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中國作家網(wǎng)>> 訪談 >> 作家訪談 >> 正文

劉醒龍:堅守的底線才是你真正的高度

http://taihexuan.com 2015年03月17日13:47 來源:都市時報 趙燁琳

  看淡獲獎 從不轉(zhuǎn)型

  劉醒龍:堅守的底線才是你真正的高度

 供圖 供圖

  你知道“蟠虺”這兩個字怎么讀嗎?劉醒龍的新書《蟠虺》(pán huǐ)讓很多讀者閱讀之旅未開啟就因書名先查字典!扼打场纷詮膯柺,便獲得了很多讀者、學者和文學界的認可,劉醒龍也因此在去年底捧得了人民文學獎。該書在今年一月又斬獲了第九屆中國書業(yè)年度大獎的“年度圖書”獎,居中國小說學會主辦的“2014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榜首。 不久前,記者采訪了劉醒龍,聽他暢談文學、生活,他還聊到了自己的云南情結(jié):“我真的很想再來云南,再寫一些對得起讀者的文字作品!

  堅守

  從來就沒有所謂的“轉(zhuǎn)型”概念

  都市時報:你很久以前就獲得過“人民文學新人獎”,時隔20年,你再一次獲得“人民文學獎”,感受有何不同?

  劉醒龍:雖然已經(jīng)無法回到從前,但感覺又被“勵志”了一回,覺得自己與那些虎頭虎腦的小伙子還有得一拼。文學雜志向來是年輕人的活動場所,像我們這種不老不少的家伙,在雜志上拋頭露面時,心里一定要記著那種名叫“自知之明”的東西。

  都市時報:《人民文學》的頒獎詞說:“《蟠虺》可謂劉醒龍近年創(chuàng)作的巔峰之作。”你也曾說過:“30年的創(chuàng)作生涯,一直是在尋找文學的高度!蹦阏J為這個高度是什么,你找到了它嗎?

  劉醒龍:既然來到這個世界,就沒想過活著回去!人生真的都是“蠻拼的”,當作家的也是一樣,好作品是拼出來的,算不上好作品的作品也是要“蠻拼的”才寫得出來。拼了多少年,以為站上一定高度了,定下神來一看,才發(fā)現(xiàn)自己所堅守的底線在哪里,那才是真正的高度。從這個意義上講,我覺得自己達到了心想達到的高度。正如比薩斜塔,相比高度,其基礎的底線才是舉世無雙的理由。

  都市時報:你一向被視為中國當代“鄉(xiāng)土文學”的領軍人物,《蟠虺》的故事發(fā)生地卻是在武漢這座大都市里,因此很多人將它稱為你的“轉(zhuǎn)型之作”。是這樣嗎?

  劉醒龍:我在20年前就寫過:城市是鄉(xiāng)村的夢想,鄉(xiāng)村是城市的故鄉(xiāng)!在我這里,從來就沒有所謂的“轉(zhuǎn)型”概念。就像外出行走,一般人都會穿上休閑服裝;有正式的應酬,肯定會用正裝打扮自己。寫什么和怎么寫也是如此,字里行間都是青銅重器時,不可能一筆一畫地留在小橋流水人家之中。一個人骨子里的東西是不會變了,就是想變也變不了。脫胎換骨是神仙才有的本事,寫作中的人最重要的反而是努力守住內(nèi)心極度的秘密,與自己一輩子相伴相生。

  作品

  經(jīng)典文體實驗有助于放慢心律

  都市時報:在你的長篇小說新作《蟠虺》中你創(chuàng)作了兩首別致的賦,你曾說:“它在小說中的出現(xiàn)另有特別的理由!蹦懿荒苷f一說這特別的理由是什么?

  劉醒龍:以往的小說,往往會借助人物或別的什么,來一段長篇大論的議論,用以抒發(fā)那些特別的情懷!扼打场分匈x的運用,可以看作是這方面新的創(chuàng)意。比如“20載清流,怎洗滌血污心垢斷腸?”“佳人做賊,丑墨污香。”“縱然上下其手,難抵董狐一筆,”“蒼黃翻覆,霜天過耳,且與時光歃血會盟!”這些句子的力量與深意,可以成為小說的點睛之筆。還有一點,在現(xiàn)代化進程處于超高速的當下,對經(jīng)典文體的重新實驗,有助于我們放慢心律,品味人生的抒情性,消減讓我們越來越覺得難以負重的占有欲。

  都市時報:除了新書《蟠虺》,我看到你在其它小說里也用了大量我們現(xiàn)代人不常用的字,是有意而為之嗎?

  劉醒龍:不是這樣的,我不是古文字專家,沒有這樣的“大量”,因為是寫青銅重器,而這些文字是各種青銅重器名字,就像寫昆明必須用昆明二字,這是沒辦法的事。其實我也不想寫它們,有些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用五筆輸入法敲出來,真是太難了,難得我都想放棄。

  觸電

  文學可以與影視劇相隔八千里

  都市時報:你的很多作品都搬上了大銀幕, 在你看來“文學作品”與“影視劇”兩者傳播方式有何不同?《蟠虺》有沒有可能搬上大熒幕?

  劉醒龍:小說能否改編成影視作品,我一向持隨緣態(tài)度!扼打场窂膯柺赖浆F(xiàn)在,影視界的人一直沒斷過聯(lián)系,有些甚至談得很深入,不過,直到今天還沒有定盤。不確定的原因有很多,主要還是緣分不到。從文學的理由來看,好小說不一定非要改編成影視劇。也就是說,影視劇離不開文學,文學則可以與影視劇相隔八千里。

  都市時報:你曾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從不寫大人物,只寫小人物。”為何總對小人物充滿敬畏?

  劉醒龍:我本來就是小人物,也只了解小人物,所以除了小人物,我寫不了其他人物。話說回來,活在這個世界里的人其實都是免不了要吃喝拉撒的小人物,是男人的,見到美麗女子都會覺得賞心悅目,是女人的,見到鮮花寶馬都會顧盼流連。

  都市時報:新的一年你有沒有一些新的創(chuàng)作計劃能提前和云南的讀者分享?

  劉醒龍:從前來過云南幾次,每次坐飛機都被云貴高原上的氣流弄得如同大病一場。所以,我最希望武漢到昆明的高鐵能早日通車,那時候我就能用現(xiàn)代化方式再來云南。上一次來云南麗江,我寫過一篇《在母親心里流浪》,讓很多讀者喜歡。我真的很想再來云南,再寫一些對得起讀者的文字作品。

  書法

  揮毫只考慮自己的心境

  都市時報:你曾說過:“現(xiàn)在的年輕人需要重讀經(jīng)典!钡舱f過:“有些書哪怕經(jīng)典,也不適合孩子。”那現(xiàn)在面對經(jīng)典文學作品,你的觀點是什么?

  劉醒龍:道理很簡單,對海產(chǎn)品過敏的人就不能吃海參和鮑魚,嬰兒時期的孩子,對糖和鹽的進食必須按照身體發(fā)育的進度嚴格安排,否則就不利于正常成長。對于心智還不健全的孩子們,什么時候讀什么層級的書籍也是有講究的,讓小學六年級的孩子讀《紅樓夢》,可能導致其認為百無一用。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讀《西游記》則會興趣十足。

  都市時報:都說現(xiàn)在網(wǎng)絡和讀圖時代已經(jīng)到來,你會經(jīng)常在這些新媒體上閱讀嗎,你認為它們是否會取代傳統(tǒng)閱讀?

  劉醒龍:我肯定不如此認為!人類將自己與動物區(qū)別開來的最偉大的發(fā)明便是文字。動物們不認識字,但動物沒有不認識圖像的。再美的圖像也是圖像,再現(xiàn)代化的圖像也是圖像;氐阶x圖時代,就等于讓人類回到與動物相差不大的原始社會。 

  都市時報:看了你的微博和博客,其中有不少你的書法作品,甚好!很好奇,你平時休閑的興趣愛好是什么呢?

  劉醒龍:書法是我近兩年才拿出手的,寫和不寫,寫得好與不好,我只考慮自己的心境,以往寫作是唯一能使我放下身外之物的方式,現(xiàn)在的書法能不能做到這一點還很難說,目前階段,寫書法時已經(jīng)能使我身心變得輕松。

  名片

  劉醒龍1956年1月10日生于湖北黃州,著名作家,F(xiàn)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席團委員,湖北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1984年開始發(fā)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威風凜凜》、《痛失》、《圣天門口》、《天行者》等,以及長篇散文《一滴水有多深》,出版有多卷本小說集《劉醒龍文集》。2011年8月,長篇小說《天行者》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2014年,劉醒龍憑借《蟠虺》獲得人民文學獎。

  劉醒龍談閱讀

  細火煨出來的湯營養(yǎng)更豐富

  好書是需要品讀的。上小學時,老師常常教導我們讀書不能采用囫圇吞棗的方式。如今我只是重復小時候聽到的這些話。煨湯要細火,細火煨出來的湯營養(yǎng)更豐富。好書之好,首先在于敘事的奇妙,那種一翻幾頁的方法是無法體味的。閱讀是精神上的曲徑通幽。

  關于閱讀,千萬不要低估日常閱讀,理想的閱讀是攀登式的,理想的讀者喜歡那種墊起腳或者跳一下才能夠得著的閱讀體驗。也不要以為今天的讀者只會沉浸在讓人無可奈何的通俗文字里,要像相信自己那樣相信讀者!扼打场访媸篮,有讀者深夜發(fā)短信告訴我:除了一般所指虺五百年為蛟,蛟一千年為龍,古文字中“虺”還特指一種有兩張嘴的蛇,就是俗稱的“兩頭蛇”!皟深^蛇”在搶奪食物時會互相撕咬。這樣的釋義與《蟠虺》中人物的內(nèi)心掙扎、故事意境相吻合,卻不是身為作者的我事先所預知的。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