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美國文學中第一位悲劇神話的創(chuàng)造者
【編者按】
1864年5月19日,美國著名小說家納撒尼爾·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在新罕布什爾州的普利茅斯去世。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包括長篇小說《紅字》、《七角樓》、《福谷傳奇》、《玉石雕像》,短篇小說集《重講一遍的故事》、《古宅青苔》、《雪影》等在內的大量作品,其中《紅字》是其最廣為人知的代表作和經典名著?;羯5淖髌繁徽J為對亨利·詹姆斯、愛倫·坡、赫爾曼·麥爾維爾等文學大師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本文是哈佛大學文學院教授、美國著名文學評論家約翰·阿爾伯特·梅西在《世界文學的故事》一書中對霍桑其人其書的介紹,由澎湃新聞經北岳文藝出版社授權發(fā)布。
霍桑
霍桑十分誠實,對人的心靈懷有深厚的興趣。他出身于新英格蘭清教徒家庭,雖然他本人不是清教徒。像自己先輩們一樣,他常常思考良心問題:但他是從藝術家的角度思考的,研究人物的沖突,以求寫出故事。老輩的新英格蘭人則完全不是藝術家;他們都是嚴肅平庸的人們,沒有什么美感,似乎嚴格確信:凡是美的,都是有罪的?;羯0阉麄兊膬刃慕沂境鰜恚屗麄円俗⒛慷活櫦八麄兪欠裢?。
他的父親和祖父都是馬薩諸塞州塞勒姆的海上船長。一個時期,塞勒姆曾是個忙碌的海港城市。本來,他是可能到海上去并寫出航海小說的。他沒有開啟文學之船,而是留在陸地上,像他的朋友愛默生所說,他騎上了一匹黑馬,而且騎得很好。從博多因學院畢業(yè)后的一段時間里,他離群索居,開始寫短篇小說。他細心推敲,注重風格。他的風格極佳,有些短篇小說是杰作。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公眾并沒有熱捧他的作品。只有很少的文學家,包括愛倫·坡,賞識他的長處?;羯7Q自己是美國最為默默無聞的文人。
《紅字》,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版
他1850 年(已四十六歲)發(fā)表了《紅字》。終于,他靠他的這部,第一部長篇敘事作品贏得了廣泛贊譽。這部小說聞名世界,這樣的成功令作者和出版商都很驚喜?;羯1緛碚J為,它不會引發(fā)最廣大階層讀者的同情,因為它“缺少陽光”。出版商印刷了五千本,隨即把鉛字版拆散;幾天之內,這一版悉數(shù)售完,不得不又一次排版,以滿足持續(xù)增長的需要。這一情況表明文學故事中一個偉大而重要的事實:在一部天才作品首次出現(xiàn)的時候,有些讀者立即發(fā)現(xiàn)了它的價值,但沒有人能夠預測人們會怎樣評判他,這其中包括作者、批評家,或者出版家。只有時間才是是唯一可靠和健全的裁判,而時間對書籍是耍了詭計的,像對待萬物萬事那樣。
如果說,《紅字》缺乏陽光,那么,它是充滿了紫紅色云團、陰影和神秘的月光的。關于海斯特·白蘭的悲戚故事深深地感動了霍桑,他的一些讀者也深受感動。他們寫信給他,像請教一位懺悔神父那樣,請求幫助,因為他們(她們)悲傷,但又受到引誘。我們不會這樣認真而深重地接受這一精神負擔。對于我們來說,海斯特已經成了小說中可愛而不幸的女主角之一,像司各特《瑪密恩》中不守信仰的修女,像亞瑟王的圭尼維爾,像特洛亞的海倫。霍桑是美國文學中第一位悲劇神話的創(chuàng)造者,時至今日仍是最最重要的一位。
《紅字》電影海報
在他的第二部長篇故事《七角樓》中,霍桑所描寫的題材,一直是神秘故事作者和讀者所喜愛的。這是一所鬧鬼的房子,被寓于肉體的受擾靈魂和古代鬼魂所占據(jù);在秘密的墻板后面,還藏匿著發(fā)霉的文件。這是一種被用過許多許多次的素材,已經不再令人感到刺激。但是,霍桑把天才的印記打在了平常的內容上。在許多較弱小的兇宅倒塌之后,他的兇宅依然巍立。
霍桑對于人所居住、鬼所常往的住宅的興趣,小于他對寓于人心的靈魂和頻訪靈魂的思想的興趣。而對于住宅周圍的郊野,他僅僅以詞語作畫的畫家的眼光觀察。他認為,美國不能向小說家提供靈感;他說,在美國,沒有陰影,沒有古物,沒有神秘,沒有色彩濃重而又昏暗的冤案。但是,他似乎犯了一個錯誤(天才人士常犯錯誤),用他的作品否定了他的觀念。如果說,他沒有找到色彩濃重而又昏暗的冤案,那么,他就構想出了這樣的案子,這個做法對他的獨創(chuàng)力是一個額外的證明。他離開新英格蘭,前往意大利,“一個詩意或者童話般的地域”,去尋求情節(jié)和場景,但是沒有創(chuàng)作出很優(yōu)秀的作品?!队袷裣瘛冯m然還算不錯,但是不如他那些以真正的,或者想象中的新英格蘭為背景寫出的故事扣人心弦。
在新罕布什爾州一座山的山坡高處,一組石塊構成了巨大的人形側影。這是世界的自然奇跡之一,是游客們都很熟悉的景觀?;羯0堰@位大山的老人,在細節(jié)上和特征上都變成了他的人物。他想象,這對于生活在他的陰影下面的一個敏感的男孩會有什么影響,所以在小說《玉石雕像》中,他將其構思為一個象征,一股靈感。他把這巨石演繹成為一場詩的教誨。在霍桑寫作之前,新英格蘭還不是一個“童話仙境”,但是在他發(fā)表作品之后,傳奇故事把它當作自己的永恒寓所之一。
《世界文學的故事》,[美] 約翰·阿爾伯特·梅西著,楊德友譯,北岳文藝出版社201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