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 文學報刊社 > 文藝報 > 正文
中國有個云南,邊寨,遠離沿海,山清水秀,林密草鮮,民族混居,多彩多姿。也許她還沒有得到最好最快的發(fā)展,但是她得到了四面八方的青睞。尤其是昆明,四季如春,繁花似錦,在昆明購物,小商販說起話來也是那樣的溫柔和藹,分貝總是很低。云南是中國的一個親切的笑容。
昆明有個作家叫張長,比我年齡小一些,多年來我一直得到他的致意與祝福。他給我的印象是清秀、善良、本色,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對文學充滿了忠誠,數(shù)十年如一日。在他的身上、在他的作品里聚集了云南的美好、溫雅、心愿、風景、真誠與樸質(zhì)。對于我這個不能說沒有常去云南、也不能說十分熟悉和了解云南的人來說,張長是地地道道的云南人,張長者云南知名作家也。張長的詩、小說、散文是地地道道的云南風景。張長也有憤怒,例如他寫的詩《書記和他的班子》;張長也有痛心疾首,例如他寫的《無名鳥祭》,讀來撕肝裂膽。然而,即使在這樣的作品后邊,我也看到了張長平靜而無奈的笑容,他似乎在問:“為什么,究竟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
過去我以為,張長的小說與散文大多寫得十分親和平易,這在咱們這個常常是一片殺聲、一片吶喊,常常是刺刀見紅、喋血文場的地方,在咱們這個常常以謾罵秀尖銳、以挖苦秀才具、以人肉搜索秀現(xiàn)代性(其實是前現(xiàn)代性)的時刻,也并不多見。
這次我讀了他的《雙色球》《影子》《求簽》……卻覺得他有許多進展,他的作品隨著生活的變遷更添加了分量。他對社會生活的變化很是敏感,他對生活進程中的危難與困惑也頗有感觸,他對不幸者、弱者有著深沉的同情。哦,張長也寫得那么尖銳嗎?好的,憤怒出詩人嘛,然而,他仍然是張長。我哪怕是讀他的最苦澀辛辣的作品,仍然感受到的是他的一顆柔軟的心。其實,他的心很軟……
《張長文集》的出版是盛事,它包括詩歌一卷、散文兩卷、短篇小說一卷、中篇小說一卷、長篇小說一卷。在我們國家,喜歡文學的人不少,真正獻身文學而且是獻身于真正的文學的人有限。些微的誘惑、弼馬溫的冠冕就改變了一個人的文學道路。不足道的名聲、裝模作樣的一點雞毛蒜皮就抹掉了一個人的文學感覺。所以能長期地工作著、夢想著與寫作著的人其實很少。張長是難能可貴的忠心耿耿于文學的人當中的一個。所以,我欣喜于這套文集的出版。
我不知道張長年輕時的形象,相識以來他的眼睛給我的印象很深,我甚至覺得他的雙目有一種女性的美麗與清澈。不知道這是不是我的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