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三秦文脈 寫時代精神 ——寫在全國文代會、作代會召開之際的文學陜西
以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堅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創(chuàng)作理念,陜西文學近年來人才輩出、佳作頻現。11月30日,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隆重開幕,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深切地表達了黨和人民對文藝工作者寄予的厚望,陜西文學界深受鼓舞,更加清晰地認識了肩頭的使命和責任,看清了腳下要走的路。
陜西是中華民族及華夏文化的發(fā)祥地。八百里秦川為華夏文學提供了豐厚的滋養(yǎng),這里卷帙浩繁、大師輩出。從古到今,提及中國文學,都無法繞開陜西這個地域符號。南北狹長的地形,不同的人文歷史和地理氣候截然區(qū)分出三大自然區(qū)域,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孕育了風格各異的作家群。陜北的粗獷豪放、關中的深沉厚重、陜南的內斂細膩,陜西作家們用不同的文學氣質書寫著他們腳下的土地和所處的時代。從柳青、王汶石、杜鵬程到路遙、陳忠實、賈平凹,一代代文學巨匠共同筑起了“文學陜軍”的豐碑。
近年來,陜西作家群落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繁榮文藝的指示,同心同德、砥礪奮進,推動陜西文學事業(yè)繁榮發(fā)展,取得喜人成績。賈平凹、葉廣芩、馮積岐、陳彥等老作家和王妹英、張浩文等中青年作家不斷推出佳作,《帶燈》《老生》《極花》《去年天氣舊亭臺》《關中》《裝臺》《山川記》《絕秦書》等多部作品在國內產生重要影響。數百篇(部)作品在《人民文學》《詩刊》等全國重點刊物發(fā)表,引起廣泛關注。閻安的詩集《整理石頭》、穆濤的作品集《先前的風氣》分別獲得“第六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和散文雜文獎。賈平凹、高建群等十余位作家先后獲得“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國家新聞岀版總署優(yōu)秀圖書獎”“中國好書”等多個全國重要獎項(榮譽)。陳彥、厚夫等上百位作家獲得由中國作協各文學專業(yè)委員會和《人民文學》等全國重點文學刊物評選的全國性獎項(榮譽)。
弘揚“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的創(chuàng)作理念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基本方法。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特別提到柳青深入黃埔村14年,最終寫出《創(chuàng)業(yè)史》的事跡,盛贊他積極深入生活、與人民同甘苦的精神,鼓勵文藝工作者學習柳青。以柳青百年誕辰為契機,陜西舉辦了“柳青百年誕辰紀念座談會”“紀念柳青誕辰100周年‘弘揚柳青精神,為人民而歌’座談會”等活動,傳播弘揚柳青精神。與此同時,“延安文藝座談會召開70周年”、“柯仲平誕辰110周年”“路遙逝世20周年”“胡采誕辰100周年座談會”“陳忠實的創(chuàng)作道路研討會”等系列紀念活動,讓陜西優(yōu)秀作家的創(chuàng)作精神得以弘揚,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
近幾年,陜西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與省作協積極探索推進作家深入生活的有效途徑,共同制定印發(fā)了《關于選派作家到基層掛職深入生活和定點體驗生活的實施意見》《陜西省作家協會組織作家掛職深入生活和定點體驗生活實施細則》等相關制度,確定每年選派3名作家掛職深入生活,選派5-10名作家定點體驗生活。第一批掛職的冷夢、周瑄璞、杜文娟三名作家分別創(chuàng)作了《高西溝之歌——一個陜北村莊的綠色迷夢》《驪歌》《紅雪蓮》等作品,取得了實際成果。省作協制定了《陜西省作家協會文學創(chuàng)作培訓基地(掛牌)申請、管理、考核辦法》,對作家創(chuàng)作培訓基地相關工作加以規(guī)范,并在西安市碑林區(qū)、未央區(qū)等地掛牌成立了創(chuàng)作基地并多次選派名家赴基地授課,創(chuàng)作基地為基層作家提供創(chuàng)作、交流、學習服務。數十場形式多樣的采風活動,讓基層作家有更多機會深入到生產生活一線,“絲綢之路大型采風活動”“陜川渝三省作家走進新陜北”“美麗中國·美玉陜西大型采風”“陜閩作家延安行”“中國當代著名作家柳青故里采風行”等活動,作家們親身前往絲路文明遺跡、新農村建設一線、現代化生產一線感受變化,創(chuàng)作的采風作品逾百萬字。
引導文學工作者踐行社會主義文藝路線,堅持創(chuàng)作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tǒng)一的作品是陜西文學創(chuàng)作的首要工作。近年來,省作協認真組織全省文學工作者學習貫徹黨和國家的各次重要會議精神,特別是中央群團會議及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注重發(fā)揮文學評獎、評論的導向作用,評選出《山川記》《絕秦書》等一批客觀反映歷史現實、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展現陜西風格氣派的優(yōu)秀作品授予第四屆“柳青文學獎”。
長效、開放的人才扶持計劃
近幾年,陜西先后啟動了“陜西百名青年文學藝術家扶持計劃”“陜西省作家協會簽約作家”“百名優(yōu)秀中青年作家資助計劃”,扶持年輕一代的作家創(chuàng)作。
“陜西百名青年文學藝術家扶持計劃”的實施旨在提攜文藝新人、積聚后備力量的人才,是陜西文藝界加強文藝創(chuàng)作、推進“三個陜西”建設步伐、實現文化強省、助推“中國夢”的一項重大舉措。項目于2014年2月啟動實施,從文學、戲劇、音樂、書法、美術、舞蹈、文藝評論、曲藝、雜技、攝影、電影等多個領域精選100名左右已經嶄露頭角的青年人才進行重點跟蹤,扶持提升,通過五年或者更長時間,選拔、培養(yǎng)、扶持一批文學藝術大家,并創(chuàng)作一批能夠立得住、叫得響、傳得開的作品,為促進陜西文學藝術持續(xù)繁榮發(fā)展,加快陜西文化強省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2014年,進入首批入選名單的青年文藝家有82名,涵蓋13個藝術門類。其中35歲以下的文藝家占48.7%,目前,扶持計劃入選青年文藝人才共有98名。2014年6月17日-20日,“陜西百名青年文學藝術家”第一期培訓班召開。2015年5月11日-15日,“百青人才”第二期培訓班在西安召開。培訓班特邀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院長仲呈祥,中國作協副主席、著名評論家李敬澤,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著名評論家吳義勤,作家張艷茜和評論家邢小利,著名歌唱家贠恩鳳等做了專題報告。培訓內容豐富,視野開闊,主題深刻,進一步加深了藝術家對習總書記講話精神的理解,對深入基層體驗生活重要性的認識,增強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為人民歌唱,為人民創(chuàng)作的決心和信心,激發(fā)了創(chuàng)作熱情,明確了創(chuàng)作方向?!鞍偾嘤媱潯惫灿?2名文學人才入選,其中,周瑄璞2015年底推出47萬字的長篇小說《多灣》脫穎而出,在文壇引起震動。作品以最傳統(tǒng)的寫法厚實沉穩(wěn)又細膩綿密地進入故事,評論界有人將其與《白鹿原》相比,甚至稱之為女版《白鹿原》。
2015年,“百名優(yōu)秀中青年作家資助計劃”啟動。選拔有實力、有潛力、有志于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的中青年作家,連續(xù)三年每年給予3到5萬元資助,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讓他們安心寫作。人才選拔采取以名家、專家舉薦為主,組織推薦為輔,由名作家、評論家、名編輯等任導師,組建人才舉薦委員會,通過導師舉薦優(yōu)秀中青年文藝人才進入“百優(yōu)計劃”,形成“師帶徒”培養(yǎng)模式。
除三大項目實施外,陜西作協多次組織干部赴基層開展調研,摸清了小說、詩歌等6個門類的隊伍創(chuàng)作情況,先后成立了長篇小說等12個文學專業(yè)委員會,聘請賈平凹等陜西各個門類創(chuàng)作的領軍人物作為專業(yè)委員會主任,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文學人才培養(yǎng)。近年來,陜西作協先后舉辦了“魯迅文學院陜西中青年作家研修班”“陜西省青年作家高級研究班”“文學陜軍80后培訓班”“三秦文學季”等培訓活動,聘請葉舒憲、白燁等多位全國知名作家、評論家、編輯為基層會員授課,與學員交流心得。通過不斷努力,王妹英、周瑄璞、杜文娟、侯波、李小洛、王琪、楊則緯等一批中青年作家逐步成長起來,獲得更多認可和關注。
創(chuàng)作評論結合 催生精品佳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出“要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文藝評論工作,運用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觀點評判和鑒賞作品,倡導說真話、講道理,營造開展文藝批評的良好氛圍”。陜西先后舉辦了“重建批評倫理——《小說評論》創(chuàng)刊30周年座談會”“第五屆全國文學批評期刊建設暨陜西文學批評論壇”“全國青年批評家論壇”等全國性學術活動,邀請專家共同探討當下文學批評現狀,重建批評倫理。《陜西文學研究》??缘赜驗樽鴺藶殛兾髯骷易髌方ㄆ鹆艘粋€專門的研討基地,也為全國文學界了解陜西作家提供了窗口。省作協舉辦“文學陜軍新梯隊小說作品研討會”“文學陜軍詩歌研討會”“莫伸《一號文件》研討會”“周瑄璞長篇小說《多灣》研討會”等上百場研討、改稿活動,以嚴肅的學術態(tài)度品評作品,幫助作家提升。
近幾年,陜西各界為文學創(chuàng)作營造良好氛圍,催生表現時代精神的精品佳作。賈平凹、葉廣芩、馮積岐、陳彥等老作家和王妹英、張浩文等中青年作家不斷推出佳作,《帶燈》《老生》《極花》《去年天氣舊亭臺》《關中》《裝臺》《山川記》《絕秦書》等多部作品在國內產生重要影響。數百篇(部)作品在《人民文學》《詩刊》等全國重點刊物發(fā)表,引起廣泛關注。閻安的詩集《整理石頭》、穆濤的作品集《先前的風氣》分別獲得“第六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和散文雜文獎。賈平凹、高建群等十余位作家先后獲得“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國家新聞岀版總署優(yōu)秀圖書獎”“中國好書”等多個全國重要獎項(榮譽)。陳彥、厚夫等上百位作家獲得由中國作協各文學專業(yè)委員會和《人民文學》等全國重點文學刊物評選的全國性獎項(榮譽)。
四大刊物為載體 提升陣地影響力
刊物和網站是不斷推出新人新作的陣地保障。陜西老牌綜合性文學刊物《延河》月刊積極同新媒體對接,開辟網絡市場。與中國知網、讀攬?zhí)煜碌劝思颐襟w達成網絡數字出版協議。運用博客、微博、QQ群、微信等平臺建立線上讀者群,推介新作。主辦“當代純文學期刊延河高峰論壇”,邀請十余家全國一流純文學期刊的主編和著名專家來陜討論互聯網時代的刊物發(fā)展和新時期下純文學期刊面臨的突出問題和困境?!缎≌f評論》雜志積極走出去,承辦多個全國性活動,調整欄目設置,不斷適應新的辦刊需求,影響力、權威性穩(wěn)步提升?!睹牢摹冯s志進駐全球900所孔子學院,《延安文學》發(fā)揮地域特色,策劃舉辦特色???。四個刊物堅持高標準辦刊,給省內外作家提供了發(fā)表交流平臺,獲得其他刊物的認可,四刊每年原發(fā)文章的轉載、選載率都位居省、市級刊物前列?!叭珖膶W報刊聯盟”成立時,《延河》《美文》當選為理事單位,《小說評論》《延安文學》當選為會員單位,充分體現了陜西刊物在全國文壇的影響力。此外,陜西作協全力打造陜西作家網,不斷擴大網站的覆蓋面和影響力,陜西作家網已逐步成為陜西最便捷、最高效、最豐富的展示宣傳平臺。除上述影響力較大的平臺外,陜西各基層作協(文聯)創(chuàng)辦了102種文學刊物,這些刊物為陜西文學交流工作、作家展示創(chuàng)作成果提供了良好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