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中國作家網(wǎng)>>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兵之歌”:主旋律也受市場寵愛

http://taihexuan.com 2015年10月12日10:27 來源:光明日報 陶楓

  10月10日晚,北京五棵松萬事達文化體育中心里,郁鈞劍、呂繼宏、劉和剛3位在不同年代以主唱軍旅歌曲而聞名的歌唱家,與中國愛樂樂團、總政歌舞團合唱團等單位的藝術家們聯(lián)袂登場,30首經(jīng)典好歌帶著觀眾回味激情燃燒的歲月。

  長期以來,軍旅歌曲被廣為傳唱,其對“兵”之豪情、親情、祖國情和民族情的真摯抒發(fā),激勵并溫暖著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的夢想;另一方面,軍旅歌曲似乎離市場很遠,大多出現(xiàn)在以送票、發(fā)票為主的演出中。所以當聽說“兵之歌·郁鈞劍/呂繼宏/劉和剛北京演唱匯”是商演時,不由為主辦方捏一把汗。然而,現(xiàn)實卻是距開唱還有20天,已是一票難求。

  細想來,這場主旋律的演唱會之所以能夠被市場接受并寵愛,主要突出了三個字:

  第一個字——“兵”。歌者都有“兵”的背景:郁鈞劍,現(xiàn)任中國文聯(lián)演藝中心主任,曾是總政歌舞團的著名男高音;呂繼宏,現(xiàn)海政文工團業(yè)務副團長;劉和剛,現(xiàn)空政文工團業(yè)務處處長。這三位男高音,都以唱兵歌著稱。演唱會上,作品都強調(diào)“兵”的元素,唱出“兵”的情懷,有“兵”的味道。從《什么也不說》《小白楊》,到《再見了,大別山》《班長對我說》《我愛這藍色的海洋》,再到《好男兒就是要當兵》《百煉成鋼》,為那些有軍旅人生和軍旅情結的觀眾構建出了一個互訴衷腸的音樂空間;而從《家和萬事興》《沒有強大的祖國哪有幸福的家》,到《咱老百姓》《草原之夜》,再到《兒行千里》《父親》《拉住媽媽的手》,抒發(fā)了軍人錚錚鐵骨中的似水柔情,也使那些喜愛中國民歌的觀眾大飽耳福。

  第二個字——歌。與絕大多數(shù)演唱會不同,“兵之歌”的舞美強調(diào)簡約,沒有炫目的燈光背景,沒有聲勢浩大的伴舞,有的只是歌者在舞臺上的傾情歌唱。顯然,主辦方是希望與觀眾用耳朵和心靈溝通,而不是用眼睛交流。所謂“大道從簡”,就是如此吧。同時,舞臺上歌者只唱好歌不說話,表演時間里滿滿的全是歌聲,沒有出現(xiàn)那些喧賓奪主、與主題無關的噱頭,也很值得點贊。

  第三個字——匯。三位歌者,匯集了陸?杖齻兵種,匯集了八十年代(郁鈞劍)、九十年代(呂繼宏)、零零年代(劉和剛)三個階段,匯集了各自傳唱最廣的代表作。不同時代,軍旅歌曲呈現(xiàn)的音樂形式也不同;不同年齡段的觀眾可以從這些陪伴自己成長的歌曲中,找到光陰給予的不一樣的成熟。

  此外,現(xiàn)場還用了一些親民的手段。比如為了體現(xiàn)互動性與情感交流,“兵之歌”設立了不同時代、不同兵種同臺“飆歌”,以及三位歌唱家交換演唱代表作等環(huán)節(jié)。在演唱會的互動環(huán)節(jié),三位歌唱家?guī)ьI現(xiàn)場觀眾一起拉歌,剛剛參加“九三”大閱兵的軍陣也出現(xiàn)在舞臺上。

  應該說,“兵之歌”填補了演出市場上的一種風格的空白,探索著在主旋律與市場之間搭建起一座可以融會貫通的橋梁,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作了一點實實在在的貢獻。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術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