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是青春,也是鄉(xiāng)愁——觀音樂劇《少年臺灣》

http://taihexuan.com 2015年04月30日09:33 來源:中國文化報 宋佳烜
    音樂劇《少年臺灣》劇照 音樂劇《少年臺灣》劇照

  《少年臺灣》,一些很難定性的文字,一些看似零散卻暗中牽連的記憶碎片。27個有關臺灣小村鎮(zhèn)的故事,文字記錄下的聲音、氣味、形狀、色彩、光影,是作者蔣勛對記憶中的臺灣和青春的留戀、守望和祭奠。美而有力的文字呈現出極強的畫面感,又似一首首等待來人為其譜上旋律的詩詞。

  臺灣“音樂時代劇場”將其第一部文學音樂劇鎖定在《少年臺灣》。該劇由音樂時代劇場藝術總監(jiān)楊忠衡擔綱編劇,臺灣新藝術獎年度大獎得主符宏征出任導演,音樂才子冉天豪擔任音樂總監(jiān),“三金(金嗓、金鐘、金曲獎)”歌王殷正洋任主角。書中的10個片段被挑選出來,串聯(lián)成了這部獨特的“聯(lián)篇音樂劇”。2013年,該劇在臺北首演,2014年在廈門市完成了在祖國大陸的首秀。近日,該劇再次來到大陸,走上了上海和北京的舞臺。

  劇場內,幾個海浪模樣的架子被燈光打成藍色,如水般的鋼琴聲靜靜流淌。大屏幕上,泛黃的樹葉縫隙間透出耀眼的陽光。一閃一爍之間,觀眾仿佛已經被帶到了寶島臺灣。

  音樂劇《少年臺灣》沒有嘗試對原著進行重構,而是保留了原作多元化的敘事方式,在其基礎上添加了“歌者”的角色。一架鋼琴、一把小提琴和一架大提琴,搭配歌者的聲音,干凈而純粹。音樂劇的每一部分,都由一位敘述者簡短地介紹將要帶大家“去往”的地方,數位表演者將原著中的畫面呈現在舞臺上,歌者則用旋律將故事引向高潮。主演殷正洋扮演的角色,像是原著的“靈魂”,作為觀察者和思考者,不斷穿插其中,用獨白的方式引領觀眾審視正在發(fā)生的故事——

  龍坑,光影中游走的早夭于美麗年華的少年;九份,如血夕陽下盛裝等待的少女;西寶,用漫長守望祭奠愛情的老人;龍峒,防空洞中訴說戰(zhàn)爭和死亡的沈伯;鹿港,有關偷襲、詭詐、屠殺、搶掠的故事;豐山,背包客那次隨心而動的旅行;集集,地震沉淀而來的悲痛歷史……發(fā)生在十個地點的十個故事,將臺灣的歷史融入了少年的成長苦樂之中。文學、詩詞、歷史、音樂與舞蹈的融合,加上多媒體影像,書中那些碎片化的記憶瞬間變得具象。雖然這些地方及其故事對于許多大陸觀眾而言是陌生的,但那些純美的景、淳樸的人和純粹的情,卻無比地親切、動人。

  音樂劇在“集集地震”的部分進入高潮。來自臺灣的少年演員們一字排開,緊閉雙眼,唱出對島嶼的眷戀之情:“有千般眷戀,有千般流連,有千般叮嚀,有千般纏綿”,一行行熱淚劃過臉頰——音樂劇上演前一小時,尼泊爾發(fā)生了8.1級大地震——在少年們略帶顫抖的歌聲中,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感人至深。

  “起先,覺得散文言有盡而意無窮,不知該如何詮釋,后來放下心來,成為觀察者,描述自己對這部散文集的感受。整劇出來后反觀原著,兩部作品絕不相等,但蔣勛老師很欣賞我們的改編!睏钪液膺@樣說道。

  正如蔣勛在《少年臺灣》自序中所寫:你,當然就是書中的“少年”。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鄉(xiāng)愁,每個人都會天長地久地守望青春。音樂劇《少年臺灣》不僅講述了臺灣少年的心靈故事,而且喚醒了觀眾內心深處的那個少年、那段青春,更成功勾起了每個人都難以釋懷的美麗鄉(xiāng)愁。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