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張之路:科學與情懷都很重要 霹靂貝貝長大了 當年的讀者去哪兒了
原標題:霹靂貝貝長大了 當年的讀者去哪兒了 導演張之路:科學與情懷都很重要
時隔30年,兒童文學作家張之路帶著《霹靂貝貝》系列的第二部《霹靂貝貝:乖馬時間》歸來。聽到這個消息,70后、80后有些興奮,而90后、00后則大部分一臉茫然。畢竟,1988年上映的電影《霹靂貝貝》是那一代人的集體記憶,而現(xiàn)在的孩子,更熟悉的是《哈利·波特》《復仇者聯(lián)盟》,或者《哆啦A夢》。
2016年的最后一天,《霹靂貝貝:乖馬時間》在北京舉辦新書分享會。小說講述了30年后,貝貝成為一名寵物醫(yī)生,娶了兒時伙伴楊薇薇,還有了一個名叫小貝貝的兒子。在乖馬手機的發(fā)布會上,小貝貝幫助警察抓住了偷手機的小偷;與此同時,貝貝在為一只小狗做手術時,從狗肚子里取出了奇怪的東西——乖馬球。陰謀敗露的乖馬公司董事長,不僅綁架了貝貝和小貝貝,還企圖通過乖馬球,讓被控制的科學家們自殺,以此掩蓋自己的罪行……
“誰統(tǒng)治了手機,誰就統(tǒng)治了世界?!睆堉吩跁袑懙馈_@樣的設定并不算新鮮,類似橋段在電影《王牌特工:特工學院》中也有過呈現(xiàn)。張之路覺得,“科學技術和驚險情節(jié)都是包裝,小說還是想傳達人與人的感情”。
張之路回憶,30年前的原著小說最開始叫《帶電的孩子》,導演宋崇一聽故事梗概就決定要拍電影,還建議,“我們時髦點兒好不好”,于是電影改名為《霹靂貝貝》,這也是中國第一部兒童科幻片。電影上映后,風靡一時。很多出版社希望張之路寫續(xù)集,讓貝貝停留在這個年齡,經(jīng)歷各種超自然的奇遇。但在張之路心中,貝貝一直在成長,他想寫貝貝長大后,工作、成家、生子。
張之路說:“貝貝出生的時候,是獨生子女政策開始執(zhí)行的時候,貝貝不光是帶電,還是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的代表。現(xiàn)在,每個家庭可以生兩個孩子了,但我知道所有人的成長中都會出現(xiàn)坎坷和困難。我把我的擔憂、我的期望和我的理想都寄托在貝貝的成長之中。”
在電影中飾演貝貝的張京,也來到新書分享會的現(xiàn)場。他戴著一雙紅手套,好像自己會發(fā)電的樣子……30年過去了,當年的小男孩已為人父,回憶當時拍完電影,小朋友們都喜歡問他,你真的帶電嗎;自己也不斷練習搓手的動作,覺得搓到一定程度就能發(fā)電,而且人生理想也一度是生產(chǎn)電池、開發(fā)電廠。
而當時的大人們喜歡問張京兩個問題,一是怎么選上你演的,二是掙了多少錢。“真沒掙多少錢?!睆埦┬χf。《霹靂貝貝》的全部制作經(jīng)費僅47萬元人民幣,因陋就簡,電影中的飛碟其實就是一個大鍋蓋;而同時期美國科幻電影《E.T.》的制片成本約1000萬美元?,F(xiàn)在,中國電影的制作經(jīng)費紛紛趕超美國大片,但有時候,電影質量和制作經(jīng)費的關系并不成正比。
由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出版的新版《霹靂貝貝》特邀德國插畫家迪爾克·斯坦雪佛繪制封面和插圖。他說:“這個故事讓我回想起自己的童年,那個同樣充滿幻想的小男孩兒,一直希望能擁有強大的神秘力量?!?/p>
來參加新書分享會的多是親子檔,爸爸媽媽帶著孩子。父母小時候是《霹靂貝貝》的粉絲,現(xiàn)在把續(xù)集交到了孩子手里。孩子們的想象力也在與時俱進,當一個孩子被問到最想擁有什么超能力時,他大聲回答:“想有凈化空氣的能力,除霾!”
“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科學與情懷都很重要?!睆堉氛f。有一次作講座,他問臺下的孩子,如果去超市買勺子,一共有7把,你買了6把,剩下的一把會不會孤單?“最初我的設定是把勺子當成有情感的,所以剩下一把會孤單;結果孩子告訴我,不會,因為還有鍋和盆陪著呢。我以為我已經(jīng)很有情懷了,沒想到孩子更有想象力,千萬不要低估他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