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聚焦2016全國兩會 >> 正文
自動推拉門,干凈防滑的地板,光潔明亮的洗手臺、尿布臺,不間斷的熱水,不小于6平方米的空間……
不久后,在北京新建的地鐵線路上,媽媽們將會在客流量較大的車站用上這樣的“母嬰室”。
“在孩子的哭聲中狼狽地尋找隱蔽的角落,用大衣遮擋或者讓家人掩護,抱著孩子躲到氣味難聞的廁所……”全國人大代表、著名青年歌唱家譚晶初為人母,便深切體會到做媽媽的尷尬。
譚晶發(fā)現(xiàn),在一些機場、火車站和地鐵站里,即便有“母嬰室”,設置也極為簡單——只有桌椅,洗手池、尿布臺幾乎不存在。迫于無奈,媽媽們只能跑到廁所為孩子更換尿布,還未換完,外面排隊的人早已焦急地拍門催促。
3月6日上午,譚晶發(fā)出的一條有關“在公共場所建母嬰室”的微博,幾個小時內,點贊過萬。
事實上,這幾天已有多位政協(xié)委員討論過母嬰室的建設。
“這是提供必要的城市公共服務!比珖䥇f(xié)委員黃艷說。作為北京市規(guī)劃委員會主任,她想到的是《北京城市軌道交通無障礙設施設計規(guī)程》。黃艷告訴記者,規(guī)程修編過程中,已經補充了母嬰室的標準和要求。今后,北京市客流量較大的地鐵站將設置母嬰室,一般車站在無障礙廁所內將設置母嬰功能設施。
新《規(guī)程》將適用于北京市所有新建地鐵線路。不僅如此,一些改建和擴建的車站,也將按照新規(guī)執(zhí)行。
黃艷表示,不止是地鐵等交通設施,對大型公共設施和人流量大的公共建筑,應該抓緊逐步完善設計建設標準,更加考慮人性化的要求。
談及公共場合的母嬰室,全國政協(xié)委員、香港婦聯(lián)主席葉順興面露難色。在她的印象中,內地很少看到母嬰室,甚至很多洗手間的環(huán)境都不夠好。她介紹,香港公共場所的母嬰室并不都是政府設立的,很多是商場自主提供的服務。
全國婦聯(lián)副主席崔郁心中有一筆賬:未來5年內,“全面二孩”政策將會累計新增人口1800萬。如果母嬰室的建設沒有進展,哺乳的尷尬將重復出現(xiàn)在這些人身上。
“二孩政策全面開放之后,母嬰室的建設更應該得到重視。”她說。
關于母嬰室建設的建議幾年前也有過,卻從未像今年一樣引發(fā)共鳴。很多去過國外的媽媽帶著艷羨,訴說“別人家”的環(huán)境。比如在法國,有公廁的地方幾乎都能找到母嬰室;英國的母嬰室功能齊全,地板防滑,有溫控;日本人將設立母嬰室寫進法律,明確規(guī)定,嬰兒會逗留且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的公共場所必須提供母嬰室。
這些人性化的要求同樣出現(xiàn)在譚晶的建議中。
經過調研,譚晶意識到,城市建設標準化母嬰室的問題,不僅事關一個數(shù)量龐大的群體,而且“已經成為檢驗城市文明的全新標尺”。
“各級政府應當從城市建設和發(fā)展的源頭做起,將母嬰室的建設列入城市規(guī)劃范疇!彼岬。
為此,譚晶建議,可以在公園、商場、車站、廣場、大型商務樓、寫字樓等公共場所規(guī)劃設立母嬰室。她還建議,就母嬰室建設制定統(tǒng)一的標準,將公共場所建立母嬰哺乳室納入城市規(guī)劃。
譚晶觀察到,目前的情況是,即使設置了母嬰室,也往往被擠占、被閑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