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 文學(xué)報刊社 > 文藝報 > 正文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國與國之間的外交關(guān)系很重要,經(jīng)濟和科技的關(guān)系也很重要,但是如果你想要與另一個文化、另一個民族、另一個文明產(chǎn)生親密的關(guān)系,你就要閱讀他們的文學(xué)作品。你訪問了一個國家,可能會看到這個國家有名的景觀、建筑物,認(rèn)識這個國家的人,品嘗它的美食,照幾張照片,然后你就回國了。但如果你閱讀來自于另一個文化的一本小說或一個故事,你就會受邀進入他們私有和公開的記憶中。閱讀另外一個文化的故事,就好像是受邀在別人家做客,不一定在會客室,而是在比較私密的廚房或者餐廳甚至臥室里,普通的旅游肯定不會這么幸運。所以,我的編輯、翻譯和出版社所做的工作就是搭建兩國文化的一座橋梁,如果你問我的話,我覺得這個橋梁更讓人興奮,比萬里長城的作用還要大。我們在這個星球最古老的兩個文明之間搭建起一座橋梁,這座橋梁連通的是這個星球上最古老的記憶、最古老的經(jīng)驗。中以兩國很不一樣,但我相信中以兩國之間是有共同點的,兩國的歷史都充滿了悲慘和痛苦,也同樣充滿了創(chuàng)造力,充滿了愿意克服困難的意志力。兩國也有各自尊崇的價值觀,兩國價值觀之間到底有什么區(qū)別呢?為了得到答案,我們要閱讀對方的文學(xué)作品。
我的新作品《鄉(xiāng)村生活圖景》實際上基于很多年前我做的一個夢。夢中,我當(dāng)時正走過以色列最古老的猶太村莊之一,這個村莊可以說比以色列建國的歷史還要久。在夢里,這個村落到處都是空曠的,包括田野、農(nóng)莊、房屋,所有都空無一人。夢中,我可能是要找一個女人,突然夢做到一半的時候,又變成她要找我,所以我要逃跑,要藏起來。第二天早上醒來時,我作出決定,下一本書的故事就要布局在這樣的村落里邊,我也知道這本書應(yīng)該是關(guān)于失去和得到、搜索和藏匿。
最開始的時候,我也沒有想好是要寫小說還是一系列短故事的集合。但我跟一位優(yōu)雅的女士(奧茲的妻子尼娜)結(jié)婚56年了,我很會妥協(xié),所以《鄉(xiāng)村生活圖景》也是妥協(xié)的產(chǎn)物。書中包括了8個短小的故事,但讀者也可以像小說一樣去閱讀它,因為8個故事中的7個都是在同樣時間段發(fā)生在同一個村子里的,讀者會發(fā)現(xiàn)其中一個故事的主人公會在另外一個故事中出現(xiàn),突然覺得這個人是我之前認(rèn)識的。
這本書是關(guān)于夢、失去、藏匿、尋找和搜索的。這些主題并不是以色列人獨一無二的經(jīng)歷,這是一種普遍的經(jīng)歷。每個人都可以問自己這樣的問題:我的人生中有沒有遭遇過非常痛苦的失去呢?我的人生中有沒有遇到不期而遇的驚喜呢?我的人生中是不是也有想要逃離的經(jīng)歷呢?我有沒有在生命中不斷去搜尋某一個人呢?你會感覺到好像丟掉了什么東西,但不知道丟的到底是什么;同樣有人可能在搜尋,但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有人可能在害怕,但不知道具體怕的是什么;也有人在希冀一樣事物,但是你要問他到底想要什么,這個人也說不出來……我想要問,你是不是熟悉這種感覺,我相信很多人可能都熟悉這種感覺,我們忘了一件東西,然后又忘了自己到底忘了什么,但我們會一直記得這樣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就是《鄉(xiāng)村生活圖景》這本新書要帶給大家的。
我也會講到夢想。世界上每個國家的背景肯定都會與它的歷史、地理、人口和政治有關(guān),但是以色列不是,以色列是從夢想當(dāng)中誕生的,以色列可能是世界上惟一一個不是立足于歷史地理政治人文,而是立足于夢想之上的國家。很多很多年以前,在以色列建國之前,在人們甚至相信有以色列建國這個可能性之前,猶太人的國家是寫在歐洲小說家作品里面的。在特拉維夫這座城市成立前10年,還沒有一塊基石,只是空曠的沙漠上布滿了沙子,特拉維夫也還只是存在于作品中。在以色列人猶太人回到他們熱愛的故土之前很多年,對這個國家的熱愛也是寫在小說里的。書籍可以旅行很遠(yuǎn),它們可以創(chuàng)造現(xiàn)實,影響現(xiàn)實,以色列這個國家是從夢想開始的,我的這本書也是因為夢才寫出來的。
如果想要理解以色列,就必須考慮到以色列不是創(chuàng)立于一個夢想之上,而是基于很多人不同的夢想,有些夢想甚至是彼此矛盾的。以色列建國的時候,有些人設(shè)想我們可以創(chuàng)造《圣經(jīng)》中的猶太國度和猶太輝煌;但另一些人并不很在意《圣經(jīng)》里怎么說,他們希望建立現(xiàn)代的理想化的社會主義國家;還有一些創(chuàng)造者希望建立中產(chǎn)階級的國度……為什么有這么多不同的愿景和計劃,以色列還能成立起來呢?就好像一個建筑物,由不同的建筑師設(shè)計藍(lán)圖建造,這樣的建筑是會倒塌的。但以色列這個建筑并沒有倒塌,是因為不論夢想有多么不同,都有一個共同點,要實現(xiàn)這樣的夢想,就要讓猶太人回到他們的家鄉(xiāng),遙遠(yuǎn)的耶路撒冷的家。50年之后、100年之后、150年之后的現(xiàn)在,這些迥然不同的夢想變成了什么,幾乎所有的夢想都仍然鮮活——它們可能有所改變,但仍然鮮活——有些可能變得更加實際,也有一些夢想更加理想化,但幾乎所有的夢想在今天的以色列社會當(dāng)中都仍然存在。
關(guān)于民族團結(jié)、關(guān)于和諧、關(guān)于共識,就我個人而言,我甚至不希望有一致的意見,以色列社會就像是街頭縮影,包括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差不多有800萬人口,這800萬以色列人就好像800萬總理、800萬教授、800萬的中產(chǎn)階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公式,用這個公式可以解決世界上所有問題;每個人都在跟其他人宣講,但是很少有人愿意傾聽。我是一個作家,我的工作就是傾聽其他人的故事。我在以色列聽到很多東西,一點都不喜歡,也有很多人一點都不喜歡我,以色列這個大家庭中的一些親戚甚至認(rèn)為我是這個家庭的恥辱,和一些人同處一個“家庭”中我也深以為恥。但這沒有關(guān)系,我喜歡以色列的多樣性,我喜歡發(fā)出不同聲音,我不希望以色列像一個獨奏的演唱會,我希望它是合奏的音樂會,而我本人也不總是喜歡音樂,我很喜歡批評某種音樂。但如果有人和我說找到一個解決方法,可以讓以色列的每個人都喜歡我的方法,都會唱我的歌,我會說謝謝,我不需要。我知道我的很多想法在以色列屬于少數(shù)意見,我是不是想讓大多數(shù)人接受我的想法呢?當(dāng)然是了。但我想不想每一個以色列人都接受我的想法呢?天哪,絕對不要這樣。上千年以來,即便在以色列建國之前,猶太人的文化中就有質(zhì)疑和爭議。我們不是很尊重權(quán)威,有很多獨立的批判性的思考和對于價值的思考。猶太人的整個歷史中永遠(yuǎn)都不會只有一個“教皇”,每一個猶太人都覺得自己的想法更好。我們從小受的教育就是從不同的角度翻來覆去地看每一塊石頭。猶太人的文明就是批評他人和自我批評的文明,歷史上很多偉大的猶太人,包括摩西和耶穌、斯賓諾莎和卡夫卡、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和卡爾·馬克思……他們有一個非常偉大的思想之父,但這些偉人又背叛了他們的“父親”,我相信這就是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父親或老師可能對小孩子說,聽我的話,這就是事實,幾代人都遵從這樣的事實。但有時這個小男孩小女孩會說,是的,我知道每個人認(rèn)為這就是事實,但是我自己想要試一試,我可能換個角度來看待問題解決問題,這種反叛可能會帶來憤怒和反感,但正是這樣一些人會改變世界,通過宗教、科學(xué)、文學(xué)、藝術(shù)、哲學(xué)、經(jīng)濟來改變世界。
舉一個《圣經(jīng)》里的例子。上帝不喜歡索多瑪這座城市,決定要把他從大地上完全抹除,但亞伯拉罕與上帝有不同意見,他就對上帝說,如果索多瑪里有50個好人,你還想毀滅這座城市嗎?上帝說這座城市太糟糕了,你絕對找不到50個好人。亞伯拉罕繼續(xù)說如果40個人、30個人、20個人甚至可能有10個人是好人呢?他好像推銷二手車一樣,跟上帝討價還價,他不覺得羞愧,也不害怕;輸?shù)袅撕蜕系鄣臓幷,他也并沒有跪下來懇求上帝原諒。亞伯拉罕在向上帝表達的是,你是宇宙之主,創(chuàng)造整個世界,給我們法律,但是您本人不能超越法律。這就是最好的時候所有猶太文化的中心,當(dāng)然并不是每個時候都這樣好,猶太人有時也會妥協(xié),也有很長一段時間是非常保守的,幾乎沒有創(chuàng)造力。但在好的時候,所有猶太人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就在于此——不要對某件事情引以為然——即便上帝說的也不是百分之百正確的,試試看會不會有其他的角度、不一樣的方式來認(rèn)識這件事。所有人都曾經(jīng)是孩子,我們都曾經(jīng)見過一幢大樓前寫著“小心!油漆未干”。我們是孩子時,哪怕看到“油漆未干”,也還是要摸一摸,這就是創(chuàng)造力,這就是猶太人的生活方式,這就是猶太人帶給世界文明的禮物。世界上每一本小說——不論是猶太人寫的還是中國人寫的——都是一根纖細(xì)的手指,要伸出去試一試油漆到底有沒有干。
最后我要說,我個人信仰的是好奇心,我相信好奇心對于科學(xué)技術(shù)的進步非常重要,我也相信好奇心是崇高的道德之翼。我一直都相信,有好奇心的人比沒有好奇心的人更好。想知道為什么嗎?因為有好奇心的人會問,如果我不是自己而是這個人或那個人,會怎么樣呢;我會有什么樣的感覺;我想要什么東西;有什么樣的事情會傷害我;什么樣的事情會讓我高興……好奇心有時會把我們變成另外一個人,不是抹除全部存在,而是拓展你的視野。有好奇心的人會成為更好的父母、更好的合作伙伴、更好的愛人。我本人的好奇心讓我成為了一個作家,也是好奇心讓大家成為優(yōu)秀的讀者,可能有一天也成為一個最優(yōu)秀的作家。
(本文根據(jù)阿摩司·奧茲在《鄉(xiāng)村生活圖景》中譯本發(fā)布會上的演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