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為李世濟先生弟子,我近年來連續(xù)恢復上演了一批程派保留劇目,《文姬歸漢》《梅妃》分別于2012年、2014 年參加文化部中直院團優(yōu)秀劇目展演。2013年,推出新創(chuàng)劇目《洛水伊人》,為觀眾呈現了一個別樣的程派洛神。2015年,我再次投入創(chuàng)作,復排《武則天 軼事》,將于2月13日在梅蘭芳大劇院演出。
新編歷史劇《武則天軼事》由徐城北、李世濟編劇,李紫貴導演,李世濟主 演,首演于1990年,大受好評,并獲首屆文華大獎。說實話,我一直都很喜歡武則天的戲,翻看了小說,也觀看了有關的話劇、電視劇等,查閱資料,博覽史 書,深入了解這個人物的生活背景、經歷,體驗其情感軌跡,復雜心理,兼收并蓄各種藝術表現手段,為我所用,塑造“這一個”人物形象。
我 之前塑造的人物形象較多,梅妃、文姬、黃桂英、洛神等等各具特點,文化內涵深,女人氣質足,而此次《武則天軼事》中飾演的武則天則是一次突破。劇中既體現 了深沉的母子之情,又體現了武則天作為政治家的氣度和風范。怎樣表現人物的氣度、胸懷與風范,爆發(fā)由內而外的韌勁與力度,是此次復排始終思考的一個問題。 這個人物有型有范兒,“內力”十足,如何繼承、發(fā)展流派,如何突破行當表現人物,這是難點,也是亮點。
之前,我曾看 過藍天野先生的一個訪談節(jié)目,講到先生在上場之前如何長時間地在后臺醞釀情感的情景,這與我們講的“帶戲入場”是同一個道理,給我的啟示也很大。主人公武 則天第一次出場,臨朝回宮,滿懷期待著東宮見子,此時的她內心是十分豐富的:有處理政務之余的輕松,有即將見子的滿心歡喜,那么在表演上就既要有愉悅灑 脫,女性氣息較足,透露出為人母的真實情感,但同時鑒于天后的身份,表演上又不能流于簡單,此時此刻每一個細節(jié)的編排與表演都講究有所本、有所含,有所發(fā) 揮,即使一個出場也要追求戲味十足,情味十足:此時的出場腳步有效地借鑒了蕭太后的演法,將旦角的柔美與人物的身份、氣勢融為一體,一步邁出,武則天的出 場就讓人眼前一亮,就是“這一個”。
當太子李賢聽信流言,招募精兵、暗藏武器事發(fā)之時,武則天沉穩(wěn)睿智地控制了局 面,她在此處有一笑,這一笑對于旦角來說,本來很難處理。在京劇舞臺上,旦角除卻瘋魔,很少能有笑的表演,更別說大笑。此時,為表現武則天的氣勢與智慧, 我在“笑”的表演上恰到好處地借鑒了小生的演法,放大了表演尺度。一陣近乎夸張的“仰天長笑”的表演盡情宣泄了主人公的情感,也營造了豐韻的舞臺演出氣 場,表演力度剛勁強悍,觀者為之一震。
“奉先寺”扶柩之時,群小謀亂,前無進路后托無人之時,為表達主人公的內心焦 灼,我以一大段二黃“奉先寺送皇靈風凄雨緊,天下任誰祧承,數子嗣乏賢能”,酣暢淋漓地表達了主人公百感交集的心境:對皇兒的擔憂,對先皇的追念,對王朝 命運的思慮,對人定勝天的堅定。人物表演上融入了花臉之法,動作幅度較大,合著鑼鼓經,配以小蹉步,整體表演較旦角收放更大,人物的身份感、情感的力度也 更強勁。最后主人公懲辦亂臣,整肅朝綱之后的下場又化用了老生的步法,于沉穩(wěn)中蘊含沉思的表演,也很符合人物此時的心情。
“拿過來容易,溶解最難”,雖然經過多年的藝術積累與磨礪,但我仍不敢放松,力爭將各種藝術手段化于人物表演,塑造京劇舞臺上生動的武則天的形象。