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中國作家網(wǎng)>> 訪談 >> 作家訪談 >> 正文

陳繼明:我試圖寫出“妙從衷來,滋味怡然”

http://taihexuan.com 2016年02月05日08:46 來源:中華讀書報 舒晉瑜
《陳萬水名單》,陳繼明著,陽光出版社出版,29.80元《陳萬水名單》,陳繼明著,陽光出版社出版,29.80元
 《和尚》,陳繼明著,重慶出版社出版,29.80元

  我的小說里如果有詩意、溫情和浪漫,可能與我的文學導師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海明威、福克納、赫拉巴爾、庫切等作家有關(guān),我總是試圖寫出“妙從衷來,滋味怡然”的語言。

  十年前采訪陳繼明時,他是“寧夏三棵樹”之一,是寧夏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西北第二民族學院中文系教授。十年之后再訪,自稱為“邊緣人”的陳繼明已經(jīng)喜歡上了在珠海并無優(yōu)越感的狀態(tài)。

  他說,這可能正是一個作家應(yīng)該有的生活。你周圍的人們都在忙自己的事情,這個世界上好像壓根沒有寫作這回事。但是,“有一個傻瓜在寫作,”陳繼明說,這是求之不得的。

  “三棵樹”之一的陳繼明“移植”到珠海后,他的寫作和生活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陳繼明說,十年,對他來說是極大考驗。他曾經(jīng)有過放棄寫作的念頭,但是好在都挺過來了。在珠海的十年,重塑了他的精神世界,讓他變得更加堅強,也讓他和寫作的關(guān)系更加本真。

  讀書報:能談?wù)劇叭脴洹钡膩須v么?

  陳繼明:寫作讓我沒去經(jīng)商、沒去做官,寫作始終把我摁在書桌旁,這其實是一件相當驚險的事情,貌似自然,其 實驚險,所以我要衷心地感謝寫作,尤其是在寧夏的寫作。在寧夏,和石舒清、金毆三人贏得了“寧夏三棵樹”的美譽。這個名稱是敬澤先生發(fā)明的,他先有一篇文

  章發(fā)表在《文藝報》上,叫《兩棵樹,在遠方》,是談我和石舒清的,后來加上金毆,就成了“三棵樹”。非常感謝李敬澤,他從自然來稿中發(fā)現(xiàn)了我們,隨后又熱 情洋溢地寫文章推介我們,還起了“三棵樹”這么好的一個名字。

  讀書報:2006年您從寧夏到了珠海,若以此為分界線,到珠海之后的寫作風格是否發(fā)生了變化?

  陳繼明:空間會帶來變化,時間也會帶來變化。作家自己在成長,文字也會跟著成長。另外,我本人也需要變化, 如果我必需始終寫“郵票大的地方”,我就不寫作。我對成為什么樣的作家沒有預(yù)期。另外,人們之所以認為我現(xiàn)在的寫作和過去不同,是因為,我過去的寫作只被

  外界看到了狹窄的一部分。“三棵樹”是一種肯定,也是一種描述。我們的寫作,在相當程度上,被描述了。外界會故意忽略另外的一些作品。其實,從一開始我的

  寫作就有相當?shù)膫人性,個人主義的興起是現(xiàn)代小說興起的主要原因,寫第一篇小說的時候,我就深深明白這個道理,并以此為最根本的寫作信念。在寫作中,任何

  大于個人的東西,我都警惕。時代,鄉(xiāng)土,先鋒,在寫作中,這些東西都有可能大于個人。我反感明顯的外在的先鋒模樣。我不喜歡《尤里西斯》和《變形記》?

  夫卡的小說,我更喜歡《鄉(xiāng)間的婚禮籌備》《在流放地》這樣的篇什,這類小說的基本特點是,外表平和,氣質(zhì)先鋒,人物不失真,人物是敘事的旨歸。這也是我的 寫作理想,只可惜我做得沒那么好。

  讀書報:您的語言很有詩意,是否之前寫過詩歌?如果有過這方面的訓練,為何由詩歌轉(zhuǎn)向小說?

  陳繼明:上大學的時候,滿校園都是詩人,我也是其中一員,曾經(jīng)創(chuàng)辦過油印詩刊,后來被強迫?邪胍罐D(zhuǎn)移 油印機的經(jīng)歷。大學畢業(yè)后,因為相信自己缺乏寫詩的才華,轉(zhuǎn)向?qū)懶≌f。寫小說的過程中,其實才漸漸懂得了詩。詩,是更內(nèi)在的一種品質(zhì)。真正的詩是看不見 的。寫小說,其實也在寫詩。只不過,那是一種更加隱蔽和曲折,無法目睹的過程。小說在文體上距離詩越遠越好,但在內(nèi)里,可能殊途同歸,F(xiàn)在我偶爾也會寫寫 詩,但很少發(fā)表,計劃一輩子出一本詩集的,不知能不能做到。

  讀書報:2011年,中篇小說《北京和尚》被《小說選刊》《新華文摘》等多家選刊轉(zhuǎn)載,引起了很大反響。這部作品重提信仰的力量,也能看出您對佛教教義的理解。愿意談?wù)勥@一中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背景嗎?它在您的寫作中是否有格外的意義?

  陳繼明:《北京和尚》,可能是我走向中年寫作的一個標志。中年寫作,非分之想少了,寫作氣質(zhì)可能更沉靜,更 寬闊,更持久。這種氣質(zhì),應(yīng)該會轉(zhuǎn)化為文字的氣質(zhì)。《北京和尚》其實在寫一個和尚的不安。沒信仰怎么都可以,一旦有了信仰,則可能事事難安。這個和尚的出

  和入,在佛門內(nèi)外的再三搖擺,有史無前例的時代意義。而和尚的身份,以及涉及佛教的內(nèi)容,都出自“寫實的需要”。我對佛教一知半解,這個小說發(fā)表后,很多 佛學界的朋友找我談佛學,我總是趕緊申明,我不懂佛學,真的不懂。

  讀書報:我也喜歡《芳鄰》中的灰寶、《圣地》中的小羽等作品中的人物,他們離我不遠,那么親近、真實,似乎觸手可及。作品很短,卻一波三折,尤其《圣地》懸念叢生。您的素材來自哪里?在寫作之前,已經(jīng)設(shè)置好故事的脈絡(luò)和走向?還是順其自然?

  陳繼明:灰寶是一個真人,名字都沒變,幾乎沒有虛構(gòu)。這個時代,真有這樣一個人,拒絕成為富人,旁觀人們的 忙碌,他還是一個識字不多的農(nóng)民。他真的在閱讀《論語》和《本草綱目》,F(xiàn)實中的他,甚至被人們看作神經(jīng)病,曾兩次被派出所抓走。但是,在我的小說里,人

  們對他有適度的理解和禮遇!妒サ亍分械男∮穑摌(gòu)的成分較多,但我在大學任教,熟悉小羽這樣的人物。寫這個小說前,我專程去武漢做過調(diào)查!妒サ亍愤@篇 小說,設(shè)置了逐漸解開懸念的結(jié)構(gòu),是一次向通俗小說學習的嘗試。

  讀書報:從1982年開始寫作,三十多年來,您的長篇并不算多。當然長篇并不是評價作家創(chuàng)作成就的主要標準。我想知道的是,在很多作家急于用長篇證明自己的時候,您是怎么想的?

  陳繼明:實際上我已經(jīng)有三部長篇了,只是都沒寫好,主要是沒下夠功夫。其中比較重要的一部是《一人一個天 堂》,講了“文革”時期發(fā)生在某麻風院里的一個故事。這部小說一直有一些民間聲譽,花城出版社每年都能賣掉許多書,不少大學的課堂上研討過這部作品,美國 科羅拉多大學幾年前把它列入了翻譯出版計劃。近期沒有寫長篇小說的打算。門羅獲諾貝爾獎之后,必需寫長篇的焦慮的確少了很多。

  讀書報:很喜歡您的作品中景物的鋪陳以及心理描寫。能談?wù)勀鷮τ趯懽骷记傻睦斫鈫?您的文學創(chuàng)作,受哪些人影響較多?

  陳繼明:我倒是向來偏愛心理學,我認為,好小說必需有足夠的心理學含量,寫動作的時候,找不到心理學依據(jù), 我就會停下來不寫。雷達老師曾說我的小說是“心理現(xiàn)實主義”,我喜歡這個說法。我的文學導師是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海明威、?思{、赫拉巴爾、庫切等作 家。這些作家沒有明顯的先鋒姿態(tài),不裝模作樣,也不守舊,不陳腐,語氣肯切、平和、謙遜,妙從衷來,滋味怡然,我非常愿意成為他們那樣的作家。

  讀書報:您的小說中,尤其是散文,除了詩意、浪漫還有溫情。愿意分別談?wù)劜煌捏w的創(chuàng)作,于您來說各自意味著什么?

  陳繼明:我出版過一本長篇散文《陳莊的火與土》,除此之外,很少寫散文。最好的散文令我敬畏,令我縮手縮 腳。常見的散文多顯做作,令我反感,因噎廢食,也便不寫。我的小說里如果有詩意、溫情和浪漫,可能與剛提到的幾位導師有關(guān),我總是試圖寫出“妙從衷來,滋 味怡然”的語言。我曾有計劃,一輩子出一本詩集,兩本散文集,三本小說集,現(xiàn)在,小說集已經(jīng)超過三本了,散文集和詩集距離目標還很遠。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guān)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術(shù)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luò)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