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開封文化旅游新地標——小宋城。 |
![]() |
“開封府”前,市民們在悠閑地晨練。 |
![]() |
新復建的開封鼓樓。華燈初上,一片繁華。 |
![]() |
古老的豫劇體現著古城悠久傳承的中原文化。 |
開封
開封,四千年滄海桑田,八朝古都。168年輝煌大宋,造極于世。曾是《清明上河圖》描繪過的城 市,北宋時期絲綢之路的東起點。今日之開封,身為中原經濟區(qū)核心城市、鄭汴一體化發(fā)展的重要一翼,在建設河南省副中心城市的進程中,面臨“絲綢之路經濟 帶”等眾多新機遇,正揚帆起航,風生水起,以建設經濟文化強市的鏗鏘步伐,以“外在古典,內在時尚”的美好形象,牽手新絲路,出彩大中原,讓這座享譽世界 的歷史文化名城,為新絲路注入文化力量和澎湃動力。
新坐標:做新絲綢之路上的文化名城
從北宋的都城東京出發(fā),飲一杯壯行的酒,西出函谷關,駝鈴古道,大漠孤煙,縱橫數千公里,從東方到西方。
時空穿越,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交通樞紐,開封在促進中國與歐亞各國的物質文化交流中發(fā)揮過積極作用。漢唐時,“絲綢之路”的東端起點是長安、洛 陽。唐朝后期,長安、洛陽屢次遭到戰(zhàn)亂破壞,水陸便利的開封迅速崛起。后梁、后晉、后漢、后周相繼在開封建都。尤其是北宋以后,開封成為人口超過百萬的國 際大都市,南船北馬云集,客商絡繹不絕,宋代的開封成了繼長安、洛陽之后“絲綢之路”東端的重要商品集散地與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就自然成為“絲綢之路” 東端的起點。
“八荒爭湊,萬國咸通,集四海之奇珍。”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這樣記載大宋都城的繁華。當時,從開封出發(fā),曾經有3條國際貿易通道,向西,經函谷關出邊塞到中亞;向東,由朝鮮渡海到日本;向南,經大運河出海抵達非洲、歐洲。
開封因“絲綢之路”而昌盛,“絲綢之路”因開封而綿長。站在21世紀開端,回望古老“絲綢之路”的東起點開封,開封市委書記祁金立深情地把對這座城市的 感受概括為:王氣、大氣、文氣、靈氣、和氣。他說:“開封是個人杰地靈的地方。王氣,是皇城根下遺風十足;大氣,是城市從容、安然的生活樣子;文氣,是一 磚一瓦皆文化;靈氣,是一城宋韻半城水;和氣,是開封人舉手投足顯紳士!遍_封如何在新絲綢之路上再現輝煌?祁金立說:“歷史給了我們一種緊迫感,要求我 們把開封建設得更好、發(fā)展得更好、保護得更好、繁榮得更好。做新絲綢之路上的文化名城!
新機遇:眾多利好青睞開封,古都更精彩
國家提出的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開封作為中原經濟區(qū)建設的核心城市,鄭汴一體化建設的重要一翼,還是鄭州航空港綜合實驗區(qū)的核心區(qū)域,河南省又提出把開封建設成為河南省副中心城市。眾多利好青睞開封,開封面臨更多發(fā)展新機遇。
市長吉炳偉說:“我們的定位是借力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使傳統(tǒng)文化能交流出去,新的理念能引進來,作好文化交流、融合與創(chuàng)新,在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唱好文化產業(yè)這臺戲,使我們的文化生生不息!
和其他城市相比,開封區(qū)位優(yōu)勢得天獨厚。開封地處我國中部、河南省中東部,西距國家重要綜合交通樞紐、河南省省會鄭州僅30多公里,到新鄭國際機場僅有 40多公里、半小時的路程,隴海鐵路橫貫全境,連霍、日南、大廣、鄭民四條高速和106、310兩條國道縱橫交匯。近年來,開封搶抓中原經濟區(qū)、鄭汴一體 化、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qū)建設的機遇,實施了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建成了鄭民高速(一期)、連霍高速開封段擴寬、鄭開大道、鄭開物流通道等重要道路,國 家投資的鄭開城際鐵路、鄭徐高速客運專線、新開鐵路、雞西高速、商登高速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正在加快建設,項目建成后,開封將成為在河南乃至全國地位更加 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國家把第一個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qū)放在河南,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qū)建設進一步鞏固了開封在中原經濟區(qū)中的核心地位。
這些新機遇為開封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開封新區(qū)古城交相輝映,十大產業(yè)集群、八大產業(yè)集聚區(qū)風生水起,大招商帶來大發(fā)展,奇瑞、晉開等一大批知名企業(yè)落 戶開封。開封經濟發(fā)展速度已連續(xù)5年超過河南省的平均水平,主要經濟指標增幅持續(xù)位居全省前列。2013年,開封市固定資產投資、公共財政預算收入、規(guī)模 以上工業(yè)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工業(yè)用電量、新增存貸款等6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均居河南省首位;今年上半年,開封市固定資產投資、公共財政預算收 入、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同比增長25.1%、 22.1%、14.4%、13.7%,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8.4%、 3.2%、0.8%,其他主要指標增幅均居河南省第一位。
無論老絲綢之路還是新絲綢之路,在這條路上生生不息點亮漫漫長路的不僅是經 濟,還有文化。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也必是一個文化的傳送帶,開封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和正如朝陽升起的文化產業(yè)優(yōu)勢,必然會抓住新絲綢之路經濟帶這個新機遇, 在實施工業(yè)強市戰(zhàn)略、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和向“河南省新興副中心城市”邁進的步伐中,不僅經濟顯實力,文化的力量也更出彩。
新態(tài)勢:經濟文化比翼雙飛再譜新宋風
近年來,開封積極探索符合自身實際和特點的文化發(fā)展路子,盤活優(yōu)勢資源,打造經濟文化強市。讓經濟成為文化發(fā)展的推動力、支撐力,讓文化成為經濟發(fā)展的成長力、硬實力,兩翼齊飛,文化的優(yōu)勢更加快速地轉化為經濟的優(yōu)勢、競爭的實力、發(fā)展的動力。
作為中國歷史上的八朝古都、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開封在文化資源的豐富性上是毋庸置疑的,東京作為北宋時期最繁華的大都會,體現了完整 的北宋文化,聞名世界的《清明上河圖》就是當時繁榮景象的歷史見證。開封具有“城市格局典雅,古城風貌濃郁,文物遺存豐富,文化積淀深厚”的顯著特點,文 化資源不僅豐富,而且一脈相承、沒有斷代。
“開封城市的文化競爭力要從謀劃運作而來,從克難攻堅而來,從項目提升而來。”祁金立的話語 擲地有聲:“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城市必將從‘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開封理應在這方面走得更早。我們將開封定位為塑造古都城市的發(fā)展模式和輪廓, 著力將其打造成‘外在古典、內在時尚’的富有文化競爭力的城市!
2012年,中國清明文化傳承基地花落開封;此時,已有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菊花名城、中國書法名城的開封,將成為擁有全國文化名城稱號最多的城市之一。
2013年2月,歷史文化名街書店街整治修葺,重新開街迎賓;
2013年4月,新版《大宋·東京夢華》在清明上河園隆重呈現;
2013年5月,貫穿開封古城兩大湖泊的御河正式通航;
2013年10月,鼓樓復建竣工,又一文化商業(yè)街鼓樓街正式開街;
2013年10月,集舞臺秀、水秀、煙花秀、激光秀之大成的高科技文化演藝項目《銀基O秀》閃亮登場;
2013年10月,大型室內歌舞劇《千回大宋》亮相小宋城……
這一批批由開封人主導策劃,各界精英精心打造的文化產業(yè)項目呈“井噴”態(tài)勢,使開封文化頻添宋都古城風貌。開封人欣喜地用“一河兩街三秀”概括這批生機 勃勃的文化產業(yè)項目,古都開封蕩漾新宋風。以文化為魂,旅游為體,商業(yè)為力,開封形成了宋城特色、優(yōu)勢互補的“文商旅”體驗式產品鏈。
讓人驚喜的是,開封市文化產業(yè)的帶動力,在開封市服務業(yè)乃至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中開始逐步顯現:2013年,全市服務業(yè)增加值同比增長12%,增幅居河南省第 二位,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則居河南省第一位。從這些數字不難看出,文化產業(yè)作為開封發(fā)展的支柱產業(yè),讓開封在激烈的文化競爭中風景獨好。 文化作為開封的獨有稟賦,再一次顯示出了它的獨特魅力和扎實的競爭力。
吉炳偉表示,“絲綢之路經濟帶”既是一個經濟帶,也是一個文化帶!伴_封將充分發(fā)揮歷史文化優(yōu)勢,打好文化牌,唱好文化戲。文化是軟實力,經濟是硬實力,文化軟實力可以轉化為經濟硬實力。”
如今,開封的文化軟實力正在轉化成經濟硬實力。在2013年上半年的《中原經濟區(qū)競爭力報告》《中原經濟區(qū)發(fā)展指數》發(fā)布會上,開封的文化競爭力位居河 南省第一。一座文化要素集聚、文化生態(tài)良好、文化事業(yè)繁榮、文化產業(yè)發(fā)達、文化創(chuàng)新活躍、文化英才薈萃、文化交流頻繁、文化生活多彩的國際文化旅游名城正 在中原大地上崛起,開封也必將成為“新絲綢之路”上大放異彩的文化名片、文化品牌、文化名城,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新活力:外在古典內在時尚展現新風采
“外在古典,內在時尚”是開封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新理念。外在古典,保留的是歷史風貌、文化根脈,內在時尚,展示的是時代發(fā)展、時尚魅力。
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以曾在馬年春節(jié)期間四度被央視報道的小宋城為代表的開封文化項目,引起了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出席全國政協(xié)十二屆二次會議的全國政協(xié)委員的關注。
小宋城匯聚了各式各樣的開封小吃,小橋流水,藍天白云,別有洞天,被譽為“開封市民的待客廳”和“開封文化旅游新地標”。七盛角商業(yè)街古色古香的宋式建 筑把“外在古典、內在時尚”的開封“新宋風”城市風格演繹得淋漓盡致,成為以宋文化為主題,以中原民風、民俗為內涵,集文化體驗等功能為一體的民俗文化休 閑街區(qū)。清明上河園、龍亭公園、鐵塔公園等依托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按一景一策的原則進行提升,著力彰顯濃郁宋風宋韻,再現盛世的繁榮景象。
與此同時,御河水系、鼓樓復建、珠璣巷、七盛角和實景秀《大宋·東京夢華》、歌舞秀《千回大宋》等一大批文化項目如雨后春筍般呈現在世人眼前,中國開封 菊花文化節(jié)、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jié)等節(jié)會活動吸引著八方賓朋,而這正是開封立足宋文化優(yōu)勢、壯大文化產業(yè)、升值文化品牌、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一個又一個 堅實舉措。
如今,每逢節(jié)假日,外地游客從四面八方涌入古城,在欣賞古城美景的同時,也能親身感受濃郁的文化氛圍。2013年,開封全年旅游接待量達499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07.8億元,全市文化產業(yè)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連續(xù)3年居河南省第一位。
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開封旅游接待量和綜合收入再創(chuàng)新高,游客接待總量達393.86萬人次,同比增長8.05%;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2.75億 元,同比增長8.9%;主要景區(qū)門票收入4905.3萬元,同比增長22.8%;開封全市星級飯店平均客房出租率達85.8%。黃金周7天時間,白天,清 明上河園、開封府、小宋城、東京極地海洋館等景點景區(qū)游人爆滿。華燈初上的古城同樣是人聲鼎沸、客如潮涌。夜游御河船船客滿,鼓樓、西司夜市場面火爆,實 景秀《大宋·東京夢華》、歌舞秀《千回大宋》、光影秀《鐵塔傳奇》一票難求。
近年來,開封在對外文化交流方面不斷取得新成績。在清明上 河園每年舉辦的木偶節(jié)和秋千大賽等吸收了很多外來元素,開封雜技團常年赴世界各地演出。2013年,開封與位于“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以色列莫茨金市締結 為友好城市,市長吉炳偉親自率團赴以色列進行了友好訪問,雙方在旅游、古跡保護、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等方面加強了合作。
“絲綢之路經濟帶”不僅是一條流淌著“黃金”的財富之帶,更是蘊涵著一個城市開放、包容獨特氣質的文化之帶。如今,新的征程已經開啟,新的畫卷已經打開,開封這座千年帝都,在打造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進程中,正以無比厚重的文化積淀和澎湃迸發(fā)的文化活力,照亮新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