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號角奏響世界舞臺 ——記我國首位旅美圓號博士張咪咪
張咪咪
張咪咪,這個名字讓人很難把她和圓號聯系在一起,更難以把她與中國首位圓號博士的頭銜對號入座。然而,就是她填補了中國圓號的一項空白。雖然長期旅居美國,她卻一直心系祖國的圓號事業(yè),在日前舉行的2016津寶第二屆國際音樂節(jié)暨第二屆中國圓號藝術節(jié)上,她不僅擔任評委和演奏嘉賓,而且還兼任翻譯工作,希望能夠為提高中國圓號演奏和教學水平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血液中流著圓號的基因
張咪咪出生在一個藝術之家,從小聽著父親的圓號聲長大。4歲多時,她第一次現場聆聽交響音樂,就被圓號渾厚、圓潤的音色深深吸引。那天父親擔任圓號首席的中央樂團(現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演奏了柴科夫斯基的《第五交響曲》 ,其中慢板樂章中父親吹奏的solo片斷抒情、柔美,“感覺那一刻時間似乎都凝固了” 。也就在此時,埋藏在心靈深處的那個想要學習圓號的種子一下萌發(fā)出來。雖然那個年代國內女孩子學習銅管樂器的還很少,而且她已經開始學習鋼琴,但是那份與生俱來的親近感,讓她對圓號一直心有牽掛,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想法越來越強烈。10歲那年,張咪咪正式開始跟著父親學習圓號,而當時她的鋼琴已考過10級。
在管樂演奏中,氣息的控制和分配至關重要,聲音的飽和度、寬度、力度的變化,音符的流暢、自然,這一切都需要飽滿而強有力的氣息做支撐,可以說正確的呼吸是管樂演奏的靈魂。而在所有的管樂器中,圓號是最難駕馭的。張咪咪小時候的身體比較瘦弱,父親不僅幫助她通過體育鍛煉來提高自身的肺活量,而且還給了她很多技術技巧上的訓練,為她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因為是自己喜歡和選擇的,張咪咪練起圓號來非常自覺,每天都會認真完成事先定好的學習目標。一支圓號大約五六斤重,一開始練習時她都舉不起來,只能坐著把喇叭放在腿上吹奏。盡管要比男生付出更多的艱辛,但她從沒有想要放棄,她堅信,“通過正確的練習,女生可以和男生做得一樣好,只要努力堅持,就沒有什么是達不到的” 。而另一方面,她的鋼琴也一直沒有間斷,經常給自己的同學和父親彈伴奏。
2000年, 12歲的張咪咪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繼續(xù)跟隨已經調入中央音樂學院工作的父親學習。初中畢業(yè)后,她獲得了美國加州愛德華藝術高中的全額獎學金,一個人背著號箱赴美求學。
赴美求學拿到圓號最高學位
美國加州洛杉磯愛德華藝術高中是美國西海岸地區(qū)唯一一所以藝術為主的獨立寄宿中學,也是美國僅有的三所藝術獨立寄宿中學之一。張咪咪很快就適應了這里的學習生活,翌年便獲得由洛杉磯音樂中心舉辦的“聚光燈”青年音樂家比賽的冠軍。作為賽事歷史上第一位銅管獲獎者,她在有5000多名觀眾的頒獎典禮上進行了公開表演,并接受《洛杉磯時報》等媒體的專訪。之后不久,她又受邀參加美國著名的阿斯本音樂節(jié),專業(yè)水平有了快速提升。2006年,她以專業(yè)第一名的成績獲得全額獎學金,進入曼哈頓音樂學院師從圓號大師Erik Ralske教授(前紐約愛樂副首席,現大都會歌劇院首席) 。大學期間,她曾擔任紐約青年交響樂團圓號首席,卡內基音樂廳、林肯中心、華盛頓肯尼迪藝術中心、洛杉磯音樂中心這些世界知名演出場所,都留下了她的身影。2009年她還受奧地利AIMS音樂節(jié)之邀赴歐洲巡演兩個月。2010年張咪咪榮獲全額獎學金進入耶魯大學音樂學院繼續(xù)攻讀碩士學位,兩年后她獲得美國羅格斯大學音樂學院的最高學者全額獎學金,并于今年順利完成各項博士課程、音樂會以及畢業(yè)考試和論文,獲得博士學位。
為中國學生走向世界鋪路搭橋
如今,張咪咪不僅受聘擔任普林斯頓交響樂團和新英格蘭交響樂團圓號演奏員,還在博根音樂藝術學院任教。從“二八”芳齡的高中女生,到一名成熟、練達的圓號博士,張咪咪有耕耘有收獲,也有很多思考和體會,她希望把自己的學習經驗和心得,分享給國內的師弟師妹們。
與國內相比,美國的音樂教育更重視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和全面發(fā)展。雖然她所就讀的藝術高中主要培養(yǎng)藝術特長生,但也要學習英文、歷史、數學、科學、社會學等文化課程?!耙粋€好的音樂家,不能僅僅是一個只在自己專業(yè)上鉆研的匠人,當技術達到一定程度時,音樂上的升華靠的是文化修養(yǎng)。 ”張咪咪說。此外,美國的音樂教育也非常重視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合奏能力。她介紹,像樂理、音樂史、室內樂、樂隊合奏這些課程,雖然國內的音樂學院也都開設,但在重視程度上與美國學校有較大差距。特別是室內樂課,對于演奏專業(yè)學生來說尤為重要,很多在樂隊中面臨的問題,如音準、音色以及與不同樂器之間的配合等,在室內樂訓練中都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在樂隊中,有時你是主角,但多數時候可能只是背景或橋梁。在和不同的樂器搭配演奏時對音色和音質的處理應該是不一樣的,這都需要一定的實踐經驗。還有,在音樂理論、特別是樂器理論方面,國內的學生也需要加強。如果對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不了解,怎么能夠演繹得準確、到位,不懂得自己演奏樂器的構造和發(fā)聲原理,又怎么能駕馭好它呢? ”
美國大學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為社區(qū)服務,這對張咪咪現在所從事的教學和文化交流工作也都有一定的影響。她在耶魯大學讀碩士時,曾被學校聘為“藝術講師” ,為普通大學和中小學的學生教授圓號和排練樂隊。她還隨耶魯大學管弦樂團利用暑假赴南非巡演,和同學們一起為貧民窟的孩子粉刷教室,舉辦慈善義演?!八麄儚膩頉]有見過這些樂器,也沒有聽過這么好聽的音樂,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音樂真正的偉大或許不在鎂光燈下,不在掌聲響起時,而是給人們,尤其是孩子們希望和快樂。 ”
美國的音樂環(huán)境已經相當成熟,可以做得很尖端、先鋒,也關注大眾和普及,2015年5月,張咪咪就曾跨界與美國著名流行小天后蕾哈娜在眾星云集的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慈善舞會上同臺演出。這種自由、多元而又非常鼓勵創(chuàng)新和個性發(fā)展的藝術生態(tài),讓她選擇定居紐約。而另一方面,她也很希望能夠用自己在美國建立的人脈和資源,搭建起一個中美音樂文化交流的平臺,把國外先進的圓號演奏和教學理念帶回國,為中國學生走向世界鋪路搭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