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玥琦:一篇小說的內(nèi)核更取決于講述它的方式
《夜游神》是我去年夏天在德國交換期間所寫的。
2023-12-05
-
三三:一個人放棄自己的命運,這值得感傷嗎?
2005年,臺灣歌手季忠平在專輯中發(fā)布了一首《昨夜小樓又東風》。
2023-12-04
-
東紫:從困境里習得并傳承愛的能力
在《刺猬紫檀》這部作品里,我對愛情、親情給予人的滋養(yǎng)、纏裹、撕扯乃至傷害進行了書寫。
2023-12-04
-
小說與小說背后的事
去年八月,我正忙于碩士論文的準備工作,每天只能抽出一小部分時間寫小說。
2023-12-04
-
《芬芳》創(chuàng)作談:大地的女兒
據(jù)說這部小說是“新時代山鄉(xiāng)巨變創(chuàng)作計劃”中第一位女性作者書寫的第一部反映女性主題的作品。
2023-12-04
-
宋可書:信仰的存在是抑制黑暗堅定的力量
《耳蟲》的靈感是來自于深夜凌晨,街道只有蟲鳴,我開始回憶過往,所以這篇作品充滿了我的個人色彩。
2023-12-03
-
王凱:身體徒步而心靈渴望飛行的普通人
《徒步飛行》的初稿我斷斷續(xù)續(xù)寫了將近三個月,寫完差不多快六萬字了。
2023-11-29
-
《漁家姑娘在海邊》創(chuàng)作談:那些花朵般的面孔
幼年時,唱歌跳舞曾是社會性的重要活動,演出此起彼伏。
2023-11-29
-
《窯變》創(chuàng)作談:七年三稿的教訓
《窯變》是我耗時最長的一部小說,從開筆到定稿,前后凡七年。
2023-11-29
-
《一條金色的項鏈》:偶然與選擇
一天上午,我要去參加作協(xié)一個活動,一下電梯,看到地上有一部手機。
2023-11-29
-
《圖云關(guān)》創(chuàng)作談:致敬巴巴拉
遠遠看去,圖云關(guān)森林只有一小片。
2023-11-29
-
陳鵬:兩個理想主義者的意外死亡
十多年前,昆明薩爾瓦多酒吧發(fā)生爆炸,嫌疑人死亡,無其余傷亡報告。
2023-11-27
-
東西:去哪里找靈感
為什么選這個題目來講?因為我在大學講課時,好多同學都說,老師,我想寫作但卻不知道寫什么。
2023-11-27
-
《前四史解讀》寫作談:感受傳統(tǒng)典籍的文化力量
中國古代典籍文化源遠流長,典籍浩若煙海,以不同的體例、不同的視角記載中華文明數(shù)千年的發(fā)展軌跡。
2023-11-23
-
喬葉:關(guān)于《寶水》的若干話題
故鄉(xiāng)“土氣” 福克納曾說:“我一生都在寫我那個郵票一樣大小的故鄉(xiāng)。
2023-11-22
-
周瑄璞:愿更多人看到他們
這本書中的故事,曾經(jīng)以各種各樣的方式進入我的眼睛和耳朵,我對它們都很熟悉,也以其中的片斷寫過中短篇。
2023-11-22
-
許藝:如果我們暫離地面
如果我們能離開地面,如果這個“如果”不是科幻故事的開頭,那么我對人的觀察、認識與理解必定還是要遵循地面邏輯。
2023-11-22
-
羅偉章:事實與真實
我非常不想說自己的小說。
2023-11-21
-
《立秋》創(chuàng)作談:時代洪流沖刷人性的底色
時間猶如光影一閃而過,我從激情滿懷的青年,到了平靜閑適的中年,總有殘缺的舊夢纏繞,總有難忘的舊事感嘆,于是兩年前,我的長篇小說《驚蟄》正式出版發(fā)行。
2023-11-21
-
王昆:浸入沉默的神幻性
多年前,我曾在玉樹高原工作過,曾到達過黃河源頭十三座瑪慶則拉山之一的雅拉達則山南面。
202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