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和林蔚然相識是在北京人藝的專家研討會上,她給我的感覺是知性、樸素,也知她在《新劇本》雜志工作,自己也在寫劇本。日前,由她編劇的小劇場話劇《秘而不宣的日常生活》在北京首輪演出的最后一場,我去觀摩,這是我第一次看她的劇本演出,整出劇看下來,我對她高雅的品位和細膩的手筆有了真切的認識。
《秘而不宣的日常生活》是一出都市情感劇,這一題材在當下過多,幾近平庸,但林蔚然賦予了平庸以靈動與精致,她的優(yōu)雅的細致入微的人物剖析生發(fā)出當下愛情婚姻的情感危機與茫然無助,她的恣肆的結(jié)構(gòu)與表達給戲劇美學(xué)以閃爍的光亮。如果說,她的題材有著“秘而不宣”的故事和意趣,她的手筆其實也潛藏著“秘而不宣”的動機與靈慧。她以恣肆與雅致相融的手筆將“秘而不宣”的“日常”構(gòu)架起不尋常的戲劇情境,為觀眾呈現(xiàn)了不一樣的高品格的都市情感,因而可以說,她成功地突破了題材平庸的瓶頸,她所受到的歡迎和喜愛也就順理成章。
《秘而不宣的日常生活》講述了兩段婚姻的日常生活中秘而不宣的窘迫與危機,其所以秘而不宣,是因為兩段婚姻有著割不斷理還亂的交集。一位賦閑在家的少婦慵懶地消磨她的午后時光,她的前男友越窗而入,將她看似平靜的生活徹底打破,少婦無聊的日子里又泛起漣漪。他為什么要來?她為什么要怨?劇作的戲劇性就蟄伏于兩個人秘而不宣的往事中。隨著劇情的展開,昔日戀人由怨恨到放下矜持,從舊情復(fù)燃意欲私奔到最終男人在現(xiàn)實面前退下陣來男人的退卻再次把女人推回?zé)o聊的婚姻,而男人也并沒有真正放下,他將帶著問題進入另一個問題婚姻。
劇情到這里,謎并沒有徹底解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作者并沒有去追究兩人的情感走向,而是筆鋒一轉(zhuǎn),進入下一段故事,去展開“她”的中醫(yī)和“他”的女老板間的一段交集。這段故事的戲劇動因不同于常態(tài)的戲劇,它是倒敘式的,是對前段故事的必要詮釋,也是揭示婚姻問題的主題呈現(xiàn)方式,此種揭婚姻傷疤的戲劇動作將引向的新的婚姻傷口,無疑將主題的張力做了放大,它讓我們看到了當下愛情婚姻中的雜質(zhì)和噪音,以及由此帶來的扭曲與惶惑。至此,“秘而不宣”的謎徹底解開,但劇作并沒有對劇中四人的何去何從給出方向,林蔚然在戲的結(jié)尾不是落下一個句號,而是一個破折號,它讓我們想到,劇中的“秘而不宣”的問題,不僅是個人的,也是社會的。
全劇主要由時空倒置的兩段故事構(gòu)成,由這兩段故事撕開了劇中各個人物之間愛情婚姻的糾葛與傷痕,顯現(xiàn)出兩段貌合神離的婚姻危機。林蔚然把劇作重心和高潮放在了劇首部分,由前男友的闖入直接切入兩個有情人的愛恨離散,他們既是這出戲的因,也是這出戲的果。而后引申出與之關(guān)聯(lián)的兩對男女的情感糾葛和婚姻危機,這一關(guān)聯(lián)對高潮的咬合極為縝密,像遲遲不肯退去的漣漪,并使得退卻的高潮帶出主題意味的回流,從而既保持住戲劇的張力,又獲得了劇作的總體平衡。
此外,對分幕的銜接,林蔚然也做了相當任性的大膽處理,她在劇作的開場、段與段之間和結(jié)尾,都采用了朗讀的銜接方式,這一方式既抒情又理性,并有著統(tǒng)領(lǐng)全劇風(fēng)格的美感,讓觀眾既能進入劇情又能置身戲外,從而有效地引導(dǎo)觀眾去窺探劇中人物日常生活中的“秘而不宣”,進而透過“秘而不宣”去領(lǐng)會主題的意蘊。
林蔚然從當代女性視角去發(fā)現(xiàn)人們在愛情婚姻面前的困惑與無助,從男性與女性的關(guān)系中表現(xiàn)出扭曲、無奈、掙扎的現(xiàn)實圖景,揭示愛情婚姻在當下的迷亂與不堪,這里有女人的細膩,也有知性的靈慧。劇中,林蔚然并不給出道德評判和主題說教,她像是要從一個女性的角色中跳出來,她把知性的靈慧轉(zhuǎn)遞給了觀眾,不直接的含蓄像是思索的一個場,它攪起的思想會更豐富多彩,并愈加深入生活。林蔚然的解讀是高雅的、知性的,她讓我們得到一次賞心悅目的戲劇審美,劇作給予我們的不只是審視了一回愛情婚姻的“秘而不宣”,它還將我們拉回到自己的婚姻與愛情面前,回饋給自己以美好的愿景。正如走出劇場,我們并沒有為問題婚姻所沮喪,而是更多地構(gòu)想著愛情婚姻的幸福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