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中國作家網(wǎng)>> 評論 >> 正文

肖復興:柴達木作證

http://taihexuan.com 2013年03月14日09:30 來源:中華讀書報 肖復興

  1981年,我第一次進柴達木,去年清明前夕第四次進柴達木。一個地方,尤其是一個遙遠并不那么方便去的地方,能夠讓你去多次,說明這個地方總有奇特的魅力或格外的吸引力。

  在32年的時光里,我寫下的關于柴達木的東西并不是很多,卻大多是在我最初寫作關鍵的時刻,浸透著今日難再的激情與淚水。它們大多發(fā)表在當時的《文匯月刊》上。雖然,我并不是以此步入文壇的,但是,抒寫柴達木的這些篇章,讓更多的讀者知道了我,特別是最初所寫的《柴達木傳說》和《柴達木作證》等篇章,引起更多讀者的關注,以及一些報刊的轉載。

  為了支持我進入柴達木盆地采訪,文匯報還特意頒發(fā)給我文匯報的特約記者證,并出資報銷我的往返路費和宿費。為此,我要特別感謝當時《文匯月刊》的羅達成長兄,可以說,是柴達木讓我們成為了一生的朋友。記得那時通訊遠不如現(xiàn)在發(fā)達便捷,為鼓勵、督促我,并催稿,他千里迢迢頻繁地寫信,發(fā)電報或打電話給我。有時候,會想起那時候的友情,那時候的文學,那時候的氛圍,和柴達木一樣深遠而美好,也如柴達木一樣遙遠得如一個曠日久遠的童話。

  記得那時候,在西安,我見過柴達木文學的開創(chuàng)者李若冰先生,他送我他的《柴達木手記》,并讓我?guī)б槐窘o那時候尚未謀面正在柴達木工作的我的弟弟。在西寧,我還見過刊發(fā)過我弟弟第一首詩的詩人昌耀,和他的土伯特的妻子,那時候,他們還在一起,對我講述了艱難時刻他們的生活與故事。

  那時候,憑著還算年輕的腳力,和一腔熱血,以及文壇上還算有的純真和朝氣,從日月山、青海湖、塔爾寺,到格爾木、大柴旦、南八仙,一直到冷湖和西部的花土溝,我?guī)缀跖鼙榱瞬襁_木,看到了與內(nèi)地完全不同的山川地貌,見識了那么多可愛真誠的柴達木人,觸摸了柴達木勘探的向導烏茲別克族阿吉老人到他的女兒柴達木罕,從最普通的石油工人到青海省的省長幾代人的滄桑歷史。那些幼稚卻真誠的文字,和如今被政府所組織,或被金錢所誘惑等所謂采風而倚馬可待、妙筆生花的文字,不可同日而語。并不僅僅是敝帚自珍,我珍重并珍惜那些文字,如同珍重并珍惜自己的初戀。

  這么多年以來,一直希望能夠將所寫的這些關于柴達木的文字編成一本書,為柴達木,也為自己留下一份紀念,卻始終未能如愿。誰想到在事過31年之后的今天,終于好夢成真,讓這些濃縮著我青春歲月與融入我對柴達木感情的文字與讀者見面。我將書名取為《柴達木作證》,希冀它能夠為柴達木和我一起見證歷史。將書的校樣從頭到尾又讀了一遍,竟然為自己那些三十年前的文字而感動,以致忍不住淚水幾次打濕了眼角。我知道,并不是我寫得有多好,感動的原因,是讓我在文字中和那些寫過的主人公再次重逢。當年,他們便曾經(jīng)感動過我,才讓我的筆那樣情不自禁。我實在應該感謝他們,感謝柴達木,是他們和柴達木給予我這樣人生最可寶貴的機會,讓我留下了這樣的一些文字,讓我覺得那段歲月沒有虛擲,青春足可慰藉。因為,在這些文字中,可以觸摸到我和他們共同的心跳,以及我們留在柴達木共同的足跡。盡管,足跡深淺不一,我只是個過客,但值得欣慰的是,我也留下了自己一行行淺顯的足跡。只是不知道他們現(xiàn)在都怎么樣了?我真的分外想念他們。窗外正刮著北京殘冬少見的七級大風,我知道那不是柴達木的風,卻恍惚身在戈壁風中。

  記得我的弟弟前年年底病逝后,我寫過的一首詩中有這樣一聯(lián):“魂猶月照冷湖水,心欲風臨大漠城”,這是我弟弟對柴達木的感情,同時也是我的。相信,也是書中寫過的那些柴達木人共有的感情。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術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