美術作品展覽在中國美術館、81美術館展出。展覽以軍事題材美術的特有語匯縱情放歌90年,鮮明的主題、獨特的視角、嶄新的語言形式、恢弘壯觀的風貌,為軍隊的歷史與發(fā)展作出了當代敘事,是新形勢下軍事題材美術創(chuàng)作的一次集中檢閱,是向黨的十九大和建軍90周年獻上的一份厚禮。

從宏大到細微:人民軍隊90年光輝歷程的生動再現

中國美術館圓廳內, 600余件作品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畫、宣傳畫、連環(huán)畫、裝置和實驗藝術,洋溢著愛國主義、英雄主義的主旋律,雄渾豪邁的畫風裹著金戈鐵馬的山河,細膩多變的筆觸記載著90年來每個歷史節(jié)點的重大歷史事件。濃墨重彩繪就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軍官兵為實現強軍目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砥礪奮進的風采。

貼近生活、接地氣、兵味兒濃,是此屆展覽作品給觀眾的突出感受。不管是反映部隊實戰(zhàn)化訓練的火熱場景,還是新時代軍人風貌的人物特寫,甚至一頂軍帽一雙草鞋等題材作品,處理得都富有新意。據悉,從接到征稿通知起,藝術家們紛紛深入革命老區(qū)、海防哨卡,走進南沙、西藏、新疆,走進軍營一線,通過開展慰問、采風創(chuàng)作等多項活動,與基層官兵同吃同住同訓練,獲得了許多創(chuàng)作靈感,從而使此次展覽作品更具生活氣息。來自武警某部的戰(zhàn)士楊威說:“我們平時訓練就是這樣的,所以看起來感到親切過癮”。

從新材料到新語言:展覽呈現出的新語境

“哇!好炫?。 薄八囆g還可以這樣玩?” 展覽現場,一陣陣驚奇的聲音此起彼伏。隨著閃爍的燈光與鏗鏘有力的音樂,不少人被裝置作品《大閱兵》動態(tài)的閱兵場景和整齊劃一的腳步聲吸引住。裝置作品《門神》《迷城》《船》以及紙雕作品《訓練場》等,也讓觀眾流連忘返,贊嘆不已。為實驗藝術辟出專門板塊,邀請在當代實驗藝術領域有影響力的藝術家參與,這是本屆展覽最為亮眼之處。很多專家認為,軍事美術展覽在審美和愛國主義教育方面,比其他展覽更強烈,而裝置藝術和實驗藝術有部隊自己的特點,促進了中國當代藝術的發(fā)展。

在形式上借用 “藝術+科技”理念,以錄像、裝置、綜合媒介等方式來表現人民軍隊的精神風貌,從視覺感受與精神感染兩個方面,進一步強化主旋律繪畫的表現深度和力度,突出了軍事文化的特征和魅力,實現了民族精神的弘揚與形式語言的拓展,使人們對軍事題材美術創(chuàng)作有一個嶄新的認識,這正是軍事美術順應時代發(fā)展和審美演進的一大變化。中國美協副主席李翔談到:“我們軍事美術的發(fā)展是開放、多元、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的,這些具有說服力的作品無疑改變了人們對軍人的刻板印象,從藝術之中可以看到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形象。”

從藝術性到精神價值:軍事題材美術展覽開創(chuàng)的新格局

較之以往展覽,本屆作品從題材選取到形式技法處理,不論是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等傳統(tǒng)形式方面,還是新增設的實驗藝術和綜合材料繪畫方面,都體現出藝術家對時代與人本身的思考,反映出他們的自覺擔當意識與社會責任感。

展覽中,航母、戰(zhàn)機出征,潛艇巡航等一大批表現軍隊新型裝備的寫實力作,蘊含著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力量和激情,成為展廳里當仁不讓的明星,頗受軍迷及觀眾好評?!跋冗M的武器裝備,證明了我們軍事力量的強大,過去的武器和現在根本不能比了,讓我這個老兵熱血沸騰,真想再次走進軍營。”97歲的老紅軍王剛坐在輪椅上,久久地凝視一件航母作品,感慨萬千。在美展中接受紅色教育,是很多單位、學校黨團組織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新途徑,展覽期間很多團體單位分批組織來到美術館參觀。北京燃氣集團一位黨員說:“通過視覺形式引發(fā)心靈的震撼,從而達到滋潤心田的效果,這樣的黨課走心,比任何說教都給力!” 十幾本厚厚的留言簿上,寫滿了離退休干部、軍人、工人、學生等各界人士的觀后留言,字里行間充滿了對軍隊對人民子弟兵的熱愛之情。不少觀眾寫到,人民軍隊是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的堅強柱石,是祖國的鋼鐵長城,沒有強大的國防就沒有國家的安寧。8歲的小學生趙鏑清畫了一條昂揚的龍,并且認真地寫下:中國萬歲!“國”字的一點,還特意畫了一個五角星表示。

熙熙攘攘的觀展人流中,不同膚色不同年齡的外國友人無疑是一道亮麗的風景,馬克西姆是北京外國語大學的一位留學生,他字正腔圓地說:“超贊!”露絲是個性格開朗的法國女孩,一進展廳,就興奮地掏出隨身攜帶的寫生本坐在地上臨摹,她說:“這些畫很震撼,中國的文化很博大?!?/p>

從傳統(tǒng)媒體到新媒體:展覽的傳播影響力廣泛

展覽開幕后,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媒體也紛至沓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等進行了充分報道,新媒體及時上線,擴大了閱讀群。人民網、中國軍網、新華網、雅昌藝術網、搜狐網、新浪網、鳳凰網、騰訊等門戶網站報道后又引發(fā)諸多鏈接,點擊量大增。而手機朋友圈之間的刷屏,更是讓這個“酷炫到爆”的展覽迅速擴散。從軍39年的軍旅畫家王界山看到這么多觀眾關注軍展,深受感動,他感慨道:“作為一名美術工作者,我們一定要牢記自己的職責,用手中的筆,不斷創(chuàng)造無愧于歷史和時代的作品?!眲側胛榈男卤鴱垞P在81美術館官方平臺上留言:“看朱日和閱兵振奮人心,今天的展覽同樣讓我們熱血沸騰,作為一名武警戰(zhàn)士,我希望用自己的血肉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完成好黨和人民交給的使命,保證人民生命和財產不受侵犯”。

8月的金風掀動血染的軍旗,90年的光輝歷程丹青繪就。一幅幅作品凝聚著熱血軍魂,匯聚著強軍時代的輝煌與精神動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途上,宛如一道灼熱的紅色激流,滾滾而來,在觀眾內心卷起千尺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