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潘鶴作品背后的秘密——訪雕塑家潘鶴
來源:文藝報 | 管瓊  2016年07月22日09:19

潘 鶴

潘鶴,雕塑家,1925年生于廣州,籍貫廣東南海。曾師從嶺南派畫家學國畫。后在香港、澳門等地從事肖像雕塑。1949年后進入華南人民文藝學院學習。歷任廣州美術學院講師、副教授、教授,中國美協(xié)常務理事、廣東分會副主席和全國城市雕塑藝委會副主任。潘鶴致力于雕塑藝術70年,從事美術教育45年。創(chuàng)作了許多經典雕塑作品,如《開荒?!贰镀D苦歲月》等。

潘鶴作品背后的秘密——訪雕塑家潘鶴 

出生于1925年的潘鶴,從小身體不好,被醫(yī)生診斷壽命不長。沒想到,他自己爭氣,一口氣活到92歲,至今還活潑潑的,精力旺盛,被朋友戲稱“90后”的“陽光少年”。生性倔強、咬定青山的潘鶴,因為愛情走上了藝術之路,一生執(zhí)著雕塑創(chuàng)作,作品數(shù)量高達900余件。采訪潘鶴的時候,他正患感冒,幾乎失聲,但他坐在廣州美院九樓的家門口等我,并在“聲嘶力竭”中回答了一個又一個問題,其實,他只是在說著一生坦蕩的話。潘鶴的人生沒有秘密,但他的作品背后充滿了秘密。

《睬你都傻》

雕塑是我的說話方式

管 瓊:你是怎樣走上雕塑這條路的?

潘 鶴:我這一生親歷了16場戰(zhàn)爭。避轟炸,躲壯丁,我的童年和少年留下太多的創(chuàng)傷。從13歲起,我開始竭力用日記記載國家發(fā)生的一切??墒潜鸟R亂,父親害怕我的日記被鬼子發(fā)現(xiàn)惹麻煩,就極力反對我再寫日記。那時候我喜歡玩黏土,就忍不住偷偷鉆研雕塑,我發(fā)現(xiàn)雕塑是一種無形的語言,它能替代日記延續(xù)我的記錄工作。再加上,我愛上了表妹,有許多心里的話要對她說呀。不讓寫,那就畫畫,用黏土給表妹塑像,做完了再親一口,結果土都沾在嘴上了。我開始研究怎樣才能不沾呢。做塑像是不用害怕被別人歪曲的,反正不出聲音,我塑什么像表達什么想法,都由我自己做主。

管 瓊:外人看到的是雕像的外在形象,有些內涵思想,是很含蓄隱秘的。你的創(chuàng)作跨越了70年,至今所有的作品總數(shù)已達到900多件,數(shù)量驚人??v觀你的作品,幾乎都是與每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特定的歷史事件或人物相關聯(lián),所以,你說你的作品“記錄歷史”。

潘 鶴:我這一輩子最看中的就是講真話,我是不愿沉默不怕打擊的藝術家,有話一定要說,而且一定要講真話。堅持對經歷過的歷史發(fā)出自己的聲音。

管 瓊:我們可以從具體作品來討論。創(chuàng)作于20世紀50年代初的《當我長大的時候》,據(jù)說當時毛主席還饒有興趣地觀看了這幅作品,并且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這個作品曾代表新中國被送往瑞士,參加在那里舉行的國際母親節(jié)大會;隨后作品又被送往波蘭,參加了第五屆世界青年聯(lián)歡節(jié),轟動一時。

潘 鶴:20世紀50年代我參加完土地改革運動,回來就創(chuàng)作了《當我長大的時候》。當時很多人反對,要求我雕塑以“打倒地主階級”這類為主題的作品,但是我就是有感于農村教師的狀況,所以堅持做出了這樣的作品。當時在農村教書的教師,大多都被貧下中農歧視,說他們是剝削階級,而知識分子卻又嫌他們文化低,他們兩面都不是人,但是農村人口占據(jù)了全中國人口的絕大部分,農村教育要靠這些教師,如果他們沒受到重視,農村的文化水平太低,中國談何發(fā)展?《當我長大的時候》最初塑造的形象是一位年輕的女教師,哈腰站在兩個正在說悄悄話的孩子身旁,男孩向女孩說以后長大要當工程師,女教師的臉上露出欣慰的表情。我的創(chuàng)作靈感就來源于生活,因為我被感動了。

管 瓊:1956年的《艱苦歲月》是一件特別有意思有故事的作品,登上了小學課本,許多人都記得,我的印象也極深。但從開始就被認為是紅軍長征的故事,直到近些年才知道了它的故事背景。

潘 鶴:當年,解放軍總政治部為了慶祝建軍30周年籌備美展,向全國各地美術家征集作品。下達給我的創(chuàng)作任務是用油畫表現(xiàn)第四野戰(zhàn)軍解放海南島的輝煌戰(zhàn)果。我去海南搜集素材。聽到海南游擊隊在孤島奮戰(zhàn)20多年的事跡,被他們堅韌不拔的精神所震撼。又走訪了曾任海南島游擊隊司令員的馮白駒,那時他是廣東省副省長及廣州軍區(qū)副司令。根據(jù)最感動我的情節(jié)我創(chuàng)作了一幅油畫素描稿,還為馮白駒畫了一幅速寫像,表現(xiàn)衣不蔽體的戰(zhàn)士睡在暴風雨的樹林間,馮白駒醒來凝望著織網(wǎng)的蜘蛛。但這幅素描后來被否了,原因是不應表現(xiàn)革命的低潮,不應表現(xiàn)失敗的環(huán)節(jié),更不應表現(xiàn)個別現(xiàn)象及個別人物。我當時就是不服,于是就改做成了雕塑送展,起了一個《艱苦歲月》的題目,當時中央提出反對地方主義,我是做好了受批判的準備的。結果沒想到卻獲了獎,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艱苦歲月》

管 瓊:政治風云變化莫測,為什么《艱苦歲月》這樣表現(xiàn)處于革命低谷時期的地方游擊隊的作品,沒有受批反而獲獎了呢?

潘 鶴:《艱苦歲月》沒有受批判,我也一直很困惑,直到后來,偶然看到《解放軍畫報》中有一幅描寫鄧小平、陳毅、彭德懷等一班統(tǒng)帥興致勃勃圍著《艱苦歲月》追談往事的油畫時,我才恍然大悟,他們可能以為《艱苦歲月》表現(xiàn)的是長征時的艱苦歲月,引起了對往事的追憶。

管 瓊:聽說,1960年軍事博物館成立,《艱苦歲月》被擺在了長征部分的展覽。

潘 鶴:我一直想糾正這個錯誤,但當時博物館的負責人沒有采納我的意見,也不許我在外面講這些。但世事難料,1965年,廣東美術界文藝整風,《艱苦歲月》被視為是修正主義路線的典型,到文化大革命初期,這個雕塑從展廳被撤出,放到了一間堆滿垃圾的陳列室里。

管 瓊:《艱苦歲月》的命運跌宕起伏,誰都難料。從觀眾讀者的角度理解,艱苦歲月里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有希望,需要有信仰,戰(zhàn)勝眼前的艱難險阻,走出低谷。所以,這件作品被中國幾代人、甚至世界上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年齡的人記住。作品從某種意義上,已經超越了具體事件,超越了時空,成為經典的藝術形象。

潘 鶴:我是要特別提醒的,《艱苦歲月》真實主題是反映海南島游擊隊英勇戰(zhàn)斗精神的。雖然是地方游擊隊,但是他們感動了我。

從小就很狂妄

管 瓊:有人說藝術家是天生的,這句話用在你身上是合適的。還在年少的時候,你就表現(xiàn)出了不一般的藝術氣質,比如15歲的時候,你就認為在當時的世上是沒有人可以做你的老師的,除非米開朗基羅復活。

潘 鶴:我從小就很狂,目中無人,也沒有受過正規(guī)訓練,但是我是無師自通,一學就會,而且,一路狂到今天,從不后悔。說實話,我這一生沒有什么人對我有過影響,除了我的表妹,她是惟一深深影響我的人。那個年代,搞藝術是沒有錢賺的,養(yǎng)不活老婆。我不怕,我就是要搞藝術,有些人比我有錢,比我過得好,我一點不羨慕,活的時候我不如你,死了,你一定不如我。

管 瓊:我記得著名油畫家湯小銘在1972年創(chuàng)作了一幅魯迅的油畫作品《永不休戰(zhàn)》,正面表現(xiàn)魯迅先生一生戰(zhàn)斗的革命精神,在當時非常有名?!拔母铩苯Y束后,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吧,你也做了一件魯迅先生的頭像。標題是《睬你都傻》,地道的廣東話,但大家一看都懂。

潘 鶴:“文革”十年,我的工作室被改成了勞改場,我跟關山月、黎雄才等6個人一起坐了一年多的牢。放出來后不久,“四人幫”被打倒,解放軍總政治部給我一個任務,做個魯迅像,我立即答應,因為我有話要說!我在“文革”中被整成這樣,想起了魯迅,整天被人打,真金不怕火煉,你們妒忌我,以為我就心灰意冷?偏不!你們要我犯錯?偏不。我的性格就是這樣。那時妒忌我的人,希望在“文革”中把我消除,但我偏不消除。所以我就創(chuàng)作了《睬你都傻》。魯迅說過“橫眉冷對”,橫眉冷對就把壞蛋看高了。我把魯迅的頭抬得很高,眼光往下瞄一瞄,意思是:你們這幫跳梁小丑,你們不是為了國家、民族、藝術,而是為了自己的私利,我都不屑一顧,這算什么革命者?!你們根本不是我的對手。我當時是狂妄到這樣子,直接就取名《睬你都傻》。

管 瓊:整座雕像充滿力量,飛揚的頭發(fā)、堅硬的臉部線條,還有粗石和木塊打擊后留下的印痕,最重要的是魯迅冷傲蔑視的眼神,極富震憾里。有人說這尊像就是你的自畫像?

潘 鶴:也可以說是我的自畫像,我借魯迅先生的像說出了自己胸中的話。別人可以理解為魯迅藐視敵人,看不起軟骨頭的反革命。

藝術是百年千年的大事

管 瓊:你的作品大多是國家任務,所以,上面領導的意見是相當重要的。但是,你總是能找到辦法解決這個難題。這就是我們常常見到的政治與藝術的關系,或者說,命題作文與藝術家自由表達的關系。

潘 鶴:我的每件雕塑都是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感情發(fā)泄,我的雕塑直接反映國家命運,很少涉及風花雪月的題材。雖然很多作品都是國家任務,但只有能打動我,能讓我借題發(fā)揮、表達感情的題材我才接。我這人心里有很多話要講,這些年通過做雕塑,我講出了想講的話,盡管我的每件作品出來都沒有風平浪靜過,《珠海漁女》《和平少女》等受到的批評都很厲害,但我發(fā)現(xiàn)借題發(fā)揮、不同角度的解讀,既能“隱瞞”我的思想,又能表達我的情感。

管 瓊:深圳特區(qū)的地標《開荒牛》也是一件經歷曲折的作品。

潘 鶴:《開荒牛》,你可以把它看作一個拓荒牛的形象,曲著前腿、步履維艱,拔掉盤根錯節(jié)的樹根,而我要表達的是,象征官僚意識、保守意識、落后意識的樹根還沒有拔掉,前面的牛已頭低垂、腳打彎、筋疲力盡了。

《開荒?!?/p>

管 瓊:大眾看到的是一頭奮力前進的牛。

潘 鶴:創(chuàng)作《開荒?!分埃钲谑蓄I導要我做一只“大鵬”,但我覺得,如果把大鵬建在市政府內,豈不就成為“籠中鳥”,我沒答應;一年后,他們又提出做“蓮花”,取蓮花出淤泥而不染之意,我當時就問:淤泥是誰?你們的合作者是淤泥嗎?又過一年,他們提出做獅子,我還是反對,政府門口擺對“獅子”,只會讓民眾心生畏懼。后來他們再找我,我就提出要做一頭“?!?。因為我們這一代人與牛很有緣分,開始是俯首甘為“孺子牛”,新中國成立后做了“牛鬼蛇神”,現(xiàn)在國家荒蕪了,要重新開荒了,責任落在我們身上,就做開荒牛。其實我的想法是,我做的不僅僅是一頭牛,馬路上千千萬萬推土機都是開荒牛;開荒牛后面的樹根也不是樹根,是落后的意識,如官僚意識、小農意識等等,它們盤根錯節(jié),如不拔了這些根,將來不會有發(fā)展。這頭牛有一只前腳是跪著的,說的是這一代人鞠躬盡瘁。這些意思很多人都不懂。這條“開荒?!弊龀鰜硪院螅磳β曇黄?。后來,鄧穎超同志有次來深圳,看了這個雕塑非常感動,她說開荒牛不僅是深圳特區(qū)的標志,也是共產黨的標志:拔掉窮根、埋頭苦干。鄧穎超是看懂了“開荒?!保@才讓開荒牛留到了現(xiàn)在,逐漸深入人心。

管 瓊:在湖南湘西張家界的天子山上,有一尊賀龍的銅像,因為在山頂上,銅像看起來頂天立地,十分雄偉,賀龍的英雄氣概與山川同在。這樣氣勢的雕塑像,背后有什么故事嗎?

潘 鶴:1985年,當?shù)卣麄骷o念賀龍元帥,請我做雕像。當時我去看了三個選址,都很好,但是天子山是最理想的。這里瞻仰、悼念的人最多,宣傳面最廣,影響面最大。在我看來,賀老總不僅是湖南桑植人民的老總,是全國人民的賀老總,也是全世界有名的賀老總。當?shù)卣馕业囊庖姡x址定了下來。

管 瓊:據(jù)去過天子山的朋友說,立在山頂?shù)馁R龍銅像高6.5米,重9.3噸,非常高大雄偉。賀老總身邊有一匹馬,這里有什么深意嗎?

潘 鶴:這馬確實有含義,因為,賀老總太孤獨了,沒有人能夠理解他,只有這匹戰(zhàn)馬陪伴在他身邊,是他真正的也可以說是惟一的伙伴。我覺得賀老總一生征戰(zhàn)沙場,立下赫赫戰(zhàn)功,但是歷史對他太不公平了。我就是這個意思,雕了這匹馬。賀老總的女兒跟我說:“我不敢說的話,你做出來了?!彼芨屑ぁ?/p>

管 瓊:你是戴著鐐銬跳舞,但考慮的是一百年后的事情。

潘 鶴:自己都保護不了,就沒有藝術了。我很含蓄,不直白。藝術是千年百年的,唐宋元明清,一朝一代,藝術是永恒的,超越時間、超越政治、超越朝代的。

每一尊塑像都要有靈魂

管 瓊:1982年8月,中央批復成立全國城市雕塑領導小組藝術委員會,你被任命為副主任。在成立大會上你宣讀了《社會主義是城市雕塑最佳土壤》一文。在這之前,雕塑的命運幾乎都是做完作品就鎖在了屋子里,雕像沒有安置的地方。所以,你說雕塑的出路在室外。

潘 鶴:我的觀點就是雕塑的出路在室外。那些年,我們做了大量的推動工作,城市的雕塑慢慢多起來。遺憾的是,現(xiàn)在越來越多莫明其妙的東西擺在城市各個角落,許多的雕塑是為雕塑而雕塑,為錢而雕塑,失去了雕塑的藝術本真,既沒有藝術美感,又沒有工藝水準。這是最讓人痛心疾首的。

管 瓊:現(xiàn)在一些年輕的雕塑家為了盡快積累名氣和財力,可能會走一些“捷徑”。在作品創(chuàng)作方面,少了真情實感。

潘 鶴:我希望現(xiàn)在的青年雕塑家要用真情實感做雕塑,因為虛假的感情體現(xiàn)在雕塑上將沒有生命力。如果為了錢,那就不如改行做生意。藝術是充滿感情的,是代表真善美的,怎么能成為牟利工具?人們說現(xiàn)在這樣的狀況是因為藝術推向了市場,那愛情能推向市場嗎?我在上世紀70年代之前做了百余個雕塑,完全沒人給我一分錢,包括后來進入教科書的《艱苦歲月》等作品,都是有感情要抒發(fā)才做雕塑。到了70年代后期,為國家做的雕塑才有報酬。但是我堅持一點,一定要有真情實感。

管 瓊:從事雕塑藝術70多年,你是怎樣做到每件作品都是發(fā)自內心的?

潘 鶴:一定要感動到我,我才會動手去做。所以,我的作品是心血換來的。平平淡淡無關痛癢的雕像,我是不會做的。我很早就說過,我的精力有限,我的才華是用來獻給大眾的,留給歷史的,不是為某個人的某個要求的,你有錢也不能買走我的藝術。

《珠海漁女》

管 瓊:《自我完善》是一件特別有創(chuàng)造性、有靈魂的作品,思想內涵深刻,你是如何想到做這樣一件作品的?

潘 鶴:你看這個人上半身已經雕刻完成,但是下半身還在巨石中間,她沒有辦法自己雕刻完成,需要社會來幫助。就是這個意思,社會是推動個人最終完善的不可缺少的外因,一個好的社會環(huán)境非常重要。一個藝術家如果人云亦云還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老百姓過眼前的日子,藝術家著眼在當前,但是用意在未來。我最反對那些跟著潮流風向走的人,沒有思想沒有觀點,沒有感情沒有良心,同樣也沒有個人風格,只有金錢利益,你看現(xiàn)在城市無處不在的所謂雕塑,許多都是不知所云莫明其妙,污染了好端端的城市環(huán)境。《自我完善》我是有意給深圳的,和《開荒牛》《艱苦歲月》放在一起,算是三部曲,不要以為深圳特區(qū)發(fā)展到現(xiàn)在就成功了,還需要繼續(xù)完善。

管 瓊:珠海特區(qū)建起來后,市政府領導請你做一個雕塑。你怎么就想起漁女形象呢?

潘 鶴:1982年,珠海讓我搞一個戶外大型雕塑?!吨楹O女》就做出來了,當時很多人說,“我們是特區(qū)啊,要男人站起來,要發(fā)奮圖強,門戶打開,你做女人雕塑干什么?”其實他們是不滿意我雕了一個裸體豐滿的女性。我的故事是,海龍王看到人間的變化,派女兒前去視察,結果女兒愛上了人間,不愿再回到海底生活。

管 瓊:你對女性是有很深感情的,女性在某個意義上,代表著美好,孕育了生命,為人類帶來希望。珠海漁女從大海走來,獻出珠寶,漁女是一個象征,意味著美好與新的生命。這是我看《珠海漁女》的感受。她與男權女權沒有太大關系,那些要男人站起來的說法未免幼稚,那些認為裸體有傷風化的人,也是太過膚淺。

潘 鶴:我不管男人女人,只想表達真實的感受和想法。美好的女性帶來美好的希望。我自己一生堅持雕塑藝術,就是受美好愛情的激勵。沒有愛情就沒有美好,沒有美好就沒有藝術,沒有藝術就沒有我。

管 瓊:關于女性題材,還有一件《自梳女》。很有趣,你設計了同一人物的正背兩面,在典型的廣府西關大屋的趟櫳門前,一名現(xiàn)代女性從門口走出來,她腳上穿著皮鞋,手里拿著手提電話,一襲風衣,干練而果敢;從雕像后面看去是女子的背影,她腳踩木屐、梳著發(fā)髻,手里一只舊式木箱,分明是一位生活在過去年代里的自梳女。巧妙的構思、精彩的手法,表現(xiàn)不同時代的廣州女性形象,十分鮮明。

潘 鶴:在我們珠三角地區(qū),在女性沒有社會地位的年代,自梳女自食其力,她們終身不嫁,靠自己的雙手獨立生活?,F(xiàn)在的女性都有追求個人理想的自由,所以,女性不管是昨天的自梳女還是今天的女性,她們都在進步,都是了不起的。

《和平少女》

管 瓊:1983年,當時的國家領導人胡耀邦出訪日本,答應要以國家名義贈送一尊塑像給長崎的和平廣場永久陳列。你設計的《和平少女》初稿被選中了。但是,日方要求雕像基座不能高于2米。你是怎樣來設計的?

潘 鶴:高度有限制,就從寬度上考慮。雕像橫向兩側擴展,基座上的少女上身前傾,雙手向后護住象征和平的白鴿,所以,從視覺上看,整個雕像體積寬大,有分量。

管 瓊:少女清純的形象,臉部身體的線條優(yōu)美和諧,給人以寧靜和諧的感覺。這個少女的形象是不是你心中最深的愛情記憶?關于你和表妹的愛情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在你的生活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女性,就是你的妻子張幼蘭,嶺南畫派代表人物高劍父的學生,十二三歲就在香港的報紙上發(fā)表散文。她不僅有才氣,性情溫和氣度不凡,雖然7歲的時候失聰,但是極其聰明,成為你一生的賢內助。

潘 鶴:因為家里有賢惠的妻子,我的生活穩(wěn)定沒有后顧之憂,所以,我所有的精力都是用在藝術上,在藝術上我從不向外界妥協(xié)。

管 瓊:有一尊你們夫妻二人的速雕《真愛永恒》,妻子張幼蘭站在前面,你在她身后,體積也比她小。

潘 鶴:這事說來有趣。原來是我在前面她在后面,但是她不滿意,說為什么你總是在前面呢?我就靈機一動,用鐵線將雕像的頭割下做了對換,變成了后來的造型,她站在前面,穿著夾克衫,手里拿一根拐杖,我在后面依靠著她。我們結婚62年了,在生活中,從來都是她在照顧我,這讓我很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