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美術(shù) >> 美術(shù)動態(tài) >> 人物 >> 正文
由中國書法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的《篆隸楷行草——張坤山五體書法研究》近日與廣大讀者見面。該書是當代第一部集五體書法創(chuàng)作、理論研究、碑帖賞析、書家評論為一體的綜合性專業(yè)性大型個人經(jīng)典著作,是書法家張坤山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創(chuàng)作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全面系統(tǒng)地反映了書家在當代書法領(lǐng)域的創(chuàng)作水平和綜合修養(yǎng)。
該作品集共分創(chuàng)作思考與漫談、碑帖理解與賞析、眾家觀察與評價、人物解讀與述評四個部分,收錄了張坤山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作品271件,理論文章62篇、碑帖賞析20篇、評論文章41篇。“他擅長寫碑,而且五體皆擅。他的作品大氣開張、古樸蒼茫、生辣奇肆,有雄強之氣,有樸茂之風。 ”書法家李鐸這樣評價張坤山的書法作品。
混著寫,雜著練
“我沒有專心留意地去關(guān)注某一書體,而是興趣所至,廣泛涉取,盡量多地接觸一些經(jīng)典名作,面對浩瀚書海,我無法作出選擇寫哪一種,我的內(nèi)心審美,一直處在一種變化動蕩之中,從來沒有穩(wěn)定過。我喜歡多種書體混著寫、雜著練,從中提煉出屬于自己的創(chuàng)作思想。 ”張坤山告訴記者!拔10歲從楷書練起,開始學柳公權(quán)的《玄秘塔》 ,進而寫顏真卿的《多寶塔》 《勤禮碑》 《麻姑仙壇記》 ,此后開始寫碑,喜歡北碑墓志,諸如《龍門造像》 《廣武將軍碑》等,我寫碑寫得比較多,專心寫了十幾年。 ”張坤山坦言,之所以寫碑寫了這么久的根源還要追溯到受康有為“遍臨百碑,自成一家,融會貫通,博涉約取是為成功之路”的影響。清朝末年,包世臣、康有為等率先力倡碑學,打破了書壇千余年來一味帖學的沉寂,加上當時北碑及民間墓志、造像、摩崖等大量涌現(xiàn),其拙樸、粗獷、野肆的風格適應了當時人們呼吁文藝革新的思潮和主張,使人耳目一新。
這之后張坤山又喜歡上了“二王”法帖,寫過一段《圣教序》 《十七帖》等,再后又沉浸明清,如傅山、祝允明等,近當代主要是謝無量、于右任,還寫過較長時間的章草,如王世鏜、沈曾植等。“顏真卿的字磅礴大氣、雄渾厚重,適合我的性格;王羲之的書法是經(jīng)典,很雅逸;于右任的書法,豪放開闊,讓人看了振奮精神;謝無量,行書好,詩詞好,很有情趣很有意思。 ”張坤山說,多種書體換著寫,這樣有興趣,也從中得益不少。在他看來,寫篆書增加了把握線條的能力,有了古風古意;寫隸書受益樸茂,字形橫向走,盡量去掉燕尾,奇趣縱橫,往往使字形結(jié)構(gòu)有意料之外的效果;寫楷書,能培養(yǎng)耐心,對去除狂野習氣有好處;寫行書則疾徐有致,情韻兼得,如遇太極,如沐春風,顯輕松自然之態(tài);寫草書激情蕩漾,節(jié)奏迅疾,直抒胸襟,痛快淋漓,多能盡興,舒展情懷。五種書體都涉獵,可以互相滋養(yǎng),互為提高。如寫篆隸,可使行草得其圓潤古樸厚重之感;寫行草,能使篆隸靈動多變、造勢奇險、用筆痛快、氣息綿綿;當然這些書體的練習對楷書也有非凡的益處,能使楷書變得不再呆板滯澀,而呈輕松、活潑、隨意、自然之勢。
“遍臨諸家,博涉五體,讓我感受到了書法這門古老藝術(shù)之博大、之寬宏、之豐富、之遼遠、之厚重、之滄桑,書寫狀態(tài)亦隨著書體的變化而興奮喜悅,跳躍激宕。 ”張坤山說?梢哉f,張坤山以碑學為根基,吸取帖學之養(yǎng),既不墨守成規(guī),也不因襲故我,而是博采眾長。“張坤山走的是碑帖結(jié)合的學書道路,有很好的寫碑根基,大氣粗獷、拙樸豪放,又經(jīng)帖的潤澤,魏晉書風的補充,故其書法既古且新,有了新的內(nèi)涵和表現(xiàn)形式。 ”書法家沈鵬如此評價張坤山的書法。
要打進去,更要打出來
張坤山重視對字勢結(jié)構(gòu)的合理夸張和改造,加強對書法線條圓潤澀感的錘煉,在章法、墨法上做了一些探索,同時在書法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上也有著他自己獨到的見解!皩τ跁ɡ^承與發(fā)展這一問題,很多人認為古人寫得很多了,還有什么可發(fā)展創(chuàng)新啊。而我贊成李可染的觀點:對于書法來說,光繼承沒有發(fā)展只走了一半。 ”張坤山認為,創(chuàng)新是必要的,“李可染曾說,用最大的功夫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不打出來怎么會有李可染呢,能不能打出來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一定要打,但是光打,不出來還不行。要繼承傳統(tǒng)文化,在傳統(tǒng)的基礎(chǔ)上打出來,而不是隨便打,隨便打也打不出來。要深入進去,扎扎實實地把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研究透,在此基礎(chǔ)上,不要以為借古人的光就行,還要發(fā)展變化,變成區(qū)別于古人的屬于自己的風格面貌” 。在張坤山看來,書法的創(chuàng)新主要在于提高和加強書家的風格面貌!安荒茉诠湃说拿婷仓凶撸怀鰜,要在筆法、墨法、章法上創(chuàng)新,要有自己的鮮明個性。一個成熟書法家,風格面貌獨立是標志。 ”張坤山說。而他本人也在大膽突破,另辟蹊徑中不斷摸索著,以至風格強烈而又獨具風神。張坤山同時也指出,創(chuàng)新也要注意適度,要正確處理好書法里的辯證關(guān)系——黑與白、濃與淡、干與枯、大與小、長與短等,不能盲目創(chuàng)新。
“順其自然地寫,隨著性情去寫,不要給自己帶上重重的枷鎖,輕松點。心要閑靜,性情要靈和,氣格自于人品。尚精專一或許是一種理想,我不具備這種天資,只能加大容量,隨心地寫,若能寫出一些雖不專精尚能精彩的作品,便足以是安慰。 ”張坤山如此釋然,書法于他已然是一種情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