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讓靈感與思想一起飛翔

http://taihexuan.com 2015年07月01日07:08 素 素

  以我個人的經(jīng)驗,把靈感當作討論的話題,還是第一次。以靈感為話題與三國作家一起討論,也是第一次。

  但是,我喜歡這個話題。關于靈感,我有兩點心得。

  其一,靈感不必刻意尋找。因為它就隱藏在我們的身體里,像一只躍躍欲飛的鴿子,只要哨音一響,就會直沖藍天;它就深植在我們的生命里,像一顆等待發(fā)芽的種子,給一點陽光就燦爛。關鍵在于,我們要聽到那一聲哨音,要沐浴到那一縷陽光,而且要讓自己所有的感覺器官都處于一種自由開放的狀態(tài),尤其讓心靈時刻保持著靜若處子般的敏銳,然后讓如約而至的靈感給創(chuàng)作帶來意外的驚喜。

  有位哲學家說,或然性和同情心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兩只輪子。的確,自古至今,人類的點滴成長,都與或然性和同情心分不開。同情心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正是生命與生命之間的相互支撐,抱團取暖,人類才可以挽著手向前走到今天;或然性則有不確定和可能的意思,更有懷疑和迷惑的意味,正是這種或然性或懷疑精神,給靈感以創(chuàng)造的契機,正是靈感,催生了無數(shù)的奇跡和神話。比如,因為這世上有河流和海洋,而有了各式各樣的橋和船;因為這世上有崎嶇漫長的道路,而有了各式各樣的車和飛機;因為這個地球太大太遙遠,而有了互聯(lián)網(wǎng)。

  當然,不止是文明進步需要靈感,藝術創(chuàng)作更需要靈感。比如,因為這個世上有美妙的風聲雨聲和鳥叫聲,而有了音樂;因為這個世上有愛情和鄉(xiāng)愁,而有了文學。另外,即使是日常的平民生活,也需要靈感的火花。比如,一個普通的家庭主婦,她在菜市場看到土豆蒜苗西紅柿的時候,就已經(jīng)在用靈感支配著巧手,給家人做一頓豐盛的晚餐了。

  總而言之,靈感是最最普通的生命現(xiàn)象,這世上的每一個人都是靈感的載體或發(fā)生器。只是對作家而言,靈感顯得尤為重要而已?匆粋作家有沒有原創(chuàng)能力,就看作家如何用自己的聲覺、味覺、觸覺、心覺去面對和表現(xiàn)萬事萬物,并對它們具有怎樣的悲憫情懷。

  應當承認,在當今這個喧嘩與躁動的時代,作家的感覺總是被各種誘惑考驗著,作家的定力也總是被各種困惑挑戰(zhàn)著,尤其是在網(wǎng)絡和資訊發(fā)達的當下,作家最珍貴的靈感細胞,必然會有不同程度的磨損甚或是傷害。曾有人斷言,中國的國產(chǎn)電視節(jié)目、電視劇本和小說,90%以上有模仿或復制的嫌疑。這或許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不爭的事實。我認為,一個作家最大的悲哀,就是原創(chuàng)能力的喪失。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作家的原創(chuàng)能力取決于想象力,而想象力來自于毛茸茸的靈感。一個作家如果喪失了靈感,那就只能抄寫二手的文字。所以,我認為尋找文學創(chuàng)作靈感的第一個路徑,就是向創(chuàng)作的主體求助,只要作家自身所有的生命感覺永遠處于純凈和鮮活的姿態(tài),創(chuàng)作的靈感就一定會源源不斷。

  其二,靈感并非唾手可得。靈氣是先天所賦,它屬于作家的生理要素;靈感是后天所賜,因為在靈與感之間,有一片水草豐美的處女地,即身外的現(xiàn)實或歷史。簡而言之,靈感有兩個原產(chǎn)地,一個是生命本身,一個是生活現(xiàn)場。正是生活將靈和感合成為一個完整的詞語,正是作家與生活近距離的凝視和互動,而可能產(chǎn)生一部好的作品。

  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有許多作家向西部走去,也有許多作家向廢墟和遺址走去。我把目光盯向了我所在的東北。那是1996年春天,我向自己挑戰(zhàn):用女性的感覺,去寫雄性的東北。我先是在史料里沉潛了三個多月,閱讀其實就是尋找靈感的一種方式,我把它稱之為坐著讀書。接著我又在東北行走了半年,行走更是一種尋找靈感的方式,我把它稱之為走著讀書。正是這種閱讀和行走,讓我生命的燃點特別低,只需燒到50度,靈感之水就沸開了。當然,我沒有像史學家那樣一章一節(jié),面面俱到,而是選擇了給我最多靈感的三個話題。在我眼里,這三個話題是東北最精彩的部分。

  一是東北土著史。這塊土地,孕育了太多強悍的馬背民族,由于他們生性好斗,欲望無邊,而讓東北成了經(jīng)常失控的動感地帶。我注意到,每有一支馬隊由東北入主中原,就會將地域政治一下子上升為國家政治,將邊緣文化演變?yōu)橹髁魑幕.斎,它們都無一例外地在中原的陷阱里沉落了。這仿佛是一種宿命,騎射者總是將悲壯疊印在東北的上空,面對著這些野性的東北土著,我有太多的話要說。

  二是東北風俗史。土著、移民、殖民者,雜交成獨特的混血的東北文化、東北風情。土著發(fā)明了火墻火炕,殖民者帶來了淘金熱,移民者一路唱著蓮花落闖關東,后來竟然改了鄉(xiāng)音唱起了二人轉(zhuǎn)、大秧歌……于是,木幫文化、人參文化、土匪文化、冰雪文化與外來文化相交織,使東北獨一無二地站在這片凍土地帶。其文化的在野性,既讓它容易被識別,也讓它無人可以模仿 。面對著如此有溫度有質(zhì)感的原鄉(xiāng)記憶,我也有太多的話要說。

  三是東北山川史。東北首先是一個地理的概念,它在東北亞核心位置,白山黑水、三江平原、森林葦海、沼澤大荒,當它們以巨族的氣勢撲面而來,我會為東北之博大之豐富而震驚。然而,當這片亙古的綠色漸漸稀薄,當無邊的油田和煤礦走向枯竭,我又會為它暗自神傷。面對這塊遼闊而蒼茫的野地山林,我更是有太多的話要說。

  正是東北地理與文化的獨特性,給我提供了馳騁靈感的空間,讓我寫出了散文長卷《獨語東北》,它也因此獲了第三屆魯迅文學獎。我認為,一切都因為我主動去尋找了,于是那些無法被遮蔽的歷史記憶和現(xiàn)實生活,給了我如此無私而豐厚的回報。

  中國散文界有一個流行的熱詞:在場主義。所謂的在場,就是給靈感提供一個尋找或點燃的現(xiàn)場。對我而言,東北就是這樣一個能夠激發(fā)靈感和捕捉靈感的現(xiàn)場。我的感覺器官再敏銳再發(fā)達,如果我不在東北這個獨一無二的現(xiàn)場,很難將它賦予我的靈感和想象力張揚到極致。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術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